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415  
标签:教学论文
课文解读:天狗、井、无题、川江号子
⑴《天狗》

      总体评价: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诗歌之一,顺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情。

      最突出的特点:高度张扬的自我意识、激荡不已的激情(狂飙突进)

      主要技法:化用民间传说、极度夸张

      知人论世:由于处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期,又恰逢“新文化运动”,语言总体显得粗糙,也比较直露,滋味不够隽永,美感无从谈起。

      ⑵《井》

      总体评价: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

      最突出的特点:形象鲜明,涵义隽永,美感异常。

      主要技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写作年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

      表层意义:描写“井”的形象——静默、清澈、简单、虔诚、寂寞

      描写“井”的环境——草叶、小小的天空和浮云(和谐)

      花叶的腐烂、垃圾(不和谐)

      描写“井”的对象——“你们”饥渴、汲取、扰乱、遗弃

      深层意义:写井即写人,写“我”。

      “我”是一个旁观者,独立于尘世,为他人(你们)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帮助。

      “我”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对命运既不逃避,也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孤独、渴望、无奈。虽然内心的丰富与遭遇的凄凉形成了难以接受的现实,但却用静默、孤独,用对外界的决不逃避、也不兴奋来保持自我的丰满,保持自我的独立。

      咀嚼感悟:人生肯定会有各种遭遇,甚至是命运多舛。我们应对世间不幸遭遇,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改变自我,随波逐流;一是坚持自我,保持个性。世间最可悲的到底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还是丧失自我顺从大流?面对不幸,有没有勇气去坚持自我,耐住寂寞?因为,保持自我,保持个性,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需要有肯定自我价值的智慧,需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抗拒一切世俗的嘲讽乃至遗弃。

      知人论世:抗战时期,1939年,作者到西南联大外语系就读,后担任“美国志愿军大队”(即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翻译一年,后又到印度比哈尔邦的“蓝伽训练中心”任少校翻译官两年多。1945年西南联大毕业。

      因此,这里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有其鼓舞人心的作用: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

      难句理解:“你们只能扰乱我的表面/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

      点明了“井”的生命内涵的源泉。“黑暗的地层”既指明了保持高洁的“井”所面对的险峻,又隐含了其生命内涵的强大支撑——生存在底层的民众。“无边的宇宙”带有某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内蕴,它实际上展示了“井”所向往的开阔的胸襟、高远的抱负。

      ⑶《春》

      总体评价:这是一首抒写青春的比较成熟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赋予意向以最异常的感觉,隐晦地表达青春的热情与困惑,焦虑与迷惘。

      主要技法: 拟人、拟物、象征、意象的变形,句式的变形。

      写作年代:1942。1940年从西南联大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到缅甸抗日战场担任翻译一年。

      表层意义:春天,充满生命力,万物蓬勃滋长,生命的欲望赤裸展现,无比美丽。

      深层意义:春带来生机,带来欢乐,也带来烦恼,甚至痛苦。这正是青春的象征。青春无比美丽,充满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欲望被点燃,却又遭受压抑,因而更加强化了对禁锢和压抑的突破与反抗的渴望。

      咀嚼感悟:青春是永恒的美丽季节,青春的理想,爱情的渴望,成为永远的谜,蛊惑者年轻人的心。但这种渴望,却不可以无限地张扬,无限地膨胀。等待也许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却绝不是懦弱;不加节制地任其燃烧,青春之火将烧毁的,也许就是青春本身。

      知人论世:作者写此诗时24岁。此时,正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作者即将赴缅甸抗日战场参加工作。战争,不仅是爱情被沉重的战争压抑,民族、生命、道德,都在遭受侵略者铁蹄的蹂躏。这个时期的青春的诗歌,也当然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充满了禁锢感、矛盾感,充满了反抗感,以及对结束战争、迎接新生活的等待和渴望。

      难句理解:“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以火焰表现绿色之盛、之逼人,以摇曳突出绿色之动感。整句突出地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也暗示青春的蓬勃气息。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倒装的句式。突出花朵的无穷生命力。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缺无处归依”——“永远的谜”,那是生命的谜,是青春的谜,“泥土做成的鸟的歌”,既轻盈,又浑沉,这奇妙的组合,使轻盈不至于轻飘轻率,使厚重不至于板滞沉重。


展开全文阅读
      ⑷《无题》

      总体评价:这是一首形式新颖的经典的现代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理想崇高,意象鲜明,形式特异,形象鲜明,语言简洁。

      主要技法:设问、想象。

      写作年代: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

      表层意义:仆倒于雪地,化为万物的营养,迎来美丽的春天。

      深层意义:直面苦难,毫不畏惧,相信为正义的事业、崇高的理想的牺牲的价值。

      咀嚼感悟:是什么让人大义凛然,前仆后继?是理想,是为一个高远的理想所激励的时候,人才会认识到死的意义,进而更理解和追求生的意义。

      知人论世:作者曾经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8年初被迫去香港。

      结构理解:结构完整,前后呼应。

      形式特色:最后五行特别有意思。四个词语独立成行,强调了牺牲之后迎来的美好的未来图景;结尾句既照应开头,又余味隽永。

      ⑸《川江号子》

      总体评价:这是一首气势雄浑、情感悲壮的现代抒情诗。

      最突出的特点:情感浓烈、炽热。

      主要技法: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复沓与对仗。

      写作年代:1958。大跃进。

      表层意义:描写川江号子,川江船工。表现号子和船工给人带来的心灵的震动。

      深层意义:主要从最后六行表现。一方面写船工,另一方面也表现自己的思考。这是理想与现实错位交织的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感慨。

      知人论世:1938年进入延安鲁迅文学院文学系学习,1958年被划为“右派”。

      咀嚼感悟:两点可以思考:船工的号子和呐喊,是为了让人倾听吗?我们为理想而奋斗,是为了什么?如果遭遇了挫折,蒙受了冤屈,我们将要如何面对?

      妙处点拨:本诗撼人心魄的力量来源,一是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的描写所带来的心灵冲击,那是力量与血泪
标签:教学论文 课文解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九叶诗派:穆旦、郑敏
下一篇:人教版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教学设计总论:贺新郎、也许、一个小农家的暮、秋歌、妈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