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465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高三古文学习方法(人教版高三)
从高考对古文能力的要求和考查的形式来看,读懂还是最关键的问题!因此,高三学习古文的重点还应当放在语言层面,而不是文义层面,因此我建议大家从以下三个方面阶梯式进行复习和巩固。
1. 语法要成系统。语法包括虚词、句式、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特殊用法。目录如下:
18个虚词: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句活用:n.→v. n.→状语adj→v. adj.→n. v.→n. 使动、意动等其他:动量和物量表示法,互文见义,特殊句式,词义的引申和假借等。
对于本课,我们就可以就“之”字的用法总结一下:
(1)动词,往,到 例:卒之东郭墦间
(2)代词,他,它 例:望之不似人君
(3)助词,的 例: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助词,不必译出“的”字 例: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助词,取独 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4)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惟弈秋之为听
此外,还可以就本单元出现的句子总结一下“宾语前置”现象:
(1)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何由知吾可也?
(3)介词宾语前置 例:是以后世无传焉
(4)“之”字作标志 例:惟弈秋之为听
这里只是简单地举两个例子,关键是同学们的实践,这种总结不要只做一次,要反复,要经常,不是走形式,而是要建立起一种总结的意识!见到某一语法现象就要把相关的系统回忆一下,长此以往,必有裨益!
多积累实词。积累实词仿佛学英语背单词。是学古文更进一步的阶梯。注意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这里面其实也有一个“总结的意识”的问题,我们要总结,不是漫无目的地收集,而要有筛选,有比较,尤其针对古汉语中有现代汉语中无的情况加强记忆!以本单元的句子为例:
辟
诸
2. 古文化常识的积累。古文化常识是文化状态,而不只是语言状态,进入古汉语境界的钥匙,其涵概的内容极其广博。高中阶段的古文化常识比较初浅,高考选文往往也不会涉及太艰深的古文化常识,而越多的了解就意味着越高的能力!我们至少要初步掌握,如:谦称法、尊称法、谥法、礼节,认识一些古代的人名、地名、官职、物名、历史沿革和大事、重要的思想流派和思想家等等。
3. 多做题,多读古文。熟能生巧的意义我想就不必说了。多读古文。既包括做题,也包括回顾高一、高二学过的课文,尤其是自觉古文基础不好的同学。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高三古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玩偶之家》娜拉出走之后
下一篇:
《史记-报任安书》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