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21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专题四世间惟有情难画——情感的传达(苏教版高三选修)
编写:卞建容

一、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情感传达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2、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学会在具体情境中表达“真、善、美”的情感。

3、了解并掌握一些情感传达的具体方法。

二、写作指导

(一)题目解说

情感的传达就是抒发感情,托尔斯泰说过:“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二)技巧指导

1、哪些情感最动人?有人认为在生活中,有三种情感特别容易动人:

(1)那些人人都能感知、体会的人之常情。

(2)那种包含着较强冲突的情感。

(3)那些超出常规、强烈的、反常合道的情感。

2、多一种表达方式,多一些文章精彩

作文中,单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中任何一种用来传达作者的感情,文章的主旨,都是苍白、无力、空洞、五感染力的。只有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笔下才尽显珠玑。把四者结合,有如下方法:

(1)在叙述基础上抒情

如果一味说:啊,我多痛苦,我多不幸,我多烦恼……读者会有怎样感受?他会觉得你装腔作势、虚情假意,读者心里厌烦,为什么呢?因为你所叙述的事情他不了解,不理解,不熟悉,缺乏必要的情感基础,自然不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因此,你的抒情要产生感染力,必须有事件作为基础,不能空洞的抒情,无病呻吟。

(2)在描写基础上抒情

光有叙述、抒情,就好像人有了一副骨架和一点灵魂,但还欠血肉。这血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刻画、白描手法等等都是丰富人物的最好方式。

3、中学生写作文少不了写人,而写人要写得深刻,就必须写人的心理。宋人陈郁的《藏一话腴》曾云:要“写其形,必传其神,必写其心。”因为只有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才能体现人的性格特征,塑造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又云:“写形不难,写心惟难也。”惟其难,才见描写人物心理之重要。

不少同学在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中感到困难,因为它不像人物的肖像、语言和行动,是直观的,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别人的心理活动看不见、摸不着,写起来就无从下笔。其实,想了解别人的心理活动也不难,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去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表现在其外在的表情神态上,比如:眉飞色舞、脸露笑容、说明他十分得意,十分高兴;双眉紧蹙,满面愁容,说明他内心痛苦,十分忧虑。留心观察人物的这些外在的神态,有助于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下面介绍几种心理剖析的方法:

(1)内心独白法

内心独白即文中人物以第一人称“我”落笔,自我剖析自己的心理活动,这种方法可以把人物的思绪、心态和盘托出,让人物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巴尔扎卡《守财奴》中,葛朗台为了剥夺欧也妮的继承权,有一段内心独白:

怎么!要对女儿报告财产的数目,把动产不动产一股脑儿登记起来拍卖?

……

“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他在庄园里检视着葡萄藤,高声对自己说。

这段文字,把葛朗台极端专制的吝啬鬼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了。

(2)直接刻画法

描写人物的心理,最常见的方法是作者以叙述者的身份,直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剖析、评价。这种方法既可表现此时此地的心绪,又能概括人物一段时间的内心变化,简便而直接,清晰而深刻。

(3)内外结合法

人物的行动由其内心所驱使,故心理活动总是与动作、语言、表情、姿势等等结合在一起的。有时,人物那些下意识的、不易为人察觉的动作,也能表现人物的心理。莫泊桑的《项链》中,有一段玛蒂尔德借项链的文字: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了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随后,她迟疑而焦虑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这段文字形象的描写了玛蒂尔德借钻石项链前后的心理变化:发现钻石项链时的激动、神往,想开口言借又唯恐对方拒绝时的犹豫不安,终于得到对方允许时的极度兴奋和欢欣,这些细微的心理活动,讲女主人的爱慕虚荣的性格暴露无遗。

(4)景物衬托法

心理描写中还有一种写法,就是借助自然景物的存在和变化,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亦即把人物的内心加以外化的物化。鲁迅的《故乡》开头写道: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幅死气沉沉、凄凄惨惨的景色,正是作者当时心情的写照。作者悲凉的心绪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对国家、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全从对景物的描写中表现出来。

三、经典范文

1、选自2005年3月30日《中国青年报》

冬 祭

(叶倾城:女作家,曾著有《住在内衣里》等散文集八种,《麒麟夜》等长篇小说三种)

那一夜,我梦到了父亲。

  我梦见我和父母姐姐们一起去旅行,我们好端端地坐在机场大厅里,忽然来了恐怖分子,手持火箭筒武装劫机。顿时火焰尖叫四起,穿各种航空公司制服的空姐跑得一塌糊涂,机场用灯打出字样,叫旅客们不要带行李,赶紧逃生。

  我去抱起父母的大衣,我甚至记得那明蓝色和温度,可是父亲——他一向是一个节俭的人,一定不肯扔掉行李。我们都大声喝止他,他不听,还一个劲儿地揪背带,刹那间,一万年太久的刹那间,他倒下了,脸色像水泥板一样灰白,他去世了。而在梦里在梦里,我忽地反应过来,父亲早离世一年多了。


展开全文阅读
  我就这样从梦里哭醒。家里空空荡荡,衣服和阳光都摊得一床都是。没人可以安慰,连一口热水也无,我就哭得像一个无比疼痛,却还没来得及学会说话的婴儿。

  这是父亲去后,我第二次梦到他。第一次,是我回武汉为他做了一周年,再回到北京的时候。梦里居然还很高兴,因为我在北京的家,父亲没来过,我一直很担心他找不到,不能来看我,看这个最小偏怜女。他有多宠我,我心里有数。

  在那个梦里,我是在武汉的家,我看不到父亲,可是我感知他的在。他进进出出不知在干嘛,只是母亲能和他说话。我就通过母亲问他:“你在那边好不好?”“缺不缺钱?”非常非常地平静,并且恍然大悟,他不是死,只是移民了,就像有些人去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一样,而他去了更远的地方。有多远呢?就算是月亮吧。他终于回国探望我们了。我没有签证,去不了他的国,但总有一天我会去的。我还记得,我在梦里明亮几乎喜悦的心情。

  然而这一次我梦到他,在血与火、恐怖与激烈之间,他的脸,墓碑一样苍灰。他的墓志铭,是我拟的——如果早知道我的笔会来写父亲的盖棺论定,我但愿文盲终老。

  咽不成声,打电话给朋友。朋友却只说这冬天的严寒,说那个世界和我们这个世界一样,也需要一件厚实长大的羽绒服。问我:你会烧纸吗?

  他教我找一个没人的角度,烧之间先画一个圈,表示这是私人的产业,防止野鬼来争夺。我一边抽泣一边怯怯地问:给人家一点也可以吧?我想其他的鬼也冷。——我的慈悲或者乡愚,但父亲一生都是这样的人。

  岁末大寒,北京始终是一座我陌生的城,秋天我和母亲一起去买过菜的露天市场已经关了。我不知道该去哪里买纸。凌晨三点,我从阳台上把新出的散文集拿进屋。两年来就出了这一本书,从一年五本书到两年一本书,中间发生了什么,我自己心里最清楚。

  我在厨房烧,因为我怕火,厨房是离水最近的地方。如果不合程式,我父亲会体恤我的心,原谅我的笨拙。我甚至可以娇纵地说一句:还不是你惯肆的。

  书原来这么难烧透,封面封底都有胶,遇热就奇怪地皱缩起来。我折腾好久才想通应该撕成一页一页地烧。我的确是老幺,笨手笨脚了这么多年。火终于燃着了,小小的噼啪声,小火苗鼓动着像旗帜遇风的声音。

  这是我能给父亲的惟一礼物了。我的眼泪,呛咳着落下来。

点评:父亲的死已经积淀为心灵中最深的伤痛,以至于一次次的梦到父亲。这一次,又是一个怪诞的梦,以至于从梦中哭醒。在梦里,作者平静也罢,慌乱也罢,其实就是怕失去父亲,而在现实生活中,父亲其实已经去世一年多了。现实与梦境的反差,正是作者心灵深处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的反映,其实作者并不迷信,但是却只能用最古老、最传统的方法来祭奠自己的父亲,寄托自己的哀思,给遥远的父亲送去自己的一瓣心香。

文章写的真诚、自然、字里行间包含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想起苏轼的《江城子》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心灵的选择)

两位母亲

我有两位母亲,两位同样崇高而伟大的母亲,生母和后妈。然而,高考的一份档案表上只允许填一个。我必须选择,虽然这是令人痛苦的。 

  我不能放弃生母,她是我的生母,是她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做人的权力。而我,是她生命的延续。 

  虽然她和爸爸离婚了,我跟着爸爸生活,但我经常去她那里小住一段日子,她自然也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虽然她没有生活来源,仅靠不定期地做些小生意糊口,但我每次去时她总是倾其所有。 

  血浓于水,世上哪有娘不爱儿的。 

  然而我也不能不填后娘,她实在是对我和弟弟太好。 

  后娘到我家来已经5年,后娘曾经结过婚,后来又离了婚,而她的亲生孩子在幼年时便夭折了。于是,5年前她来我家是只身一人。 

  后娘她有工作,又存有钱,她根本无须图我们什么,但她却心甘情愿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来照顾我和弟弟,和父亲并肩挑起沉重的家庭负担。 

  对我和弟弟这两个与她无丝毫血缘关系的孩子,她的照顾令邻里们都感动了,我更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一切语言描述这伟大的非血缘关系的母爱都显得苍白无力。特别是我,我在父母离婚时判给生母,只是跟着父亲读书,所以我与她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然而,我总记得,有一次我打完篮球回家突然“抽筋”,她看到后立刻用毛巾浸滚开的水给我在筋鼓起来的地方敷,结果我亲眼看见她双手烫起了水泡…… 

  她曾和父亲怀了一个孩子,但因为我和弟弟,最后这个还未出世的小弟弟或是妹妹被打掉。这件事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也将是我一生的愧疚。是我和弟弟扼杀了她的血液在这个世界上流传的权利,然而她待我们一如从前,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正是如此,曾叫她“姨”的我和弟弟,早已经改口叫她“妈”了。 

  双份的母爱摆在我面前,都是这样无私、博爱而伟大。这爱越是深,我越是觉得沉重,我不可以对不起她们中的任何一位,但我又必须从中选出一位来,我只觉得这选择真的很难很难……

点评:该考生选取的表现角度很好,生母与后娘在“我”的心理天平上一样重。生母的好处自不必多言,难于割舍的是后娘留给自己的记忆太多太深,一打开闸门,感情的潮水真的会无可遏止。正是有了真情的恣意流淌,这平实的夹叙夹议才紧紧地扣住了读者和阅卷老师的心。

世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镜。真情,无疑是美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必须蕴含在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中。当然,这里说的生活细节又必须是特定的情境下出现的。我们写作时必须选择那些切合主题的、曾经触动过自己心灵深处的事情,而且往往越“微不足道”越好。是用心写出来的,读者自会“用心”去读。

3、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哥,是捡来的吗?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像一个只要有饭吃就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家中唯一的劳力。

  风轻轻地划过身边,传来哥喘气的声音,麦浪中飘飞着哥的滴滴汗水,在阳光下,像一颗珍珠,飞起又沉入无边的麦浪。

  哥真是捡来的吗?在无边的黑夜里我问着依然闪烁的群星,也许它们知道哥是不是从娘肚子里出来的。哎!想起娘,想起我一问她哥是不是娘捡来的,她就偷偷抹泪的样子,想起娘看着哥的那种心痛而又无奈的样子,想起……我想哥不是捡的吧!群星无语,只有无边的思索融化在无边的黑暗里。

  然而,终于有一天,一辆汽车接走了……不是哥,而是我……

  全村都愕然了,母亲单薄的身躯像一张经不起揉捏的白纸一样斜依在门槛上,银发中夹着几根枯黄的头发任风胡乱地吹拂着。

  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顾一切地挣脱亲生父母温暖的手,冲向麦田,阳光下哥黝黑的脸上滚动着颗颗水珠,是泪?还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泪水在眼眶里泛滥,却再也无力叫出那个沉沉的“哥!”

  哥,傻笑着看着我,说:“回去多陪陪咱娘,她为你牺牲了不少。”

  娘,娘为我牺牲了不少,是的,娘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了我这个捡来的娃,为了我今天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娘把哥变成了家里的一头牲畜。

  无数个日子里,娘给我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却给哥塞了一个硬邦邦的窝窝头,我对娘说:“这不公平!”娘只笑笑说:“你上学要营养。”

  原来,我现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运是娘一手安排的,到底是哥跟娘亲,还是我跟娘亲,娘为什么要这样做?此刻我方明白,原来这世上还有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东西。


展开余文
  它像一股叮咚的泉水,滋养着我的心田,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给我前进的力量,我多想问问娘,我比她的儿子更重要吗?也许不必了,因为娘是这样认为的,这是娘这个最最善良的人对事物的认知。

  点评:此文标题显出不一般的水平,有悬念、能启发阅读欲。作者对农家田间生活很熟悉,写出的东西情感真挚,没有无病呻吟之感。“哥”,“娘”是感情至深的称呼,给读者一种亲切感。

  再则,文中蕴含的修辞手法多,特别是文章开头用了一连串排比句,让“哥”的形象一下子突出起来。文章波澜起伏式推进,当读到真相大白时,确有一种高潮迭起的姿态。

  考生的文笔确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此题写出如此优秀的记叙文实属不易。无论文章标题,还是具体行文,都颇有“悬念”。另外全文没有一处明确说到感情亲疏与认识事物的关系,但却通过展现作者的心路历程,含蓄地表达出这种关系的复杂性。

  读文可用一比喻,考生将糖块(话题精神)放入水中(文章),经加工,整杯水不见糖块却满是甜味了。

4、2006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

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人,作为万物之灵,悲壮地栖息于苍茫大地下,用心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用信念去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人之所以诗意,是因为他心中有如花一般的天使,彰显出人性的美丽。

  洪战辉作为感动中国最年轻的人物,他说:“不是我感动了中国人民,而是他们自己感动了自己,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爱的天使,心存责任之天使。”是的,他们用爱之天使 

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中国。

  地承万物,心存爱的天使,方能成就美好人生;寸心载世,心有责任之天使,方能抒写诗意的人生之篇。今年或前几年所有的感动中国的人物都曾用爱之天使诠释了生命,以责任之天使感动了中国,他们托起了中国明日之太阳,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守望者。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你让我们泪流满面。

  用歌声动人,听者有泪;用行者之心动人,行者无疆。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你用软弱的肩膀支撑着倾倒的教室,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那些孩子。这本不是你个人的承担,而你却一心奔向大山,纵然你个人的力量不能让孩子们的眼中铺满阳光,但是你用爱点燃的火把,刺痛了人们的眼睛,同时也苏醒了人们的心扉。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让我们泪流满面,只因为你心中存有爱之天使!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那透风的竹楼,是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你不是一只迁徙的候鸟,你是苗乡的天使。

  李春燕,是什么驱动着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医治,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人民记住了你的好,你用自己的信念与爱感动了中国。大哉,李春燕!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生活如一杯水,淡淡的,你得卑微地骄傲,幸福没有凭吊,你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千手观音,你是我心中的最美!

  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娇艳,那么动人,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风定落花香,永怀信念,用心地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诗意人生在落香飘香之时彰显出悸动的神韵。

   点评:这是一篇议论抒情性散文,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全文围绕主旨,从“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选取了洪战辉、徐本禹、李春燕、邰丽华四个人的事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他们身上天使般的责任之心、报恩之心、执著之心和坚强之心,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四个人物真实可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加上在列举事例时,叙、析、评处理得十分恰当,因而可以说,文章的论据是典型的,论证是有力的。在语言表达方面,富有感染力。通篇显得优美雅致,精彩流畅。从行文的表述上,显示了较娴熟的文字功底。尤其是三个“是谁”段更是节奏明快,洒脱奔放,铿锵有力,感情强烈。并采用第二人称写法,真挚、恳切,易于打动读者。材料之间的衔接紧密,流转自如。照应文题的结尾段,更是文采飞扬,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训练题目

请看下面这则作文材料:

    长途跋涉时,偶尔停下来,倒一倒鞋中的沙砾,前行的步伐将更为有力;风雨兼程中,偶尔停下来,听一听虫呜鸟叫,心境会变得宁静而悠远。偶尔停下来,回眸曾经忽略的感动,生命的种种况味蓦然顿悟……当你裹挟在物质的洪流中滚滚向前的时候,是否想过给自己日益慌张和急迫的心灵寻一片休憩之地和补给之所?

请以“偶尔停下来”为话题,抒写一下你的人生感悟。

提示:阅读材料,我们很容易发现,“偶尔停下来”,其实是命题人提出的一种人生主张。它,对疾行者是一份友善的劝告,对忙乱者是一声理性的提醒。

    什么人应该“偶尔停下来”?忙碌者、焦虑者、拼搏进取者、步履蹒跚者、迷失方向者、身心疲惫者……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地选择这样一种自我保护性措施。

    停下来做什么?“倒一倒鞋中的沙砾” “听一听虫鸣鸟叫” “回眸曾经忽略的感动”。

    为什么要停下来?“给自己日益慌张和急迫的心灵寻一片休憩之地和补给之所”。

    短暂的停顿给自己带来的究竟是得还是失?“前行的步伐将更为有力”,“心境会变得宁静而悠远”,“生命的种种况味蓦然顿悟”……俗语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原来,看似可有可无的暂停,居然能让你我受益良多。

    不由想到排球比赛中的暂停,短短的几十秒钟,教练赶紧面授机宜,队员乘机恢复体力,心态得到及时调整,对手的进攻节奏却可能在无形之中被打乱,而局势也许会最终来了个惊天大逆转。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专题四世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文学作品阅读解题方法及练习(人教版高三)
下一篇:游褒禅山记(粤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