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301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文言句式的难点

   在考试中常见的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及一些固定句式。复习时要抓住每种特殊句式的难点或易误点。

     第一.关于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这三个句子都比较容易分辨,如果提炼主干的话,都呈现“名词主语”+“名词谓语”的结构。而对下面这个句子(划线部分),有些同学就要犯迷糊了: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同学们为什么会犯迷糊呢?第一在于“是”,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第二在于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第二.关于被动句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上述两句都是被动句,有被动标志词“见”或“见……于”,“见”后都接动词。但并不是所有“见”后接动词都表示被动。“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容易相混,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充当动词的宾语(很奇怪,动宾倒装!),实际上起一个代词的作用,“见恕”意为“饶恕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原谅我。还有: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

    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因为附操之民是被逼迫的。意念被动要求考生能理解文段,这样才能推敲。

     第三.关于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这里有几个难点:

     1.宾语前置中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倒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原句颠倒过来,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图利”“从命”。这里的“之”“是”用法归于结构助词一类。

2.定语后置中的楚辞句式。“楚辞”代表着南方方言,一般用“之”来倒装,考生掌握较差。其固定格式是:名词+之+定语: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孰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颠倒过来,依次是“陆离(言长)的长铗”“崔巍(言高)的切云(指帽子)”,“高的庙堂”“远的江湖”,“洁白的身子”“肮脏的外物”。

    3.倒装的杂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考生辨析不全。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深入。


展开全文阅读
     第四.关于一些固定句式

常见的固定句式的语法功能主要有一些固定的词组搭配来体现。这样的词组搭配非常多,我们这里选择一些重要的或易错的来讲解:

    1.推测语气

    ……得无……

    这个词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得无”也常写作“得勿”、“得亡”。翻译为“莫不是”或“该不会”。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后汉书•庞萌传》)

    翻译为:每日的饮食莫不是减少了吧?(意思就是可能减少了。)

     2.疑问语气

    如……何    奈……何   若……何

    这是三个表示相同的疑问语气,可以翻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待……”。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翻译为: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何(胡)以……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表示疑问。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为: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灾民)呢?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够奏乐呢?

    3.反问语气

    不亦……乎

    亦是副词,用来加强反问语气。翻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何(奚)……为?

    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翻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翻译:还要报答干什么呢?

  

   练习:

 

 

    一.翻译下列句子

    1.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3.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

    4.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庄暴见孟子》)

    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 察今》)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二.辨析下列句子的类型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2.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劝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3.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4.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促织》

    5.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积贮疏》)

    6.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7.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8.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

    9.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治平篇》

    10.“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11.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12.善哉,祁黄之论也!

 

 

    答案:

    巫婆、三老不回来,怎么办呢?

    该不是楚国的水土叫人善于偷盗吧?

    你们该不会为贫穷而苦恼吧?(意思是你们有可能正为贫穷苦恼)

    翻译为:不肯做和不能做的具体表现用什么方法区别它们的不同呢?

    像这样寻找宝剑,不是太迷糊了吗?

    现在人家如同刀和菜板,我们如同鱼肉,还辞谢干什么呢?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文言句式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写出情节的波澜(高三)
下一篇:高考话题作文拟题九大技法三大禁忌(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