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258  
标签:教学论文
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教育策略(网友来稿)
吕敏航

      城乡结合部学生由于其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生存状态的特殊性)、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学生学习习惯的多样性(以上特殊性和多样性见拙著《多样化家庭与社区环境的研究——城乡结合部学生家庭教育的多样性》),导致学生难教,效率低下。现实无法改变,但又不得不去改变。自从担任“城乡结合部学生研究课题”研究的任务以来,笔者刻苦钻研研究适合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教育方法,与此同时笔者运用所研究的方法,尽力搞好教育教学,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以爱促教,和风细雨胜过雷电交加。

      城乡结合部学生大多缺乏父母必要的关心和呵护,所以爱对他们来说成了甚为珍贵的稀罕物,他们甚至认为人间根本没有爱:父母不爱子女,老师不爱学生等,所以与教师、父母成了对立的一类。对于这一类学生,不必恶语相向,也不必喋喋不休,只须用一颗真正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当他们领略到老师真实的爱之后,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笔者曾教过几个这样异类的学生。面对他们的逃课、顶撞老师,笔者曾对他们惩戒过,也一次又一次的做过思想工作,但他们根本就对我的种种教育犹如过耳秋风,入不了脑。在多次的教育失败之后,笔者也曾彷徨过,有过对他们放弃的念头,但在认真反思后,觉得只要用真心一定会感化他们的。于是笔者决定用真挚的关怀之心去赢得他们。于是笔者经常深入他们之中,与他们交谈,给予他们关心,爱护,温暖,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实际困难,给他们微笑,给他们鼓励,让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起初的时候,笔者遭到了一些冷嘲热讽,什么“假惺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之类的话,但“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他们发现笔者是真的关心他们,为他们着想。慢慢的,他们变得懂事,不良习气越来越少。后来他们摆脱了贫穷的帽子,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与笔者也成了铁哥们。其实情感具有双向性和移植性,老师给学生的情感有多少,学生就会有多深的情感回报老师。“爱其师,信其道”这样他们就会在老师的如沐春风的爱的教诲中不断进步,走出难教生永远的阴影。

      (2)充分利用家长会,使家长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升华。然而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却存在偏差,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因此笔者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讲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积极向学校靠拢,主动与学校联系,配合支持教师的工作。让家长明白教育是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为了争取家长的支持笔者在家长会上向家长讲述这些内容。

      首先笔者会向家长说明,老师和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有家长的支持,有学校的教育,孩子定能不断进步。

      其次笔者会向家长说孩子在认识上还不能真正的把握自己,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评价教师会直接影响孩子对教师的感情,尤其在孩子与教师发生冲突后。所以如何引导孩子的发展十分重要。一般笔者会向家长介绍两种方法:一是与孩子交流,等孩子的情绪稳定后,冷静的分析利弊,客观看待事情的真相。二是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

      这样,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之下,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会有个大的转变。七年级五班学习风气的逐渐好转,就是最好的证明。

      (3)灵活运用“严、细、勤、恒、实”的五字方针,做好常规管理工作。“严、细、勤、恒、实”的五字方针是我校班主任工作的一贯方针。(五字方针的内涵在拙著《多样化家庭与社区环境的研究——城乡结合部学生家庭教育的多样性》已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在赘述。)

      (4)用“真心”构建和谐班集体。这里所说的真心是指“爱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恒心”等。在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教育中,要有爱心,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慰藉学生。教师要时刻关心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爱的阳光。“责任心”是要班主任时刻装有责任,对班级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想班级所想是负责,想学生所想是负责,想家长所忧是负责,想社会所需还是负责。一个负责忍的班主任,他带的班级才有希望。“宽容心”并不是纵容,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打击挖苦,而是因势利导,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加以改正。当然构建和谐班集体还必须“细心、恒心、耐心”这与本校的五字方针要求一致,不在详书。

      (5)抓学生闪光点,唤起学生进取之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群体。面对他们的不足,我们要宽容,面对他们的进步,我们要重视,可以适时的在班上表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唤起学生的进取之心。学生有了进取之心就有了为目标而奋斗的信心,他们才会持之以恒的争取奋进。

      笔者在灵活运用以上方法管理班级后,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在虽然有些学生的表现还不是尽如人意,但已经摆脱了“后进”的阴影,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通联:甘肃西和北川中学 742100)

      作者邮箱: gsxhlmh@163.com

      
标签:教学论文 城乡结合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教师忧思录:理想与现实的困境(九年级)
下一篇:《幼时记趣》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