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766
标签:
教学论文
趣味横生的小世界,深受欢迎的大导游-----浅 谈 作 文 教 学 中 观 察 的 调 控
江苏省江都市郭村镇中心小学 张中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作者要反映客观事物,必须了解与认识客观事物。观察是这种认识的基础。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观察活动,调控学生的观察行为,达到储备作文材料,培养观察事物能力的目的。
一、知趣同步,确定目标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一些事物也许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但在观察活动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状态,想方设法,使知与趣有机地结合起来,仍能激起学生的观察欲望, 推动学生的观察指向并达成目标。
1.知趣同步,选择目标
观察目标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观察欲望紧密相连,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知趣同步的标准,认真选择、确定观察目标。
(1)新奇性
新奇的观察目标往往能引起学生的观察欲望,感知得较深。只要我们多花一点功夫,多动一点脑筋,就能创造目标的新奇之处。例如:根据“家乡的变化”这个要求,老师组织学生先观看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这两个时期家乡街道的照片,再实际观察家乡的街道。学生纷纷站在老照片的拍摄地点四面张望,惊叹家乡的巨大变化。由于街道变化显著,视觉冲突明显,学生的观察好奇心强,所以观察得非常仔细,作文中用前后对比的形式具体描绘出改革开放的成就。
(2)活动性
活动着的观察目标往往能展现多种情态,更能吸引学生。在选择目标时,老师要尽量选择动态条件下的观察目标。例如:进行场面描写,我们不要仅仅为完成训练任务而直接调用学生已有表象,而要组织一次小小活动(如:课堂上组织一次扳手劲比赛),强化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比赛场面、经过,重点观察主要人物(竞赛选手)和主要活动(扳手劲比赛的相持阶段),体会竞赛中思想感情变化,习作的效果不言而喻。
2.以趣引路,导向目标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观察欲望可以受到老师的调节。在老师的激发与学生自我需求紧密相连时,愿望就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火花,激起观察的欲望。
(1)利用情感激发观察欲望
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好的文章萌于情感的内核。儿童的观察欲望被在情感激起,就会把观察当作一件无与伦比的乐事而欲罢不能。有这样一个实例:作文课前,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生活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这期间我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近来我有一个愿望,而且越来越强烈……(学生:老师,你说呀!)我想去你们家玩[利用情感因素]。可怎么找到你的家呢?……你回家的路怎么走?路上有哪些明显的建筑?你家房子有什么特征?周围有什么标志?今天回去好好的看一看[布置观察任务],以《老师,你这么寻找我的家》写一段话。可不能乱写一气,否则老师会走丢的 [再次利用情感因素]。 ”这番话巧妙地运用了情感因素,激发了学生的观察欲望。
(2)宣传社会价值、意义,增强目标引力
研究儿童的心理,留心儿童的生活,不难发现,他们都有颗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在观察前宣传观察目标的价值、意义,刺激学生的观察愿望。例如参观某工厂之前,对该厂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产品销路、荣誉等进行宣传,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再设疑:这工厂是什么样子的?产品是怎样加工出来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好的效益呢?使学生的注意力被观察目标吸引,从而达到较好的观察效果。
二、强化调控,综合感知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比较有系统的、主动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在观察过程中,教师通过目标的有效剖析、变化活动,调动学生积极稳定的观察行为,达到观察的效果。
1.多种感官,立体感知
观察只有积极启动眼、耳、口、鼻等感官,才能摄取各种具有特殊感知和表现力的表象。观察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多种感官组合起来,进行立体感知,占有更多的作文素材。例如:写一种水果,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苹果,预先要求学生每人带一个苹果。在观察中,先用眼看一看,接着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然后剖开来看一看、尝一尝。通过“趣味性”的引导,苹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形、色、香、味等方面获得了立体感知。
2.环环相扣,深化感知
任何事物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学生要获得比较清晰的认识,教师必须在言语导向和实物展示等相辅相成的观察指导中扣紧各个环节,不断地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使学生津津有味、有始有终地观察下去。例如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在老师启发帮助下,学生先抓住整体进行观察(我们的校园怎么样?);然后把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抓住特征观察(校园可以划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功能?);最后得出总的印象,归纳出事物特点(美丽的校园,孩子的乐园)。
3.辅以想象,拓展感知
为了让学生全面地获得目标的感性认识,可以根据以往的观察经验,对目标进行超时空想象,达到观察深刻的目的。例如:写《记一次升国旗仪式》。升旗仪式是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仅仅仔细观察了升国旗的庄严场面是不够的,,还要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展开合理的联想,想象出不同时空的升国旗仪式,体会出不同时空升旗时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获得了与升国旗相吻合的一系列深刻的感性认识。
三、及时反馈,调整感知
观察的目标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学生很容易被某些无关特征吸引。观察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事物的属性进行鉴别、引导,使观察的主体与背景分化、特征与表象分离,精华和糟粕分裂,使学生知得更深、更广、更准。例如:作文《我的爸爸》,学生对父亲特征把握就会有差异:(1)爸爸爱抽烟,爱穿西服;(2)爸爸很坏,爱打人、骂人(虽然也关心我,但经常批评我成绩不好);(3)爸爸非常爱我、关心我(虽然我经常因为成绩不好挨批评,但我感受到了他的爱)。显然,第一点是对父亲的表面特征的感知,知父甚浅;第二点是对父亲特征的错误感知,不是本质特征;第三点才是父亲的本质特征。通过及时反馈,启发观察,对比区分,学生对父亲特征的观察准确性提高了,作文也充满了活力,同时为下一次观察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进行观察指导,老师必须以孩子的眼光“蹲”下来看世界,及时引导,适时调控,这样学生眼里的将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小世界,老师才是深受他们欢迎的“大导游”,他们的作文中才充满了享受世界的乐趣。
张 中 秋 男 ,出生于1973年9月 ,大专学历,教龄8年 ,小学一级教师 ,江都市郭村镇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长 。
通讯地址:江苏省江都市郭村镇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225239
联系电话:0514--6391006
标签:
教学论文
趣味横生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谈谈青年教师如何快速成长——弹簧效应的启示
下一篇:
作文教学之培养能力,激发兴趣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