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112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学目标 :
1通过诗歌的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的人格。
2 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3.诵读品味诗歌,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
教学重点
1 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的意义。
2 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
• 老虎禁不住人类的诱惑,失去了虎威,从山林走进了动物园,但是,并不是所有被囚的老虎都这样。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虎,以它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
• 播放课文配乐朗诵录音。
二、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十年动乱”期间,当时诗人被迫在一个“干校”接受“劳动改造”。那时,人们的精神受到了严重束缚。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看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诗。
三、诗文赏析:
1、先分角色朗读诗文,注意节奏和感情,并为生字词注音。
栅栏(zhà lan) 斑斓(bān lán) 呵斥(hē chì) 抽搐(chù) 趾( zhǐ )爪 铰(jiǎo)掉 沟壑(hè ) 不羁(jī)
2、自由朗读这首诗,(2分钟)思考:
问题一: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我”看到的这只在笼中的华南虎是个什么形象?请用诗文中的原话概括。
华南虎处境:被囚禁于人类的牢笼之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
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又长又粗的尾巴、健壮的腿、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3、齐读第三节,教师点拨节奏和重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二:观众在老虎面前和诗人眼中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是一群“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的人.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反而用“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
他们卑微,即使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
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
他们自以为是,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向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
问题三:请看这一节的最后两句:“你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感觉“屈辱”有两层含义:
浅层的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觉“屈辱”;
深层的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觉“屈辱”。
4、快速阅读1-4节,思考:
问题四:和观众相比,笼中的华南虎在诗人眼中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课文中的哪些诗句能表现它的个性?
华南虎的个性:高傲不羁、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向往自由
课文中的诗句: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威武不屈、勇于抗争
问题五:面对这只华南虎,诗人的心情怎么样?诗人为什么会感到“羞愧”?诗人明白了一些什么?
“我”感到“羞愧”是因为“我”也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我”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展开全文阅读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
“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
“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问题六:通过以上分析,怎样理解诗中的“观众”、“铁笼”“我”的含义?
“观众”——无耻、无聊、冷漠、市侩、卑微、自以为是、有时助纣为虐
“铁笼”——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冰冷无情的囚具。它禁锢自由, 代表邪恶。
“我”——良知未泯,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的灵魂的觉醒
5、诗人写诗讲就意象,并借助意象来表达一种情感。(回忆《未选择的路》)那么,本文的意象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学生总结这首诗的象征意义)
本文的意象是华南虎.
象征.
本诗的象征意义: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渴望精神自由、渴望人格独立
6、齐读全诗,结合课本剧和写作背景思考:
问题七:《华南虎》写于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应如何理解它的现实意义?
这首诗写于最没有诗意的时期——70年代,表现了在当时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超越那个特定的时代,即使在今天,这首诗也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想要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的人们,应该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和鼓励。
四、巩固扩展
(1) 联想和想象练习
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象,表现被困的华南虎的心路历程。
(2) 比较阅读:布莱克《老虎》
谈谈它们的区别和文章的感情,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板书设计
斑斓的面孔 不屈的生命
火焰似的眼睛 执著的灵魂
又长又粗的尾巴 渴望精神自由
健壮的腿 渴望人格独立
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华南虎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
《泪珠与珍珠》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