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006
标签:
教学论文
注重读写链接,提高语文素养(网友来稿)
宜昌市点军四中 杨红英
有人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称为21世纪的第四张和第五张通行证,这再次说明了读写语文能力之于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阅读、感悟;也每天都会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自己,哪怕是坐在电脑前与人聊天。阅读是吸收、是输入,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而写作是倾吐,是输出,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写作能力是最高级的语文能力,是语言素养的“显示器”,它很重要的一个链接点就是阅读。阅读这个“链接点”上所能提供的资源越多,写作就会呈现高质量的精彩份呈面。
怎样做好阅读链接,使阅读成为写作强劲有力的助推器呢?
一、立足教材,用好“例子”,迁移运用,促进生成,是读写链接的的途径。
课堂是文本学习的主阵地,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文本含英咀华的主要过程,是学生思维感受被激活、被升级的重要途径。学习课文,可走借鉴――模仿--创新的大致路子,最终让学生能自我创新,形成语文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对一些优美生动的词语和凝练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反复体味,并教会他们可以怎样将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例如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其中文章中对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等景物的细致描写,在引导分析品味课文之后,指导学生马上对目前所处的初春季节进行描绘。由于季节相同,景物相似,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就有了这样的语句“轻飔微微的吹拂着,个小的花朵迎风飘扬,跳着轻盈的舞蹈,散发出一阵阵幽雅的清香。使人陶醉,使人沉迷,使人流连忘返”,在这里,学生将刚学过的优美生动的语句灵活运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创新,有了修辞手法的使用,读来使人耳目一新。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优美的语言,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认真领会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绘的,又是怎样根据景物特点来遣词造句、组织语言的。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作写景的文章,学生的作品中又有了这样的语句“春天来了,大地焕然一新,四野里到处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有的能叫上名字,有的我连名字也叫不上。小草儿偷偷的从土里钻出了它们的小脑袋,看看春天这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场春雨过后,大自然中一切都显得生机盎然……”这两段文字既模仿了文章又都有所创新,达到了将别人的好的东西学到自己的头脑里,并巧妙地做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岂不妙哉?
学习课文的谋篇布局,体会写作方法,形成一定的写作技巧。如在教学自传类文章时,在总结课文时向学生重点介绍本文的写作特点:言简意赅、内容丰富;线索分明、层次清晰;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学完课文后,安排学生做适当练习,学写自传。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传记类文章,也是第一次学写自传。在作文指导课上,将自传写作的基本要求明确到黑板上,并让学生模仿范文《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来谋篇布局,将自己的经历简单有序地写出来。如学生作文中“我,姓江名涛,出生于1994年,祖籍湖北长阳。一岁时会走路,六岁时上小学,我是独生子,父母在外做生意,我的理想是考上大学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开篇即显文字独特风格,言简意赅,既学到了课文的写作方法,又能将自己的经历条理分明的叙写出来。再如在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时,我着重向学生分析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和语言,在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仔细领会,并引导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可采用这一结构,抓住说明事物的共同特点,从几个角度分别解说,写出来的文章既谨严有序,又条理分明。经过这一启发,学生在作文《我的校园》中采用这一结构形式,抓住校园整洁、美观、呈四合院和特点,从教室、操场、花坛、走廊、厕所等几个角度来对校园进行说明,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语言准确。
有针对性地做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小练习,即可培养想像能力,又能创造性性地运用好课文的这个“例子”。在课堂上,若遇到合适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适当的进行口头作文片断练习。在教学课外阅读丰子恺和《白鹅》一文时,在分析了文章作者从头、叫声、步态、吃相四个方面展现了白鹅的“高傲”的特点后,我让学生模仿这种结构形式口头述说自家养的小动物,比如鸭、鸡、狗、兔等的特点,也可以只述说一个方面的特点。学生们略加思索后,便纷纷踊跃举手参与述说,课后,我让他们把片断再加以补充,构成思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又让学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让学生练习到了作文,“一举三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根据文本内容适时、适势而动,时不时让学生仿一仿,与名家比一比,某些方法试一试,在文本学习与写作之间架起桥梁,从课内向课外迁移,从文本向自我体验迁移。
二、放眼课外,科学指导,有效阅读,形成能力,是读写链接的最佳途径。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可以说,不做课外阅读,是不能学好语文的。目前课外阅读可以说得到了家长、老师前所未有的共同关注,可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引人入胜的网络游戏动摇着学生本来就不够坚定的阅读信仰,精彩丰富的电视节目抢夺着他们并不多的课余时间。尽管形式严峻,但是课外阅读绝对不能偏废,不然提高语文素养真的就仅仅是梦想了。细细梳理学生阅读情况,有的阅读指向明确,成就动机强;有的则是泛泛而读,“开卷有益”之“益”体现不明,甚至是无效阅读。一般来说,学生课外阅读呈以下几种类型:
一为消遣性。没有明确目的,仅把阅读当作消遣或休闲的方式,不讲质量,随便翻翻,关注精美广告插图比关注文字多。这样的阅读不能指望对写作有多大影响。
二为被动型。知道这书要读,在老师或家长的督促下,奉命而读,味同嚼蜡。这是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不能感知阅读的美好,怎么会有很好的收获?
三为兴趣型。喜欢阅读,但是有的是猎奇觅艳,以满足固有的兴趣为出发点,或武侠或言情或漫画,求一时感观之刺激,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和借鉴;有的是为了了解某些信息而读书,或时事或文艺,浏览扫描,走马观花。不过这类阅读丰富了学生的信息,只要好好引导还能发挥出很好的效益,也说明文字对这类学生是有吸引力,可以进行兴趣的引导转化。
展开全文阅读
四为求知型。这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目的,有自己的择书标准,有自己的品味,能主动地参与其中,积极思考而出其外,能活学活用。
因此,我们在尽量引导并帮助学生净化阅读目的,过滤、剔除那些错误、杂散、低俗的阅读目的,树立正确、纯粹、高雅的阅读目的,从而增强阅读的科学指向,以收到最佳的阅读效果。教师在做阅读指导时,应该站在较高的境界为学生播下一种阅读的思想,并敦促他们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比如:
快乐阅读的习惯。阅读是享受生命的一种形式,“区区五尺之向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够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到少一半要归功于阅读。”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生命的质量,帮我们“摆脱平庸”(余秋雨)。
有意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有较强的成就动机,有目的性的阅读,更能感受到快乐和美感,进而增长知识、涵养精神。有意阅读,精力集中,信息刺激较深,事半功倍。
持续阅读的习惯。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但是得用时光和不间断的努力方能浪里淘金,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中日有所获,日积月累,终有所成。
泛读和精读的习惯。博学才能多识,所以要广泛涉猎,得泛读。但也要博闻强记,开拓思维深度。因此,前者有利于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加人生感悟,但一味泛读,易导致浮浅;后者可培养钻研意识,积淀人生智慧,但容易限制眼界。两者兼顾,才能相得益彰。
为防止唯读书、伪读书,必须采取多种形式促使其阅读积累向外转化,助其打通任督二脉,读写能力灵活转化,以读促写,以表达激思维。检验阅读效果、帮助学生读思结合、形成语文能力的方法和形式如开展读书报告会、展示读书笔记、定期翻检学生阅读心得等,老师还可以经常用不同形式和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问一问,聊一聊,既可了解学生读书情况,也可指导学生读书。余秋雨在台湾演讲时曾这样谈到“青年人读了书,喜欢互相讨论。互相讨论能构建起一种兴趣场和信息场,单独的感受流通起来了,而流通往往能够增殖。但是总的说来,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阅读的程序主要由自己的生命线索来缩接,而细若游丝的生命线索是要小心翼翼地梳理和维护的。”学生的感受受心智和阅历的限制,不免流于主观,老师适当点拔,有助于使那根由阅读建立的“细若游丝的生命线索”,得到更好的“梳理和维护”。这样也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方法对了路,阅读就能成为写作的一眼活水,成为知识的发酵剂,读写链接无障碍,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有了保证
作者邮箱: yhy72@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注重读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巨人和孩子(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
寻找时传祥(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