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769
标签:
教师随笔
论据精辟,文撼人心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的根据,它担负着“用什么来论证”的任务。只有精辟的论据,才能使论点鲜明、深刻。所以,论据要真实,应有典型和代表性。论据是支持中心的,论据倘若失真,会严重影响中心论点的确立。如今,媒体报道失真的事偶有发生。如果对这些材料不经核实而信手拈来,不仅会以谬传谬,而且也会使论题不攻自破。因此,那些未加证实的材料绝对不能轻易拿来充当论据。
有些同学的论据真实,如拾金不昧、让座等。但说服力不强,究其原因,是论据没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不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
下面以《说“勤”》为例,加以分析:作者为了证明分论点一:勤出成果。列举了马克思写《资本论》、司马迁写《史记》、歌德创作《浮士德》、陈景润取得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青曹南薇考上高能物理研究生等论据。这些论据既有古时的,又有当今的;既有国外的,又有国内的;既有典型性,又有代表性。有力地证明了“勤出成果”的论点,有催人奋进,震憾人心的力量。
由此可见,只有论据精辟,有典型性、代表性,才能使议论文震憾人心。
附《说“勤”》片断: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20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作者:朱碧玉
地址:安徽太湖县大山中学
邮编:246460
电话:13696621945
标签:
教师随笔
论据精辟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获取作文材料的三种方法
下一篇:
青春的赞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