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060  
标签:备课资料
教育者,带领学生一起修行的人——《大学》的修养次第对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启示(网友来稿)
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 冯友余

      教育是一项古老而年轻的事业。在古时,教育虽未作为独立的职业存在,但无论中外,都涌现了很多贤圣之流。一切贤圣教化世间,实质上都是以自己获得的先觉,对人群进行教育感化。中国传统的儒学经典《大学》对教化事业提出了从自我修养“明明德”到“亲民”化物,“止于至善”的清晰而严谨的次第,有志于教育研究者,深思于此,当有所得。

      当代中国教育,因西方科技文明东来,面临的时空背景与古时迥异,旧的说法与现代人的知见习气已经无法契合,但是新的中华文化还在东西交融中处于未定之天,历史的经验证明,一切外来文化无论如何优秀,都要以本民族传统的文化为根基,相互融合,才能焕发出新一轮的光彩。非常遗憾的是,“五四”时代的文化前辈为挣脱时代迷闷的巨大压力,在打倒旧文化的口号中,泼掉了传统文化的脏水,同时将婴儿——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也一并抛弃了。沿习这种观念,再加上政治方面的各种原因,几十年来,我们几乎割断了与传统的联系。当我们发觉丢掉传统,我们就没有了文化的根,打算重拾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却又因文言的难读和文化断层带来的精神隔膜而举步维艰,所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作传统文化的整理工作,为文化和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培育更为浑厚的先天元气。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和大家一样深感古籍艰涩难读。但基于一种巨大的危机感,几年来甚至于有负眼前学子,亏输授知应考的本业,一头扎进了卷轴故纸中,虽然不吝心力,却所获不多。最有感触的是古人对于身心修养的论述,或可给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启示。以《大学》为例,我们发现古人有一套“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功夫,并且提出自我品德修养是“本”,感化他人,成就事业是“末”,只要“本”的修养成就了,就不必担心感化他人,成就事业的“末”不能成功!领悟《大学》的这种思想,我认为教育要搞好,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求诸己,薄责于人,身正为范,德高为师,树立一种在教育工作中带领学生一起修行的信念。

      一、《大学》的修养次第

      (一)原文片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二)翻译臆解:

      (伟)大学(养)的道(理),首先在(通过修养)明白(光)明德(性),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修养的程序如下:)第一重要的是随时保持知(觉)性,止(息)妄念,然后才能内心平定,外在身体、行为有恰当定位(知道什么该做和不该做),得到(心定身平)的效果后,才能有真正宁静(遇变而宠辱不惊,处事而无私无悔)的境界,于是心身都会时常处在“轻(轻快)安(安适)”、清新的状态中,思虑的慧力自然增长,这就是得到明悟“明德”的修养效果了。(通过修养)明白(光)明德(性)和其他的事物一样,有本有末,有开始和结果,如能知道修养过程的先后程序,就算找到了入道之门,定会逐渐进步,最终悟道得道。

      古代那些追求明白光明德性又有志于天下太平的人,首先考虑的是让自己所在的国家得到治理;要治理好国家,应先维持家庭家族的平安;要家和,应先修身;而修身,首在保持心正无私;要心正无私,必须诚意;要诚意,须先返察自己这个“能知”之性的本根;致知必须去除物欲的贪执、周遍(广泛了解)万事万物的理性。

      去除物欲的贪执、能周遍(广泛了解)万事万物的理性就能返察自己这个“能知” 之性的本根,这样自能意诚,意诚自然心正,心正自然身修,身修自然家齐,家齐然后国家就能得到治理,国家得到治理后自然天下就太平了。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修养上全都以修身为本(修身为“内明”与“外用”之间的重大关键)。其身不修(本乱),而事功成(末治)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忽略了修身这一关键环节(其所厚者薄),花较多的精力在其它的方面(而其所薄者厚),(能够成功)这是从来没有的。这就叫知性的根本,这也是知性最极致的道理。

      (三)拈提阐说:

      从《大学》中摘出的这段文字,在原文中居于总述的地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提出大人之学,伟大的学养之道首在随时随地保持本性的光明德性(善),这样才有资格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最终达到至善的境界。接着提出了“止、定、静、安、虑、得”程序井然的身心修养方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归纳古人自我修养成功而有志于天下的人的经验,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思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强调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修养最极致最根本的道理都是以修身为基础,修身成功了,事业功勋的建立就容易了。反过来,不修身而想完成事业功勋,因本末倒置,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展开全文阅读
      观察现实人生,汲汲于成败,戚戚于得失者如过江之鲫。注重德行修养,先充实自己,再求外有建树的人,实在不多。于是,利益之前,不择手段,即便是以教化人心为事业的知识分子,文凭造假,论文抄袭等学术腐化现象也见怪不怪,用《大学》这面镜子一照,岂不是本末倒置的毛病不言自明吗?然后以如此境界而求能有益于教育教化,纵学生不知为师者之所行,老师就算有身教、有言教也未必能诚其意而正其心,要想教育成功不是和缘木而求鱼、刻舟而求剑同样的不可能吗?

      要改进我们中国当前的教育,得首先改变我们对于教育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没有形成非常强大的宗教势力,社会道德体系的维护力量非常弱,经历了文革,中国的知识阶层饱受打击之后,更加势利、缺乏责任感。改革开放是国家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但对于一个整体上缺乏信仰的民族而言,又让教育面临的社会人心状况变得更加复杂。煤老板赚了再多的钱,可以用来买车、养二奶,但是不愿意多花钱改善煤矿的安全状况,不愿意为工人多发一分钱。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安全第一,严防矿难事故,但利益吞噬了良心,也赶走了对严重后果的恐惧,灾难仍旧不断发生。经济条件差的阶层,再不像古时迷信今生受苦是前生种因,安于现世而期来世得福,为了一只金戒指,可以剁下别人手指。只要确信法律等强制力量无法约束到自己,相当一部分人会坑蒙拐骗而无惭愧之感,维持人伦秩序的力量之源主要来自于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人们心里的道德、信仰、情感等内在力量普遍无法激活。这样一个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教育应有一种宗教家的圣者情怀,从事教育的人员要像宗教修行一样建立起对内心世界的观照,外在行为才堪为世范,教育的工作不再是授知应考,而应该是带领学生一起修行!

      二、教育者的修行

      (一)第一层次:自我修行“明明德”

      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心理念头和外在行为。

      “自我修行”,看起来是只管自己,是较低的要求,其实这是做人做事的根基,是一切事业功勋的基础。如果自己都没有照应好,如何去照应他人?正人先正己,作为教育工作者,事事都与教育有联系,教育无小事,自我修行到位,学生看我们做老师的,真是楷模,衷心敬佩。如果人格修养真到高层次,或许真有不教而善的成果。所以,自我修行“明明德”,既是教育者自我修养的起步,也是教育者感化人心的最高境界,一切事功建立的道理应该也蕴蓄其中吧!

      教育者自我修行包括哪些内容呢?

      以《大学》的道理来讲,通过“修身”而“明明德”,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随时保持知(觉)性,止(息)妄念,然后才能内心平定,外在身体、行为有恰当定位(知道什么该做和不该做),得到(心定身平)的效果后,才能有真正宁静(遇变而宠辱不惊,处事而无私无悔)的境界,于是心身都会时常处在“轻(轻快)安(安适)”、清新的状态中,思虑的慧力自然增长,这就是得到明悟“明德”的修养效果了。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认为身与心的修养是辩证统一的。心理影响生理,生理制约心理,身心相互作用,无法分开。现代心理学虽然知道身心相互作用的道理,却没有象我们传统文化那样把二者融合,形成一套以“止、定、静、安、虑、得”为内容的益身养心的方法。如果讲得具体些,就是每天花一些时间,安排自己静坐(站易疲劳,躺易入睡,坐姿不必固定,以舒适放松为主),消除身体的疲倦,让纷乱的念头静止下来,然后思考自己一天的心理行为,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日久功深,对自己随时随地的起心动念都能清楚善恶。再进一步,息止恶心(不是强制不起恶念,是观久而自息),只起善念。最后则心中善恶俱空,无所执著,随心所欲而无不善。做了好事,在自己看来,只是义所当为,做了本分内的事,到此地步,才真为人师,世之风范!

      (二)第二层次:立己立人要“亲民”

      能够完成自我修养,止息己恶的人,他的人生境界自然会影响人群,改易社会风气。作为教育者,人格的力量也会自然地影响学生的成长。但是这种影响的力量需要长期潜移默化才能看到效果,况且修养的目的本就应该是利己利人,立己立人,离开他人修养自我,事实上太过自私也太过消极。社会道德体系若走向崩溃,谁是受害者?每个人都将是受害者,包括你自己!即使是你今天过得很好,殊不知花无百日红,明天、后天,你还会这样?你是富人,强盗土匪横行,随时有可能被绑架、抢劫,这样的日子过得下去吗?你是穷人,你要一直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不公平?正因为这样,所以《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明明德”就是自觉,勤修自我身心,“亲民”就是觉他,把修养身心、培德固本而再求增长技能、建立事业功勋的道理向人们广为传播,外在行为上,自然相互帮助扶持,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睦厚的关系,目的是要“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有人说,我修养不够,要自己修养完全成功后再来助人,这就如有人溺水呼救,岸上的人不利用身边的救人条件帮助溺水者,而是告诉他自己先去学习游泳,学会了再来救溺水者一样,不亦晚乎?

      作为教育者,职业身份已经界定了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体会上述道理,会使我们进一步明白我们工作的神圣性。教育者能净化自己,堪为学生之师范,然后引导学生发挥本性中的善性,养淳厚道德,鼓励学生立远大志向,以“明明德”为基础,求学问之进步,就是自觉觉他,立己立人!这样的教育者,不但是经师,也是人师!

      (三)第三层次:忘我无私止“至善”

      “学问深时意气平”,修养达到“至善”也当复归于平易,无所得无所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内无私我,外用身心。一切作为,纯善无邪,义所当为,自然而为,只视作完成了分内之事。全心服务于人群却没有我在为别人服务的观念。在自己而言,丝毫没有勉强的因素,在他人看来,这个人无论顺境逆境,总是坦然而住,无论多么困难寂寞的工作,总是满怀热情;常体察国家民族现状多艰,总是尽心去爱、去付出!在个人职分上十分朴素、认真地学习和工作,忘我无私、毁誉不计、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坚持奉献!

      上述之境界,谓之“至善”!

      《大学》由始以来即为“大人”之学,主张以长期的心性锻炼使个人道德修养 “止于至善”,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就一番事业。虽然其陈义至高,却又确实而清晰地列也了由浅入深、由脚下起步攀登而达于极致的修养次第。认真研读《大学》等古文化的经典著作,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是应该有所启迪的吧!

      细察当前教育,即便是文史哲类的人文学科,也都如自然科学研究课目一般,重视知识传授和学理增广,却忽视心性修养的指导。虽有心理咨询室逐渐开辟以补其缺,不过是亡羊补牢。因为心理咨询有限的调理方式对轻度的情绪失衡或有作用,如果精神心理已经有了偏差甚至是严重的精神失控,则只能徒呼奈何!纯粹为升学而追求高分的教育,或者单纯追求知识增加、技能增长的功利式教育,其弊已非鲜见!国家著名的高等学府中,精英荟萃,却普遍出现精神苦恼的心理状态,学生人格分裂者不乏其人!实在是时代要求我们重拾传统文化中精华的内容,古为今用,服务于今天的教育。我们搞教育的修养有成,能真正捧着一颗“心”来,用“心”——用爱心、责任心、恒心、慧心、宽容心……做好育人工作,岂非是国家和民族之大幸乎?

      作者邮箱: fengyouyu666@163.com

      
标签:备课资料 教育者,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理性的师爱,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网友来稿)
下一篇: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