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7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苏教版高二必修)
 一、预习: 

1.要求学生熟悉辩论稿内容(设置表格) 

文 学 特 长 生 能 否 特 招 

班级 

姓名 

具体时间 

 甲方要点 

 乙方要点 

 丙方要点 

 丁方要点 

 你赞成的观点 

 赞成的理由 

  

准备提出的问题 

 备注 

  

 2.指导学生明确辩论的基本要求。 

(1)辩论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写好相应的文稿; 

(2)应自觉遵守辩论活动所确定的各项规定; 

(3)可以根据整场辩论的临场状况作出随机的应变; 

(4)语言必须规范、准确; 

(5)尽量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 

(6)活动中途可以插话提问,但必须在对方辩词结束以后; 

(7)不得对辩论对方加以调侃,杜绝带侮辱性的语言和仪态; 

(8)辩手必须着装整洁、仪容端庄。 

(这两个预习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辩论活动所必需的辩论材料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以更有利于辩论活动的顺利展开;二是要求学生明确辩论活动具体展开中应注意和必须遵守的规范细则,努力促使学生懂得辩论,擅长辩论。其中,“辩论基本要求”可以用书面形式告知学生,而表格中的“备注”一栏适用于课堂辩论活动展开时作出精要性的记录。另外,课堂辩论时间有限,为保证辩论的时效性、鼓动率,这两个预习环节应该花费较多的时间认真落实。) 

二、背景导入: 

2002年5月,武汉市的一位高三学生,把自己在网络上受到很高评价的三篇小说和一篇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教育论文结集为《愤青时代》出版,声称出版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北京大学的特招资格,一时引起广泛的关注。一些教授和学者充分肯定这位同学的文学才华,对《愤青时代》的成熟表示惊异。7月3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十二演播室》栏目播出北京大学的两位老师和其他人士就此展开的辩论,引起巨大反响。众多网民也纷纷发表看法,就“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展开论辩。 

(论辩背景的介绍是基于课文解说比较笼统,因而作出较为具体的说明,以期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论辩内容,增强事情的真实程度,同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升他们参与论辩活动的积极欲望和对类似活动的认知度。) 

三、检查预习效果: 

1.小组交流: 

各小组成员简要说明甲、乙、丙、丁的陈述要点,然后按是否同意“文学特长生能够特招”确定分类,并推选全班交流的代表。 

2.基本观点:  

甲的观点是“文学特长生不能特招”,理由是“每一种才能和职业的特长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如果“因此而成为某些人应当为大学特招的理由,现行的整个高考制度就会因此而崩溃”。乙的观点是认为文学特长无法量化就不特招,对真正有文学天才的人来说并不公平。丙的基本观点也是“文学特长生不能特招”,并指责想被特招是“极不诚信的表现”。丁并没有对辩题表明观点,只是回击丙的片言只语。 

.班级交流、学生倾听、记录: 

由各组推举的代表人选,按同意观点的分类特点分别朗读各方观点,要求其他同学努力倾听、认真记录。在此基础上,确定辩论正反两方的论辩选手。 

(强调采用这种方式组织教学,是基于强化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倾听能力的考虑,也是为下一步的辩论比赛作好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概括和倾听能力,是语文教学亟待重视的问题,也是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环节应该认真落实。) 

四、辩论比赛: 

1.明确规则: 

①正方:“文学特长生可以特招”,反方:“文学特长生不能特招”。 

②每方三名选手,各分为一辩手、二辩手和三辩手,另设评论员两位。 

③针对对方陈词,每方都有提问质疑的必要,以利于充分展开论辩。 

④面对提问,必须直接回答,不得回避;但有权证明提问与辩题无关,从而不予回答。回答时不得提出反问。 ⑤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必须围绕辩题展开辩论,反对回避问题或作貌合神离的回答。 

⑥总结阶段,每方根据己方的陈词辩论进行有针对性地总结。 

2.辩论程序: 

①双方一辩手利用3分钟时间陈述己方观点; 

②自由辩论,各方根据己方观点辩说理由; 

③自由提问,双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④评论员提问,检验双方的论辩效果; 

⑤各方三辩手总结陈词,以有利于自圆其说。 

3.可能提出的问题: 

(1)正方: 

①有了特招,“现行的整个高考制度就会因此而崩溃”,这种说法是否站得住脚跟? 

②具有文学特长,包括甲所提到的管理特长、电脑特长等,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具有?能否形成“通例”而冲击现行的相对公正的高考制度? 

③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的地区,能否与教育先进地区实施同一个考核标准?落后地区的特长生更是应该如何对待? 

④就如丙所说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一切竞争游戏的根本法则”,那么文学特长生属于什么行列? 

⑤如丙所说文学特长生特招就是“极不诚信的表现”,这种说法是否属于简单的上纲上线呢? 

(2)反方: 

①文学是否就一定是难于量化?古代科举考试是怎样确定状元、榜眼、探花的呢? 

②仅以看过这本书的那几个教授、学者、作家的片言只语能否说明问题呢?  

③联系中国的现状,出现这类特长生的背后有怎样一张看不见的“人情网”呢?有没有考虑社会的公正性呢? ④如江苏08高考新方案的要求,学生必须各门学科全面发展,只要有明显短腿的学科而没有通过省级考试就不能有高考资格,仅有文学特长能有什么用场?一旦特招就不是明显的“开后门”吗? 


展开全文阅读
(这个环节是这堂课的主体部分,主要目的是通过双方的辩论活动,努力促使全体同学了解辩论的基本要求,掌握辩论的常用规格,尤其是在倾听过程中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辩手应有充分的准备和灵敏的反应,以机智灵活的心智及时应变,压倒对方,自圆其说。同时,总结陈词要注意现场总结,准确概括陈述相同观点同学的主要理由。) 

五、辩论总结: 

针对双方的辩论情况作出较为恰当的评判。(可以由赛场的评论员点评,也可以由其他同学评说,更可以让老师作出归结性评语,以有利于学生对论辩艺术的了解和掌握。) 

(安排学生结合具体材料,评说论辩各方的言语谈吐,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辩论的语言智慧语言谈风度,从感性认识出发,加深理解辩论的基本规范和一般方法。评说应该注重观点是否有理,陈述是否明晰,辩驳是否恰当,谈吐是否文雅,不能脱离学习材料另外去评析方式方法,更不能把参考书“专题内容解析”中的有关评析作为标准,用以衡量、判定学生感受的正误,而应该注重学生个体体验的独特性。) 

六、作业布置: 

以“上网是否有利于中学生的学习”为话题,编写辩论提纲,为开展辩论会作好准备。(有条件的可以围绕这个话题组织一次辩论会。)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文学特长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苏教版高二必修)
下一篇:白发的期盼(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