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985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卖油翁(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文言虚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能复述课文。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地长处,做到有长处、优点不自夸,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① 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解决办法: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2、难点: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解决办法:学生自读、讨论,教师点拨。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下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湮没无闻,连姓名也不可考。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忠,本文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三)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根据注释及查阅工具书,解决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评价朗读情况(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师指导,从普通话、语气、情感、神态等方面评价)。
4、记住故事主要情节和细节,准备复述。要求:请同学们发挥大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则小故事,力争生动形象。
5、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四)解读课文
1、分组讨论,疏通课文大意。
2、教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疏通课文(即翻译)。
3、同桌检查翻译情况(互译)。
4、师检查翻译,请同学发言。
5、学生评价翻译,师订正。
(五)合作探究
本文写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请分别从特长、语言、动作、神态、性格特点来谈谈这两人。
(六)思考
1、本文写了怎样的一件事?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2、卖油翁和陈尧咨谁是主人公?
(七)拓展迁移
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2、谈谈你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熟能生巧”的例子。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成课本剧。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卖油翁(语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人物的个性化描写》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
下一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