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554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3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杜甫诗三首—登高》  年级  高一  学期  下期  学段  第1学段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阅读扩大语文视野。 

 

教 

学 

重 

点  重点: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 

难点: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 

学 

思 

路  ①导入新课,明确目标;②知人论世,了解背景;③朗读吟诵,整体感受;④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⑤披词入情,体会感情;⑥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主要 

教学 

方法  学生自我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 

学 

资 

源  1、教材 

2、自制powerpoint课件 

3、《登高》视频朗读 

4、网络资源《杜甫生平简介》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1、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①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②初步培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回顾本单元准备课中介绍的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①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②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③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④披词入情,体会感情。  回顾前两堂课介绍的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说明:《登高》是必修3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的第二篇《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在此之前已介绍过唐诗的有关知识,以及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明确学习目标, 

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 

二、 

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了解杜甫 

   课前预习:登录班级网络阅读博客,阅读《杜甫生平简介》,了解杜甫生平。 

2、了解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边患未消,战乱四起,唐朝局势动荡不安。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但严武于永泰元年(765)去世。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时年55岁,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自己又壮志难酬,种种悲苦郁积心头,于大历二年秋天重阳节登高有感,遂作此诗。三年之后,58岁的杜甫即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介绍杜甫的有关情况以及《登高》的写作背景。 

  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 

说明: 

    因为《登高》是《杜甫诗三首》的第三篇,在此之前已经介绍过杜甫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这里只是让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巩固温习。 

三、 

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1、  播放《登高》视频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点拨: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悲”。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点拨:注意语音语调,速度要慢些,韵脚要拖长,声音要响亮,要读得抑扬顿挫。  听朗读,初步感受,在此基础上反复吟诵,整体感受。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朗读吟诵以及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情感的能力。 

 

四、 

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学生讨论探究,赏析首联和颔联,把握意象,体会意境。 

讨论题: 

1、首联和颔联描写了哪些意象?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首联和领联描写了“风”、“天”、“猿”、 

“渚”、“沙”、“鸟”、 “落木”、“长江”八种意象。 

2、对这八种景物,诗人分别用什么词描写?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分别用“急”、 “高”、“啸哀”、 

“清”、“白”、“飞回”、“萧萧”、“滚滚”来描写。 

3、请对你感受最深的意象进行赏析。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例:时当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视,愈觉其迢迢无极,所以说“高”;夔州一带,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不绝,所以说“哀”;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说“清”;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所以说“白”。因为台高,故愈觉其风大,所以说“急”;风大则水鸟低飞盘旋,所以说“回”。“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 


展开全文阅读
4、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萧索凄清、苍凉宏阔的意境。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说明: 

学生的理解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理,就应予以充分肯定。 

教师的点拨可灵活机动地进行,对学生理解不到或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适当纠正和补充即可。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引导学生运用教师介绍的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进行自我探究和赏析。初步培养学生赏析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能力。 

  五、披词入情,体会感情  学生讨论探究,品味颈联和尾联,体会诗人的感情。 

 讨论题: 

1、宋人罗大经说颈联十四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宋人罗大经评颈联“十四字之间含八意: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 登高 ”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 ,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 ;“登台”二字是明点题目,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浓厚的悲情,请联系这两联及作者的身世谈谈其悲情来自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诗人的“悲” 情来自: 

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又孤独无依之悲,白发日多而壮志未酬之痛,潦倒不堪又护病断饮之苦。 战乱未已的国难家愁之恨, 

3、  读到这两句,你的心中会出现一个怎样的形 

象?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一个忧国伤时的爱国诗人。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说明: 

学生的理解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理,就应予以充分肯定。 

教师的点拨可灵活机动地进行,对学生理解不到或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适当纠正和补充即可。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在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六、课堂小结  杜甫一方面有着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广阔胸襟,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过着流离漂泊孤独寂寞的生活,所以杜甫的诗一方面表现出忧国伤时、悲凉凄苦的情怀,另一方面又有着雄浑壮阔的境界,因而形成杜诗忧愤深广、意境宏阔的独特风格。  联系杜甫的生平,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注意知人论世。 

七、 

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在反复吟诵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注重朗读吟诵。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与 

创新之处  1、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2、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探究的习惯与能力。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与杜甫漂泊西南滞留夔州时期的其它作品横向比较不够。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登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发现幸福学习纵向议论》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项脊轩志(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