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教学论文
阅读:1326  
标签:教学论文
教师:别让心病绊住脚


       

      中国教育报     2001-03-01     记者李金池 孙军 刘华蓉 

       

          本期点击的是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选中此话题的原因首先在于这个问题应当得到重视,其次因为围绕教师心理问题,曾经出现过比较惊人的调查结果。欲使学生心理健康,先让教师心理健康。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如何?在“解析”中,中央教科所心理室主任俞国良提出了自己实践和学术双重层面的深刻见解。在“实践”上,青岛市四方区已经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这项工程正使教师得益,学生得益。如何看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通过“E天天调查”这个阵地,网友们正畅所欲言。而在“背景”、“数字”、“判断”等栏目中,提供的是这一话题的旁白和“画外音”。 

          背景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目前在我国,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 

          进行心理诊断常用的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这个量表目前被广泛用于教师心理健康测验。国内修订的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涉及感觉、思维、情感、意识和行为习惯,有的项目还涉及人际关系和饮食习惯。测试时要求被试回答所有90个项目,限定回答近一个星期的体验。 

          【数字】 

          据WHO估计,世界上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异常,在美国,至少有6-8%的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 

          我国一个进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组2000年发布自己的调查结果说,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这个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采用的是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 

          另据有关信息说: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 

          【判断】 

          对中小学教师中50%左右的人存在心理问题的调查结论,心理学专家俞国良持保留态度,认为实际情况应当没有这么严重。如果照此推算,在1200万中小学教师中就可能有600万人有心理问题,这是一个很惊人的结果。俞国良认为,在一个省的范围内进行的心理调查并不能说明全国的问题,而且在心理测试和调查中所使用的标准和工具是否合理也值得思考。像SCL90量表是美国人首先设计出来的,我国还是在80年代修订过这个量表,量表可能并不能适应今天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环境。量表只能作为一种判断参考,对教师心理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教师在不同时间段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状况,例如在学期中间和学期末、假期进行测试,调查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一次调查和一个量表的测算不能准确判断出问题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心理诊断的内容应当包括教学、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调节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不能夸大和过分渲染教师中出现的问题。 

          【解析】 

          俞国良教授曾经在浙江萧山对教师心理问题进行过5年时间的实证调查和研究,并多次发表文章论述教师心理问题。在和记者的谈话中,俞国良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的提高可以相互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心理健康工作应当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得到重视。 

          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发现,教师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有30分钟的时间目光在和优秀学生交流,而自觉不自觉地,眼光投注到后进学生身上的机会要少得多,这反映教师在心理上已经将学生分类,并且对后进学生有一种下意识的排斥和拒绝。将眼光投注到自己喜爱对象身上的行为对一般社会成员而言非常正常,但是身为教师,对学生的区别对待将对学生一生产生深刻影响。俞国良认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既包含一般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同时也具有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做个好教师并不容易,但要做个人格健全的教师,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可以追求得到的。 

          教师心理问题四大症状: 

          俞国良在研究中,总结出了教师心理问题的四大症状: 

          一是生理—心理症状。表现在抑郁,精神不振,对学生漠然冷淡;焦虑,对外界担心和过分忧虑;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一些人表现为不关心身边的事情,但是对以后可能发生的事却忍不住担忧。在抑郁和焦虑心态中,常常还会出现身体症状,如失眠、无食欲、咽喉肿痛、腰部酸痛、恶心、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头疼、晕眩等。 


展开全文阅读
          二是人际关系症状。教师心理不健康会直接影响其与他人的关系,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也可能是一家之长,要做家庭主要事务的承担者和社会模范公民,但很多教师缺乏时间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一旦心理出现问题,极容易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不适应。如,有些教师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劝告和建议,拒绝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有的教师则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冲家人发脾气、体罚学生等。 

          三是职业行为症状。教师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学生。这种症状在职业上主要表现为: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中缺乏新意,讲课乏味;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小题大做,出现过激反应,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学生;有的教师则出现缺乏责任感,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四是教师的职业倦怠。这是教师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教师在教书生涯中面对的常常是同样年龄的孩子,做着带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如何克服自己的倦怠,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爱心,对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对教师而言,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会带来他们对学生爱心的缺乏,在缺乏积极进取和负责任精神的情况下,心理出现问题的教师将开始厌恶本职工作,用消极态度从事教育事业,这种情况一旦普遍存在,将对学校教师群体的整个士气产生极大不良影响。 

          教师心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 

          教师心理问题的出现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总听到有的教师说:压力太大啦、教师难做啦等等之类的话,若一个教师总是处在重重压力之中而忧心忡忡难以排解,心理问题的出现就变成在劫难逃了。 

          和大多数社会成员一样,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社会成员不得不面临更大心理压力,教师也不例外。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带来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负荷过重使一些教师感到压力和紧张,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为人师表,教师常常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教师和身为一个普通人之间,教师常常会面临角色转换之间的压力;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教师实际社会地位的失落之间产生的反差也容易让教师难以避免内心深处存在的角色冲突。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要帮助每个学生成材,在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避免表现出烦躁、沮丧、厌烦等情绪,造成了心理上的过重负担。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传统的教师角色也受到了挑战,这使教师在面对学生时,总是感受到压力。 

          一所学校的管理是否能够给教师提供一个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升学率、学生考分排队、实行淘汰的聘任制、教师的职称评定、对教师的奖惩条例等,都使教师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 

          但是,在相同的压力和环境下,并非所有的教师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有的教师即使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心理的健康和稳定。俞国良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人格因素和个人生活的变化。研究发现,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教师或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要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在个人生活出现变化,诸如结婚、升迁和亲人死亡、离婚等事情发生时,心理问题更容易发生。 

          如何让教师少生“心病”? 

          俞国良认为,全社会和学校以及教师个人都应当对改善教师心理素质做出努力和贡献。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对教师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外,还必须在社区、学校和个人层面采取各种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提倡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并杜绝教师的消极心理。在学校内部乃至整个社区和全社会形成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有效地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同处一个教研组的教师之间的互相支持也能够大大降低教师职业带来的心理压力,而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支持和关心能够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俞国良发现,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学校情境和教学活动,社会层面的支持只是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要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还必须从学校和个人层面入手。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如降低学生和教师数的比例,缩短工作时间,给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自主权,提供更多训练提高机会等。 

          俞国良还认为,要维护教师整体的心理健康,从师范生选拔就要开始。 (本报记者 刘华蓉) 

          【实践】 

          在各地普遍重视和开展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青岛市四方区对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管富有成效,但已经算不上新鲜事了,这里富有独创性和预见性的工作之一是: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好教师体罚学生”催生一项工程 

          四方区共有1600位教师,以前,注意学生心理健康时,却很少注意到教师自身心理。有一次,家长投诉教师体罚学生,被投诉的竟是一个平时被公认为很优秀的教师。这名教师体罚学生的原因除了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外,还因为家里碰上了不顺心的事。 

          这件事使教体委开始对教师的教育失常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他们发现,家庭生活不顺心、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等都可能导致一个优秀的教师出现教育行为失常。有的教师怀孕了,有的教师进入了更年期,有的年轻教师在感情上遭受了挫折,都可能带来教育行为失常。好老师体罚学生了,是不是该设身处地为他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1998年,四方区教体委提出要重视教师心理,1999年开始和青岛市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合作对教师心理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发现:一些教师极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自信,对自身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有的教师在学校是一个好老师,可是下班回到家对自己的孩子反而没有了耐心;一些教师不明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总觉得自己付出了学生就得学好,学生要没学好,教师就产生了自责心理;一些教师过分敬业反而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尽管有心理问题的教师是极少数,但是对整个教育教学的影响比较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在四方区因此而生。区教体委主任孙开基说,关心教师不仅在生活上、工作上,还要体现在精神上。 


展开余文
          一项工程带来的连锁反应 

          如何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四方区先做了找理论依据的工作,他们与青岛教育学院心理系联合设计了“教师心理健康工程的系统性研究”课题,先通过调查和测评摸底,然后邀请专家讲课,并有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措施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青岛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张蕾对全区教师进行了测查,发现教师整体心理状况不错,但也有50来个教师心理问题症状比较明显。张蕾经常为四方区的教师们上心理课,还在教体委开设了“张老师信箱”,接受教师心理咨询,帮助教师解决心理问题。 

          在区教体委统一部署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在四方区所有学校都已经得到重视。四方小学的心理教育活动从1996年就开展起来了,最开始只是在学生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后来又逐渐开展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帮助教师进行心理调节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方小学校长王晓莺发现有的老师苦着脸来上班,总要追着问个究竟,她要求每个教师要带着微笑进教室,有的教师情绪不好,王校长就让教师先到校长室,冲自己把火发完了再进教室,尽量把教师的不良情绪消灭在上课前、消灭在与学生接触之前。 

          在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后,四方区不少教师开始自觉注意自己的心理对学生的影响了,鞍山一小的宋老师要求自己平时做到三个“一”:给学生一个微笑,一声鼓励的话,一句深切的问候。鞍山二小组织全体教师自学心理学知识,仅一个学期,教师就完成学习笔记532篇。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课堂气氛更融洽了,教学效果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在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四方区开展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开展了面向个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部分学校开设了面向学生的“悄悄话信箱”,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并开展了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四方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程还延伸到了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成为家长学校必讲的内容之一。 

          孙开基说:通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感觉到教师的变化和长进。教师的法制观念和心态都有了变化。身为一区教育行政主管的孙开基以前常常接到学生家长反映教师体罚和教育方法不当的电话,自从全区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后,这类电话明显减少了。 

          对教师的一点建议: 

          教师也有自己的烦恼、愤怒,对此应当理解,社会要把教师看成普通人,但是教师不能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从心理学角度,俞国良建议,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压力应对技术。他建议采取三种比较常见的提高压力应对技术的方法:放松训练、时间管理技巧、认知重建策略和反思。 

          放松训练既是一种心理治疗,也包括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时间管理技巧可以使生活、工作更有效率,避免过重负荷,具体包括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将目标按优先次序进行区分、限定目标、建立一个现实可行的时间表、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等。认知重建策略和反思包括对压力的认识和态度进行调整,学会避免某些自挫性的认识,为取得的部分成功表扬自己。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学行为,促进心理健康。具体说,反思训练包括每天记录自己在教学中获得的经验、心得,并与专家型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随后与对方交换看法,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等。 

          俞国良强调说,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爱和宽容对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才是至关重要的。 

       

      
标签:教学论文 教师:别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调查显示:家庭背景影响高考成绩
下一篇:我国中小学教师是多还是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