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40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木假山记(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人才得不到重视和珍惜的不满之情,理解文章借助木假山的形象所寄托的寓意。

    2.赏析课文“远能见之近”“小能使之著”的以小见大、以物喻人、托物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借木假山的形象所表达的双重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学习借鉴本文以小见大、以物喻人、托物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读懂文句,理清文章思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进程:       

    一、作者简介: 

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著《嘉祜集》。曾巩在《苏明允哀辞》中称他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理,引物托喻,侈能使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木假山记》可以说是“远能见之近”“小能使之著”的典型。

    二、疏通大意,理清思路。

文章写木假山,先从“木”字写起,从木之“幸”与“不幸”谈起。

第一段文字反复出现了“幸”与“不幸”的字样。禁止比之下,最幸运的是“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而成为了木假山,被“好事者取去”,得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远离险恶的环境,文章至此点题。但是相比那些被人们发现的幸运的木假山,在荒野的江边,还有更多的木假山不被人们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了木柴,那又是“最幸者之中”的“不幸者”了。“何可胜数”的反问,借树木的遭遇也隐含了作者对于人才不被社会发现的一种不满之情。

    文中谈论幸与不幸,有时幸与不幸并提,有时只写幸,却也亿包含了不幸,行文多端,毫无呆板迹象。同时,作者借树木成长和演变为木假山的艰难漫长的过程,隐喻人生的曲折和坎坷;借木假山的幸与不幸隐喻人才的怀才不遇。

    第二段,面对自己家里所藏的木假山,作者以为它是极其幸运的。自己又特别赏识这木假山,联想到社会现实,作者只能归结为“数”了,也只能看作是一种命运的安排了。

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家中那座木假山的“感”与“敬”。由于自己的喜爱,天天面对这座木假山,苏洵不由得产生了感情。作者爱这木假山不是因为它具有山的外形,不是外在美妙的形态,而是其内在的隐藏着的精神。这段描写采用了拟人手法,形象逼真,形态生动。写中峰“魁岸踞肆”,“魁岸”,形容山峰的形态,“庄栗”“凛乎不可犯”,就是拟人笔法,至于决“无阿附意”则是明显的拟人化笔法了。

    三、写作借鉴: 

本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清代著名的文章评点家林云铭曾说:“全篇层折虽多,却是一气。虽一气中亦可分两段也。上段以幸不幸,归本数字;下段以可感可敬。紧接理字。”

四、 问题探究。

作者对木假山“非秆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说说作者所“爱”所“感”所“敬”的分别是什么。

   “爱”字表现作者对木假山的喜爱,是爱木假山本身;“所感”的是由假山联想到做人;“所敬”的是从木假山身上看到的值得敬重的“意气端重”“服其旁之二峰”“无可附意”等可贵的品格。

五、布置作业:

教后记: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木假山记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丰乐亭记(苏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墨池记(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