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532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 (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一、学习目标
⒈识记字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小说有关知识。
⒉学习惊心动魄、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和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⒊学习在叙事写人中作精辟议论的写法。
⒋感受并学习船长在海难发生的危急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
二、学习重点
目标2、3、4
三、学法指导
⒈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⒉抓住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⒊通过品味精辟的语句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感知课文内容,品析惊心动魄、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也是大家都熟知的一段海难故事。在灾难面前,人类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今天我们将要结识一位英雄的船长,一起来读雨果《“诺曼底”号遇难记》吧。
㈠查阅资料,用简要的语言介绍雨果的生平及其主要文学成就。
板书课题,介绍小说的常识
介绍三要素和人物的描写方法
㈡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⒈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
湍急( ) 猝然( ) 肇祸( ) 酣睡( )
蓦地( ) 须臾( ) 履行( ) 窟窿( )
⒉预习课文,看看此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主要人物又是谁?
⒊初步了解课文,弄清如下问题:
①“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
②“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③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
④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哈尔威是如何果敢的指挥救人的?
⑤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
㈠导入
㈡组织学生介绍作者。
㈢整体感知。
⒈结合“冲关练习2、3”整体感知课文。
⒉概括故事主要内容。(介绍概括方法: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即记叙文的六要素。)
⒊根据雾海夜航、海难发生、船长舍己救人、赞英雄船长的内容提示,将文章划分为四部分。(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⒋学生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处或几处,并简要说明原因。
㈣精读品析惊心动魄、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
⒈主人公哈尔威船长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你是从哪些场面的描写中感受到的?
⒉在这些场面描写中,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⒊回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海难场面,想象“诺曼底”号遇难时紧张、恐怖的情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⒋ 除了海难发生时的场面描写外,还有哈尔威船长与船共亡时的场面描写,请找出来,试着感受这一画面带给你的肃穆、悲壮、震撼人心的力量。
⒈填空。
①《“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体裁是 ,作者是 。他是_____(国籍)浪漫主义作家。他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是《_______________》;而最能代表他的思想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是按照“雾海夜航→ → →盛赞船长”这一海难发生过程安排情节,主人公是 。
⒉阅读“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回答问题。
①解释词语:
井然有序:
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
须臾:
②怎么理解“仿佛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这句话?
③上述语段对“哈尔威船长”主要使用了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手法,刻画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④“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一句中“凝视”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⑤“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一句中,难道“哈尔威船长的生命”真的结束了吗?为什么?
2、同步导学:基础训练
1、阅读《乞丐》,完成文后练习。
乞丐
我走过街头……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把我拦住。
红肿的、泪水模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的那么丑陋。
展开全文阅读
他向我伸来一只通红的、浮肿的、肮脏的手……他喃喃地乞求帮助。我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怀表,甚至连手绢也没有……我身边一无所有。而乞丐在等待……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
窘急、惶恐之下,我紧紧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
乞丐用他红肿的双眼注视着我,那青紫的嘴唇流出一丝笑意——于是他同样握紧了我那冰凉的手指。“没关系,兄弟,”他吃力地咕哝着,“这也多谢了。这也是施舍,兄弟”
(1)这篇小短文,对乞丐采用了 描写、 描写、 描写。
(2)文中写乞丐特意点明“老态龙钟”,其作用是表明 。
(3)在文中,乞丐“等待”的是 ,他得到的是 。
(4)文中蕴涵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本文是一篇小说,记叙了“诺曼底”号的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难事件。刻画了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一起深入课文,从他具体的言行中去认识他的灵魂的伟大和崇高。
㈠你对哈尔威船长与船一起沉入大海,怎么看?他能不能救自己?船长死得值得不值得?
㈡动笔摘录。
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此句原是小说的篇前语,入选课本是被删去)
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除上面两个精彩的句子外,课文中还有你特别欣赏的句子吗?请写在下面:
㈠导入。
作为小说作品,课文的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惊心动魄。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有浮雕感。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谈对人物的鉴赏。
㈡整体评价小说的主人公—哈尔威船长。
⒈分成三个问题:
⑴哪些地方直接以典型的情节表现了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格?
⑵哪些地方以精彩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格?
⑶从哪些地方以典型的形象描写表现了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格?
⒉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㈢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这篇小说在叙事写人的紧要处进行了画龙点睛般的议论,语言精练,含义深刻,结合下列语句作简要分析。
⒈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⒉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⒊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㈣拓展探究。
⒈与现实对话。
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所写之事发生在19世纪,危难之时,哈尔威船长下令让“妇女先走”,“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面前,你就开枪打死他。”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新疆克拉玛依的大火灾中,却有人喊:“同学们,让领导先走!”后来,许多领导逃走了,许多学生却在大火中死去。
比较一下两者的差异,你有什么感想?
⒉与心灵对话。
思考:人在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有没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
⒈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⑴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
⑵轮机大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
⑶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 )
⑷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
⒉选词填空:
①周围一片_____(乌黑 漆黑 黑暗),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②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_____(剖开 撞开 打开)一个大窟窿。
③就在这时,船长_____(威猛 庄严 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样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⒊阅读16段以后的“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完成问题。
⑴这是小说中船长与机械师、大副等人的对话,表现了船长怎样的性格特点?
⑵这些对话描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描写?
(一)阅读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幸存者的记忆
“大舜”号在渤海湾中,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悲壮。302人只有22人生还,其中居然有一位女性。
她叫董颖,今年26岁,是个美女子,在青岛帮人卖服装,她是只身去大连玩的。当警铃第一次拉响时,头一次坐船,而且又是在茫茫无边、浪高五六米的大海上,董颖吓坏了。她不知救生衣如何穿,泪水止不住地流在美丽的脸庞上。这时有两位还没穿上救生衣的大哥走了过来,帮她穿上了救生衣。
董颖看到滚装船的通道上乱作一团,想到了最坏处。她手足无措地向着惊慌失措的人群跑去,发现那里的男人们都主动让出一条道,让妇女、儿童和老人先上甲板。
经过数小时垂死挣扎后,“大舜”号倾倒在大海中,船舱一下被水淹没了。同舱的几名男子用各种器物,还使用了头颅和拳头,终于击碎了钢化玻璃窗,第一个逃出这个船舱的是董颖——男人们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不过,她也只是在大海中任凭风浪摆布。突然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那上面已有一位老人,老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爬上去。这时大浪将一个男子送到了她和救生筏的旁边,那位男子毫不犹豫地倾全身之力,把董颖顶上了救生筏。当董颖再来向他伸手时,两只手就差那么小小的一点距离,一个巨浪将那位大哥卷人海底,再也没有起来……
董颖懵了,她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真的,她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位大哥的爱妻和孩子交待了……
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董颖放声大哭。那个老人便安慰她:“不管结局如何,我都会尽全力帮助你,因为你还年轻,而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
这样说着,董颖止住了哭声,她也看到了海上亮色。可一个大浪将筏子掀翻,董颖死死缠住了筏绳,而那个给她力量的老人,转眼就消失在大海中……
董颖根本不会游泳,她只是在踏上“大舜”号之前,看过溺水自救的电视片。她将两个指头伸进鼻子里,拼命地用嘴呼吸,不让水灌进鼻子将自己呛死。过了很久很久,董颖发现自己随筏子到了岸边,有人拉她,可没拉住,又漂远了一点,岸边也是惊涛拍岸,她随时可能被反弹到海里。董颖好聪明,她忙将筏绳解开,又是一个浪将她送到了岸上。这时一个渔民用羽绒服包住了她,她活了下来。
真可谓生死之劫啊!惊魂未定的董颖说,帮了她的男人们,其中哪一个不到位,哪怕是相差一秒,她都可能葬身大海。为她而去的男人们,伟大、无私,将会在大海中永生。她要将这个故事告诉世世代代的人们。
这些天,大海中漂泊着一束束百合花,这里面也有董颖的一份心思。董颖那双忧伤而妩媚的大眼睛,盈满泪水。
记忆是残酷的,也许永远都抹不去。年轻的董颖将会永远活在一种感动和万般怀念中,生命里将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圣洁而美丽。
⒈第一段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⒉第二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董颖是“只身”去大连玩?“只身”是什么意思?
⒊文中多次写到董颖被吓坏了,这样写的作用是 。
⒋“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一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
的情况。
⒌本文的结构是( )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⒍文章结尾说“记忆是残酷的”,为什么?
(二)同步导学:能力提升、中考之窗。
教学反思: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诺曼底号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
古代寓言二则(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