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805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案(备课)(人教版高一必修)
高一第一册第一单元备课
一、 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检查作业本,说明作业本的要求。
①语文作业要一分为二,且必须有衬格;②统一编题号且题号突出一个字符;③作文、作业不得用毛笔、铅笔或油笔作答;④必须有提揭线;⑤必须认真书写;⑥必须将两个本子装订在一起。
3、了解学生,寻找共鸣,沟通师生情感。
二 激发导课:
设疑:什么是语文?
同学们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语文,对“语文”一定都有自己的认识,现在就谈谈这一认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阐释。
教师启发,学生议论、发言。
教师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分析概括: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语文的意义。启发引导:同学们可尽量联系我们的生活说说其作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我们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化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任务(详见教学大纲第1——2页)明确高一语文第一册的内容与要求。
启发引导:同学们应在阅读教材说明的过程中划出与“大纲”有关的内容,以及我们的主要任务。
(三)说明学习的方法,课时的增减、作业量、作文量、单元测试等。
启发引导:请同学们就学习语文或写文章谈谈个人的体会,从中找出你最感兴趣,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总结。
学习方法:随着语文教学任务的变化,由知识性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创造和培养现代人才的必然。为此,我们依据教材、“大纲”决定按下列步骤和方法,强化我们的语文教学。
(1)教师范读,听录音、有条件的情况下放影碟。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重点句段达到理解上的突破性进展。
(3)分析课文特有的手法。
(4)借助于文字,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学习第一单元说明。
启发引导:请同学们详细学习品味第一单元说明,然后回答本单元的内容与学习要求,特别是要求是什么?重点是方法问题。诗歌,特别是词,都有抑扬与音韵之美,同时又有高远的意境,怎样享受品味理解自有招数,下面就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
1、单元内容和要求(详见教材第3页)学习诗歌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要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2、单元学习方法(即学习和理解诗词的方法)。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2)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
(3)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
四、课堂小结,归纳板书:
一、高中语文的任务与学习方法。
1、语文:交际工具,文化重心。
2、语文是学好各科的基础。
3、语文的任务: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4、方法:动手、动腿,眼耳等齐用。
二、第一单元说明及学法。
读、感、析、品、悟。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
2、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3、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
4、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
五、布置作业:
1、谈谈怎样学好语文,怎样理解和鉴赏现代诗词(包括外国诗歌)?
一、 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处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
二 激发导课:
请同学们从学过的“词”中体会词与小说、散文、古诗等的区别与联系,然后说说什么是词。(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分析说明。并回顾初中所学过的同一词牌的《雪》。
三、讲授新课
(一)解题:通过有关的资料,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详见多媒体教学软件)
(二)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2、学生小声仿读。启发引导:同学们要把理性的潇洒豪放气韵化为音像效果,达到入境,有情,甚至手足传神。
3、选抑扬顿挫把握得比较好的同学朗读。
4、结合欣赏毛泽东手迹展开诵读。领会词中气韵贯注的流动美,特别是那种潇洒豪放的风格。(提示同学们打开扉页,欣赏毛泽东手迹,启发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感受)
5、讲析:《沁园春—长沙》一个“看”,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缀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后气氛。面对此,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的胸襟。一个“恰”字也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其中的“立、看、怅、问、忆、记”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通过“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物的自由自在,这些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出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再由此回忆起曾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激起了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词的上片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下片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遵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展开全文阅读
6、鉴赏:①写壮景,抒豪情。这首词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壮丽的。原因在于越是写山河的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受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种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
②、对比手法的运用。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色彩上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上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于明处对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③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7、引领同学们反复的朗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作者先交待人物,时间和地点,(独立寒秋————)
进入写美景,发感叹。
回忆自己少年与同伴蔑视王侯的潇洒人生。
(四)根据思路,揣摩思想感情,分层分段背诵这首词。
请同学们在把握词的感情气势的基础上按思路背诵,达到感情思想表达内容的一致统一。
四、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朗读回答词中的“看”“忆”分别统领的句子。 并说说这首词的气势。
五、课堂小结,归纳板书: 独立寒秋,湘江——橘子
人物、时间、 地点
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写景
感:怅寥廓!——谁主沉浮。 抒怀
忆:峥嵘岁月——粪土当年万户侯。风华岁月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2、课后练习一。
一、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处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
二 温习导课:
请一位同学单独背诵《沁园春—长沙》
三、讲授新课:
(一)请其他同学补充指正其音韵、停顿、感情基调、气势等方面不足。
(二)全班同学集体朗读。(启发引导:同学们在背诵词的过程中一定要调整情绪进入角色,仿佛你就是作者,词抒的就是你的胸怀。)
(三)把握词牌。我们已经背诵过一些词曲,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感知的基础上认识一下词的特点。
1、词牌:原词的曲谱名称。
2、词名:根据词的内容为词起的名,相当于文章的题目。
3、抑扬顿挫:词的抑扬由词牌的平仄决定,停顿也由词牌的句式或音节来决定。
4、意境(意象:意中之像)像诗一样,词也有鲜明的意境,也常常借助于意象表达情感。(同学们可把词与其他文学样式进行比较就不难看出它的特点。)
综上特征,读词要感受词的音乐美,体验词中的节奏,韵律,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五)再次朗读背诵《沁园春—长沙》体会词本身的特点。欣赏其音韵,节奏、气势,以及对比的手法。(启发引导:抓住写壮景,抒豪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四、课堂练习: 词中“谁主沉浮?”的答案何在?(请同学们联系作者的思想与政治抱负进行深入的思考。)
五、课堂小结、归纳板书:
我们将主“沉浮”做主人
1、暗含诗人(革命者)的雄心壮志,博大胸怀。
2、回忆的是我,同学少年。
思想: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声在耳边,激跃奋进。
不畏难,不惧险。
七、布置作业:说说“万”“遍”“漫”“争”“击”“飞”“翔”等词的表达效果。
一、 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处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
二 激发导课:
对秋的感受,人们多是凄凉哀愁的,重阳更是思亲忧伤的日子,现在我们看下面这首词《采桑子—重阳》是否也表现的是一种思亲忧伤情怀呢?(启发引导:同学们可回顾与秋有关与重阳有关的诗词、文章,体会其情调,然后对照加以说明。
三、讲授新课
(一)解题:“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二)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启发引导:这首词写的是秋景秋情,但没有叹老悲秋的调子,而是赞美秋天的壮美景色,抒发诗人的壮志豪情。全词营造了极为壮阔的意境,诵读时,要注意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雄健豪迈的气势。
1、学生默读,整体感知。
2、教师范读,学生听调。
3、学生仿读,进入角色感受。
(三)深入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1、介绍时代背景(详见教师用书第4页):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毛泽东虽已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但红军击败了蒋介石的会剿。
2、说明文中用典,帮助同学们理解:
启发引导:;同学们可就本诗所写的风、霜、菊花等赋予象征意义,由此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人生易老天难老”来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意思是人因有情人易老,天因无情天难老。人生本来就短暂,再加上世事蹉跎,难免生出无穷感慨。但寒来暑往,“岁岁重阳”,自然界却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的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今又重阳”,重阳是赏菊花的日子,看到上杭野外的菊花盛开,想到这里刚刚是充满硝烟的战场,诗人不禁感慨今年的重阳节不同于往年,“战地黄花分外香”,连经历过战争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虽然已经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但是红四军的胜利仍然极大地鼓舞了他。词的下片从四季的变化写起,斗转星移,四时更迭,又是一年秋风起,“不似春光”。春天有和煦的春风拂面,而秋天不同,它“胜似春光”。这里可以使人想起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因为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寥廓江天万里霜”七个字活画出了一幅宏阔的江天万里秋景,表现了诗人乐观、开阔的革命情怀。
3、集体朗读《采桑子—重阳》
4、学生自主朗读并依思路背诵课文。
5、检查同学们背诵的情况。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四)鉴赏要点
这首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诗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宇宙、人类的高度抒发了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酝词用字都非常大气,比如“寥廓江天万里霜”,一个“霜”字就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画景,它既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霜叶,也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霜天。这样的秋景比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来,实在是别有风致。
展开余文
四、课堂练习:诗人通过写重阳,表现了怎样的革命情怀?
启发同学们依据诗词,展开讨论。(表现了诗人乐观,开阔的革命情怀。)
五、课堂小结、归纳板书: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不必愁
岁岁重阳。 方永生
今又重阳, 不息。
战地黄花分外香。 经历苦难
一年一度秋风劲, 菊香更浓
不似春光, 秋天更苍劲
胜似春光, 有力
寥廓江天万里霜。 秋风胜过春光。
暗示作者(红军)不畏寒霜,乐观向上的
博大胸怀。
六、布置作业:
一、 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处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
3检查同学们对《采桑子—重阳》的背诵情况。
二 激发导课:
言为心声诗表志,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志,我们不妨也来用现代诗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志、情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诗。
三、讲授新课
启发引导:现代诗虽没有词的抑扬平仄等严格要求,但对仗、句式、抑扬更加灵活,更具有表现力。
(一)参阅注释,默读《再别康桥》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研究讨论,也可以问教师。
(二)教师检查同学们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情况。
(三)教师范读,学生听诵,体会和欣赏诗的音韵、节奏与思想感情。
启发引导: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跌宕起伏和轻柔舒缓的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到第六节舒缓而悠扬,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起的欢乐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又有情感的升华,令人回味无穷。因此,请同学们反复的朗读,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充分地理解诗中浓郁而又轻悄细柔的感情。
(四)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听诵并说明其朗读不到位的地方。
(五)整体感知:
1、介绍写作背景,帮助理解(详见教师用书9页)
2、结构分析:
①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② 写柳树倒映,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③ 写了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
④ 写榆树下的清潭及由此引发的联想。
⑤ 诗人迷恋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去寻他“彩虹似梦”。到了晚上归来时,水波一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谰里”放声高歌了。
⑥ 诗人的思路急转,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不禁别情缕缕,离绪重重,消失了的梦竟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
⑦ 跟开头呼应。用夸张的说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意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
总之,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给人以审美享受,原因在于它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
3、鉴赏:
启发引导:同学们应借助于想象和联想,仔细的体会作者所描写的流动的画面美及其蕴藏其中的情思。可以把这首诗与一般的离别诗比较,体会其独特的地方?(请同学们对此展开计论)
明确:①构思别致,不落俗套。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衣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其次,诗人选择了独具特色的意象。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脱俗的清新感。
②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清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四、课堂练习: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这对于表达主题起什么作用?(强调了抒情性,强化了感情)
五、课堂小结、归纳板书:再别康桥
“轻”“悄”笼罩全诗
景:金柳、艳影、青荇、清泉
情:在心、甘做、寻梦、放歌
情为景生,景中含情,离情别绪全在这夏虫的沉默之中。
七、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一、 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处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
3、检查同学们对《再别康桥》的背诵情况。
二 激发导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再别康桥》,那是一首美诗,是对美好境界的赞颂与迷恋,但生活是复杂的,有美就有丑,也往往有对丑的愤慨,对生活,对人,对社会的绝望。那么怎样表达这一情感呢?下面我们就学习一首闻一多的《死水》
三、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默读理解。教师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2、介绍时代背景及闻一多的思想。联系诗的内容,分析诗的象征意义。(内容详见教学用书11页。)
3、教师范读,学生听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谐美,领会诗的讽刺意味和思想感情。
4、学生仿读,入境体会诗的节奏与音韵美。理解诗的思想感情。
启发引导:同学们应想象诗的色彩画面所包含的情思,了解闻一多的社会时代及思想。在读的过程中要入境,特别要结合时代背景与作者的思想来理解作品。
5、学生集体朗读。
6、自主理解背诵。
(二)讲解:《死水》全诗五节。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对社会现实的痛恨之情隐藏在反讽的诗句背后。
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它已经风吹不动,腐烂呆滞到极点,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经无可救药了。不如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诗人以深沉的失望和愤懑的心情,把黑暗的旧中国比做“一沟死水”。
第二节、承接第一节诗的三、四句,把这些丑恶事物加以生发。诗人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四句类似“反语”,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这些华美的事物来描摹死水,揭示死水华美外表下丑恶的霉变。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却成了那些腐臭产物们的欢乐地,它们在那儿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孳事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死水的外在表象与内在的本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传达出诗人“尖锐讽刺”的本意。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死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毫无生机。然而,青蛙的鼓噪又怎称得上是歌声,那不过是死水恩赐者的无耻吹捧罢了。
第五节、诗人在前四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用肯定而坚决的口气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它终究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二)鉴赏诗的艺术手法。
启发引导:同学们要善于将不同风格的诗进行比较。发现诗的特点。
1、寄寓和象征。《死水》是诗人处于思想迷茫时期的心灵袒露,他精选了艳丽的意象,奇妙的比喻,描摹了一沟绝望的死水。它以一沟死水象征那个腐烂不堪的社会现实。
2、反讽的手法。诗人借鉴了西方文学现代派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为了揭露、批判“死水”的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以丽辞表现丑恶。美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恶写得越美,越容易引起反感,诗人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感情隐藏在华美的意象和艳丽的辞藻之后,从而加强了否定现实的力度和深度。
四、课堂练习:与前面的诗相比较,本诗有何特点?请同学们谈谈个人的感受。
(教师激励同学们展开讨论,教师归纳)
五、课堂小结、归纳板书: 死 水 闻一多
背景:中国处在军阀统治之下。
第一节、沟凝滞的死水。诗人以深沉的失望和愤懑的心情,把黑暗的旧中国比做“一沟死水”。
第二节、类似“反语”,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这些华美的事物来描摹死水,揭示死水华美外表下丑恶的霉变。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死水的腐烂变质。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死寂。
第五节、用肯定而坚决的口气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
七、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
一、 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处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
3、集体背诵《死水》
二 激发导课:
我们通常见到的赞美诗,总是轻松愉快者多,给人一种力量,一种自豪与骄傲。要么是悲壮,使人沉痛,甚至悲观。今天我们学习穆旦的《赞美》,它已达到了二者的融合,被称为“带血的赞歌”。
三、讲授新课
(一)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启发引导:本诗被称为血写的赞歌,因此要读出悲壮的情调,但要突出希望和信心。同时,诗中意象密集,且于低沉悲怆中溶进了深厚的爱,同学们应认真体会。
展开余文
1、请同学们默读诗,结合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问题,。
教师激发鼓励同学们互问互答,讨论研究,以达到对诗歌的彻底理解。
2、请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字词、读音、节奏、停顿,并体会诗的节奏与音韵美。
3、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学生感悟诗的思想感情。
4、学生讨论诗的内容与作者经历、时代背景的关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
5、教师点评,明确诗的思想感情。(详见教师用书12页)。
这首诗意境宏阔意象丰富,自始至终澎湃着火热的激情。诵读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体会蕴藏在诗行中的痛苦、深沉而又激越的强烈感情,揣摩作者悲怆的真切感受;二是体会每节诗的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诗人发自肺腑的带血的呼喊,朗读时需要准确把握其内在的感情节奏。
抗日战争爆发后,诗人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使他看到了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惨痛现实,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华民族苦难的生存现状。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了诗人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赞美》便是一曲对中华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赞歌。
全诗共四节。第一节,诗人仿佛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群来充分展现眼中所见。这大地是辽阔而美丽的,有走不尽的起伏山峦,有数不尽的密密村庄,有美丽的河流和草原,有动听的鸡鸣和狗吠,在这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凉的土地上,在低压的暗云下,滚滚的东流水唱着单调的歌。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苦难深重的民族的生活图景:说不尽的灾难、忧伤的眼睛、耻辱里生活的佝偻的人民————诗歌因为有了这样的描写,使它有了扎根的坚实土壤,获得了深广的现实内容。诗人是和这土地一起受难呻吟着过来了,对土地充满着爱,使他坚信一个伟大的事实:“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二节和第三节,诗人重点写了“他”——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他凝聚着民族生存力的全部内容。他勤劳善良,惯于隐忍,安于苦难,他千百年来耕耘着祖先的土地,承担着现实的忧患。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毕竟起来了。
最后一节,诗人以两种相互交叉的感情,写出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这一节诗表达了诗人“无言的痛苦“,他为这灾难深重的民族而痛苦,为民族难以摆脱的现实遭遇而痛苦,然而毕竟“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在诗人的痛苦背后,我们感受到的一颗不屈的心灵。
6、引导同学们归纳诗的艺术手法。
(1)、宏大的包容性。诗人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的铺陈,以求充分表达自己复杂深刻的感情。如诗中对辽阔山河的状写,运用了山峦、河流、草原、村庄、森林等密集的意象,如实地写出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境况。但全诗却一直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使悲痛没有沦为伤感,而是显得悲中有壮,沉痛中有一种内在的力量。
(2)全诗尽管情调低沉悲怆,但贯穿始终的是一种深厚的爱。作者从“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保家卫国、义无反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反复回响,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存力。
四、课堂练习:诗中的“我”指代什么?诗人究竟“赞美”什么?诗中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我”指作者自己。赞美的是中华民族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生生不息的雄健的生命力。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使这个声音成为全诗的主旋律,凝聚着诗人对中华民族顽强生存力的赞美,充满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而且使悲痛没有沦为伤感,显得悲中有壮,有一种内在的力量。
五、课堂小结、归纳板书:
赞 美
穆旦
一、作者:跋涉边城,经历苦难,也直视人民的苦难。
二、背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且已走向抗日战争的战场。
三、内容:
(一)写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悲怆、多灾多难。
(二)写人民的勤、善、忍、苦。
(三)但民族毕竟起来了。(对人民充满希望)
四、艺术:1、宏大的包容性。
2、是民族生存力的赞美。
七、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1。
一、 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处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
二 激发导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三首现代诗歌,体会到了现代著名诗人的不同风格,不同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再学习几首当代诗人的诗,首先读读《错误》。
三、讲授新课
(一)解题:本诗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郑愁予,台湾诗人,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等。
(二)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启发引导:同学们应仔细阅读理解诗的意境。
(三)学生诵读《错误》,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设疑:诗中的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组合成了怎样的意境?人物有哪些?与传统诗词相比较,应属哪一类型的诗?
明确: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了,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向晚的街上已无人迹,她在失望中将心的门扉紧掩。这时,街上传来达达的马蹄声,这声音给极度失望的她又带来新的希望。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
意象有“东风”“柳絮”“青石街道”“窗扉”“春扉”“春帏”等。
用比喻手法创造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特殊的心理变化过程。
(四)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反复读,体会诗的音韵美与节奏美。
(五)鉴赏《错误》的艺术风格。
启发引导:说说与此诗有同样意境的古诗词有哪些?诗中的比喻,意象有何特征?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归纳。最后教师明确:
1、本诗继承了古代“闺怨”诗词的传统,表达了一种含蓄不露的离情别绪。“闺怨”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也有许多著名的篇章。中国闺怨诗一向含蓄不露,不违温柔敦厚之旨,这首诗的风格也是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写了离愁别绪,表达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怀。诗中所出现的意象也都是传统的、中国的,“莲花”“柳絮”“青石的街道”,甚至以象声词“达达”形容马蹄声,都以独有的东方风味唤起了中国读者心中亲切的联想。作者从中国诗歌的浓厚传统中吸取丰富的养料,形成浓厚的民族风格,这是其创作特色之一。
2、比喻鲜活,意象生动。这首诗通过鲜活的比喻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柔弱的女子,日复一日,春去秋来,空房独守,容颜憔悴,诗人以“莲花的开落”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以“小小的寂寞的城”“窗扉紧掩”描摹女子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作者还运用了“东风”“柳絮”“青石街道”“窗扉”“春扉”“春帏”等意象,营造出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尽力渲染浓重的愁绪,把亲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
五 课堂练习:
1、这首诗隐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整体感知)
2、“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式对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起什么作用?(四个否定句在彼此相对独立的位置上互相响应,委婉地摹写了等待中女子的哀怨心情,有助于全诗音韵的和谐。
3、找出诗中的比喻句,说说你的理解。(把女子凄清自闭的心比做“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紧掩”。)
4、“错误”一词用“美丽”来修饰,好不好?为什么? (错误而谓之美丽,本不合理。但达达的马蹄声在女子听来却以为是归人,这种感觉关乎一段美丽感人故事、一些可想象的美丽的细节。可惜的是,偏偏“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就是错误之所在了,这个错误引来了女子由期待到惊喜再到极度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也正是因为它触动了女子的心而显得尤其美丽。)
五、课堂小结、归纳板书: 错 误
郑愁予
台湾诗人,有《梦土上》《燕行人》《衣钵》
整体感知:
女子:心寂寞,封闭沉闷,没有生气。(无意中人)
我:逗起了她的情思,使她顿然有了幸福希望,但我不是夜归人,她的又复归凄愁。
轻巧清秀,意象生动;美丽凄哀,比喻鲜活。继承了古诗歌的传统。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一、 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处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
二 激发导课:
爱情婚姻是一个道不完,说不透的主题,但各人有各人的爱情观与婚姻观,这往往反映在诗歌中,今天,我们就学习舒婷的《致橡树》,看看其爱情观(择偶观)。
三、讲授新课
(一)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诵读指导: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真诚、坦率、个性鲜明的“我”。舒婷曾经这样自白:“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利用我的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所以,全诗的感情基调是理智冷静的,既没有“教郎恣意怜”的求诉,也没有“我愿变作一只小羊”的矫情。它是中国女性关于爱情理想和人格理想的宣言。诵读时应把握这种分寸。
1、默读诗,划出不理解的句子或字词,相互讨论解决。
教师检查同学们对于诗句的理解并启发指导同学们理解。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体会和欣赏诗的音韵节奏和思想感情。
3、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听诵,并说说其朗读不到位的地方。
(二)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归纳、讨论。
教师明确:《致橡树》发表于1979年,它是诗人的成名作,也是她爱情诗的代表作。在诗中千百年来那种男欢女爱的程式描写不见了,女性的温顺依附关系也被彻底否定,代之以平等、独立、相互尊重的新型爱情关系。作者以橡树和木棉树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居、并肩站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理想爱情。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的爱情观。
在诗中,抒情主人公庄严宣布:她决不赞同那种依附性的爱情观,她不愿做“攀援的凌霄花”,依附于橡树的高枝“炫耀自己”;不愿学“痴情的鸟儿”,为点缀他的生活而吟唱“重复单调的歌曲”;她也不认为爱情只是单纯的奉献,像“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在对方需要的时候,随时为他送去“清凉的慰藉。”这些都还是不够的,她所追求的是独立的个性、平等的地位。爱的前提是要把“我”看成“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双方要具有同等的尊严和价值。这个前提意味着相爱的双方要有完整的个性:“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的花朵”;意味着同甘共苦、永不分离:“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意味着灵魂上的相互依存;“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中摒弃的是金钱和权势装饰的虚假情爱以及女性对男性的依附,追求的是独立的人格,自我的价值。虽然全诗的情调温柔委婉,但却锋芒潜藏,尖刺直指陈腐的爱情婚姻观,这也正是令无数青年读者倾倒的原因。
(三)朗读体会,背诵诗歌。
四、课堂练习。
设疑:作者否定了怎样的爱情观?又提出了怎样的爱情观?
和以往的爱情小说,诗歌相比较,本诗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否定了那种女性对男性的温顺依附的关系,提出了平等、独立相互尊重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的爱情观。 诗人别开生面,以比喻为主要手段,把人的感情倾注在客观物象上,给予人格化的描写。使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物洋溢出盎然的诗意。且道出了自己独特的爱情观。)
五、课堂小结,归纳板书。
致橡树
舒婷
表达了一种平等、独立相互尊重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的爱情观。
比喻别开生面,既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又服务于表现的主题。把人的感情倾注在客观物象上,给予人格化的描写。使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物洋溢出盎然的诗意。且道出了自己独特的爱情观。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课后练习二。
一、 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处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
二 激发导课:
三、讲授新课
(一)解题:海子,安徽安庆人,当代诗人。
姓名:海子 原名:查海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1989年 籍贯:安徽怀宁 [http://www.365zn.com上有更多资料]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数量惊人的诗歌作品,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一些札记。其中影响最大,在青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他的短诗。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出版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等,另外近年出版了《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1997年初版)。他的作品后来影响甚至感召一代青年学子并越来越引起各界重视,但生前几乎没有公开结集出版。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其三种基本的表现方式,但散漫的抒写并没有影响他语言的特殊的节奏和字句的锻炼。对死亡的特有的敏感使他的一些诗作带着一层神秘抑郁悲观的色彩,这种消极因素也影响了他的生命态度。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启发引导:这首诗写于海子死前两个月,有人评价说,这时的海子“已经完全把自己视做‘尘世’之外的人了。他真的已完全与这个世界和解,但那不是浪子回头的和解,而是彻底解脱,沐浴在天堂之光中与现世的和解”。虽然诗人在诗中想象着尘世的幸福生活,并用平白、温暖的话语表达了对每一个人的真挚祝福,但我们仍旧分明感到在那份坦诚沉静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诵读时要注意体会。
(三)阅读理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思考:1、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联系“海子”的经历、结局,说说诗中除了给予人生以美好的生活方式,美好的祝愿外,还具有怎样的感情?
针对以上的问题,激发同学们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引导。
明确:
这首诗分为三章,第一章中诗人描绘的是他想象中的尘世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幅图景即便是尘世生活,也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尘世生活;实在却不乏闲散,清苦却不乏浪漫。如果抒情主人公真的可以在这幅图景的感召下走出封闭,摆脱孤独,那么的确可以算作“一个幸福的人”了。但是这一切憧憬却被“从明天起”限制住了,“从明天起”才会如此,那么今天注定无法融入尘世的幸福生活。所以这首诗初读来常常给人清新欢快的感觉,但是仔细品味,却会发现有种苦涩的泉水随诗句流过心底。
从第二章开始,抒情主人公由个人的憧憬走出,迈入了更为广阔的群体领域。他发誓要把那未知的尘世幸福传达给“每一个亲人”,“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他渴望别人分享他的幸福,在他传递幸福的同时,传递的是对世界的问候,对亲人的祝福。可见,单调、封闭与孤独并不是他理想的生存状态,他真诚地希望与世界有精神沟通。所以,他愿意用饱蘸爱意的笔“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这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戴自然。在诗人的观念中,抒情诗人分两类:一类诗人只“热爱生命中的自我”,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爱风景,热爱景色,热爱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所热爱的是景色中的灵魂,是风景中的大生命的呼吸。而作者的理想自然是后者。
最后抒情主人公把三个最世俗也是最真挚的祝愿留给了陌生的世人。“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却以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终把自己隔绝到了尘世生活之外。我们现在已经说不清这份遗世独立是逃避意识在作怪,还是不甘随落、追求崇高的结果。诗人的孤独并不是由于他先于大众觉醒而导致的游离群体的孤独,而是他有意把自己关在生存的困境和文化的困境中与世隔绝而导致的个人的孤独,他的孤独感不是来自社会,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旷古的悲剧情结的体现。
本诗有两个鉴赏要点:
一是挥之不去的悲凉感。这首诗乍看是淳朴、欢快的方式发出对世人的真诚祝愿,抒情主人公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愿意把“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即使是陌生人他都会真诚的祝愿他“在尘世获得幸福”。但是在满溢着“幸福”的诗句背后却有着挥之不去的悲凉感。“从明天起”,恰恰意味着今天的暗淡,“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中“只愿”两字犹言幸福生活。联想到两个月后诗人的自杀,读者会为这首诗增添一份悲凉 情调。
二是质朴本真的语言风格。这首诗的语言很少雕饰、铺陈,它以近乎白话的表达体现了一种质朴、本真之美。正是由于语言的简单质朴,才愈发显出了祝福的真诚纯粹,抒情主人公的孤独凄冷。
四、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处境,模仿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一首诗,然后大家交流,看谁写的最好。
五、课堂小结、归纳板书: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一)写怎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人;
(二)愿人人能相互帮助,尽享其幸福
(三)愿人人能得到幸福。
我的悲凉在于今天的不能自拔。
诗歌语言质朴本真。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
2、背诵这首诗。
海子 原名:查海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1989年 籍贯:安徽怀宁 [http://www.365zn.com上有更多资料]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数量惊人的诗歌作品,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一些札记。其中影响最大,在青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他的短诗。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出版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等,另外近年出版了《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1997年初版)。他的作品后来影响甚至感召一代青年学子并越来越引起各界重视,但生前几乎没有公开结集出版。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其三种基本的表现方式,但散漫的抒写并没有影响他语言的特殊的节奏和字句的锻炼。对死亡的特有的敏感使他的一些诗作带着一层神秘抑郁悲观的色彩,这种消极因素也影响了他的生命态度。
夜:88字;黑:77字;血65字;死:61字;骨37字;头颅23字;黑暗、空虚:各19字;孤独:18字;沉默:16字;痛苦:12字;埋葬:9字;荒凉:7字;尸:5字;骷髅3次。
普希金是俄国伟大诗人、近代文学奠基人。他出身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有很多藏书,叔父又是名诗人,当时俄国的一些文化名流是他们家的座上客。环境的影响,使普希金少年早慧,七八岁便学着写诗了。12岁时,普希金进入彼得堡的皇村学校,在那里他从进步教师身上接受了不少自由主义思想。1812年的卫国战争对普希金影响很大,他赋诗陈词,流露出一片民族爱国热忱。普希金这时在校内外已小有名气,很受当时俄国著名作家杰尔查文、茹科夫斯基等人的器重。
1817年,普希金从皇村学校毕业,到彼得堡的外交部供职。这个时期普希金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很活跃。他写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的诗篇(《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乡村》,1819,等)。1820年,普希金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叙事诗《鲁斯兰•柳德米拉》,这是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含有民主主义精神。
普希金的声望和影响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决定让他到南方去当差,这实际上是一次变相的政治流放。在那里,普希金写了热情浪漫的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1821)、《强盗兄弟》(1822,未完成)、《茨冈》(1824),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太阳沉没了》(1820)、《囚徒》和《短剑》(1821)等,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的政治情绪。
1830年,普希金的作品多,他写了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最后两章、《别尔金小说集》(5个短篇)、四个小悲剧(《吝啬的骑士》、《莫扎特和沙莱里》、《石客》、《瘟疫流行时的宴会》)、长诗《柯洛姆纳的小屋》、历史讽刺故事《牧师和他的工人巴尔达的故事》,还有近30首抒情诗和一些时论性的文章。
30年代的普希金,创作精力仍很旺盛,而沙皇政府对他的迫害活动也在加紧进行。当时,一个逃亡到俄国的法国贵族——丹特士正在追求普希金的妻子。沙皇政府便散布流言,给诗人和他的朋友们写些侮辱性的匿名信。普希金为维护自己的声誉,只好与丹特士进行决斗。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在决斗中腹部受了重伤。2月10日,这位伟大的俄国诗人,心脏停止了跳动。普希金的遗体被从彼得堡运往他先前流放过的地方米依洛夫斯基村,葬于圣山(今名普希金山)镇教堂墓诗人母亲的墓旁。
普希金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继承了古代俄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并大大发展了它。在俄罗斯文学中,他为现实主义夺得了主导地位,他的作品成了反映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各种文学体裁上(抒情诗、叙事诗、诗剧、小说、童话)普希金也为后人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浅谈诗词教学中的情感与态度培养(人教版九年级)
下一篇:
喜欢柔石的一句话(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