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841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论语》二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个生字;
2、初步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点击课件:你们还记得这段古文吗?(指名读《论语》一则)
2、介绍《论语》和孔子。你了解孔子吗?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导入:《论语》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辉,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两则《论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读准读通
1、自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一读,矫正误读。
3、学习生字:为(字音) 矣 罔(字形) 殆
4、再指名读。教师范读一句,比较怎样读出古文的韵味来。(要读得慢一点,注意标点的停顿。)
5、学生再读(放开声音),指名读。
6、课文中的两句话是谁说的?你怎么知道的?(看注释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古文,现在就请大家自学这两则《论语》。)
三、理解,读出韵味
1、出示自学建议:
(1)默读课文,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2)和同学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2、独立自学,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
3、全班交流汇报:
第一则
(1)通过自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2)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用“故”组词。
这则《论语》后来演化成了一句成语“温故知新”。
(3)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说意思。
(4)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5)读懂了意思,再来读读。
在同学们刚才的自学过程中,我发现你们是学习中有思考,思考后再学习,真是学思结合。如果孔子看见你们这样学习,一定高兴极了!
第二则
(1)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则的意思。
(2)再来读一读。
4、读了孔子的这两句话,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5、短短两句话,二十几个字,却折射出学习和思考的大道理,就是对于现在也是意义深刻,真是字字珠玑,不愧为经典之言!
6、想象一下,孔子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呢?他是怎样说的呢?在括号里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孔子( )地说……那么,就请你这样地读一读吧!(配乐读)
7、 试着背诵。
四、拓展:
1、你还知道《论语》的哪些名句?推荐几则《论语》名句。
2、为了满足同学们阅读的愿望,许多出版社出版了适合你们阅读的少年版《论语》,希望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 《论语》二则
温故知新
学不思 思不学
罔 殆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论语》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青年》(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
木兰诗(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