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988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盘湾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教学案
文学作品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006.3.5
教学目标:
1、掌握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常见方法;
2、训练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专题。
前几天我们一起复习了现代文阅读中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专题,通过学习我们熟悉做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从今天起,我们将进入到现代文阅读中文学作品的阅读专题的学习中,这课堂课我们学习文学作品的阅读的第一专题: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道高考题。
二、典型例题:阅读柯灵《乡土情结》(节选)一文,完成1—2题。(2003年高考全国卷)
①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②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③“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1.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
答: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 ③悲欢离合的家史; ④邻里乡情。
【解析】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考查的重点偏向后者。解答此题第一可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提示,确定第2段为检索范围。第二,要弄清“童年的烙印”的内涵。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童年是人生的起点站,“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否搞清“童年的烙印”这一重要词语所包含的内容,是能否读懂全文的一个关键。第三,需要在理解“童年的烙印”这一词语的内涵的基础上,对第2段中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归纳出“童年的烙印”包括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等四方面的内容。
2. 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
答:主要有两种情况:①不少人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主动去闯世界,是浪漫的。②多数人是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是现实的。
【解析】考点:归纳文章要点。(C)此题已经在题干中告诉我们关键信息在第三段。作者在第3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原文】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归纳】不少人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主动去闯世界,是浪漫的。注意:原文中提到的“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不应该理解为少年离别家乡的第三种情况,而应将其归入第一种浪漫气息的情况。另一种是:【原文】多数人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归纳】多数人是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是现实的。
三、考点阐释。
在2006年《考试说明》中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的考查重点仍落在分析综合与鉴赏评价两个能力层级上。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点: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辨别、筛选有效信息的过程。所谓“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把分散、零碎的信息加以条理化、系统化。
四、方法归纳。(学生概括,教师归纳形成)
在整体把握文意结构的基础上:
1、明确筛选标准,即题干要求,这是“筛子”;
2、在文章中找到有效的阅读区间,这就是信息;
3、借助标点、提示语等分段、分层,抽主干,然后合并同类项;
4、信息比较简明,涉及范围小,可采用直接摘取涉及范围大,干扰信息多,要区分主次,提炼概括。
五、能力训练。
1、阅读《痛哭和珍》1-5节(《绿色通道》415页),完成第(1)题。
2、《白鹤翔集的记忆》1-3节(阅读《绿色通道》413页),完成第(1)题。
3、阅读邹志安的《黄土》,完成5—8题。(2001年北京春季高考卷)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展开全文阅读
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声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因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5.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8分)
答: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⑤精神上的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6.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4分)
答:①象征了“我”的父亲;②象征了中国老一代农民;③象征了博大宽容。
7.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2分)
答: 。
五、课堂小结。
六、课外作业。
1、完成“学案”上未做完的题目。
2、阅读吴冠中《说树》一文,完成8—11题。(2004年广东卷)
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桶树阴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抖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阴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洒于人间丰腴,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黄山松背靠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呵,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水洞间穿行。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姿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着两只手攀着树枝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不意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
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 … 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阴浓处?天坛①、太庙②,依傍的是祖荫。
注:①天坛:在北京。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② 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
8、从文章的第二段看,作者为什么欣赏冬天的树?(4 分)
答:(1)冬天的树有一种线结构的美,进入了抽象美的范畴;(2)冬天的树充满强劲的筋骨之美,是树之精灵,人之精灵。
解析:题干给出了作答的范围,那就是从第二段找答案,从中筛选出关键词句,加以连缀组合即可。
9、依据最后一段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是祖荫”这句话?(4分)
答:(1)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造福是我们的职责。(2)我们要继承我们民族我传统。
解析:理解这句话要扣紧“祖荫”,联系本段,从中找到与此相关的语句,加以概括。对这句话有多种理解,至少要写出两层意思。例如:第一层意思是天坛和太庙所依傍的树阴来自祖宗留下来的大树,而非短时间所栽植的小树;第二层意思是喻意,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并非俊彦美女(或空头美术家)的急就而成。据此概括即可,也可以写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10、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请依照文意,加以概括。(6 分)
答:(1)老树寄托着我们对家乡故旧亲朋的思念,是一部历史卷轴。(2)老树是我们的莫逆之交,是我们最好的朋友。(3)老树是艺术长青的象征。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分析综合能力,要通观全文,从中找出相关信息,特别是包含了作者感情的语句。要抓住角度:(1)从乡情上或对故乡的感情上。(也可答成:老树是故乡的特征。)(2)从历史角度或时间上。(也可答成:老树活得古长,历经沧桑,成为历史卷轴。)(3)从艺术角度。(也可答成:老树很有风韵,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B E )
A.故乡的老树几乎被砍光了,因而,对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来说,故乡已没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了。
B.江南早春的杨柳体态袅娜,任风梳弄,北国四月的枣树瘦骨嶙峋,傲视群芳,两者各具风韵,各有其美。
C.作者引用“前人种树后人凉”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的道理。
D.享受天年的树寿终正寝,虽然可以作为老树的代表,但最终还是无法体现其艺术价值。
E.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
解析:A.第一段就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所以选项A错。C.作者引用“前人种树后人凉”这句话,是为了说明“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D.站着死去的树也是树的精灵,有其艺术价值。
★★★与“百日奋战”、勤奋学习的高三学子共勉:★★★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盘湾中学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宋词四首
下一篇:
南通市2007届高三四县市联考作文讲评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