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636  
标签:教师随笔
诺贝尔奖与教育问题


成都二十四中       边川

近来,人们论及12亿人口的中国为什么没能获得诺贝尔奖,议论颇多,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科技界人士认为,科研投入不足是原因之一;教育界呢?有的人大包大揽,认为归因于“应试教育”;认为中国学生能得奥林匹克各科竞赛金牌,不能得诺贝尔奖,就因为会考试、不会创新。而且,不光社会上以讹传讹,连教育界不少人自己也这样看问题。这就引出了我们的议论,诺贝尔奖究竟是教育的问题,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

既是重视,也是误解

        我以为,肯定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而且还肯定教育是争取诺贝尔奖的基础,这本身是教育地位得到肯定的标志,也是教育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的表现。问题在于,诺贝尔奖应有什么样的基础?把诺贝尔奖与现基础的教育连在一起,这就是一种大误会,至少是对诺贝尔奖本身知之甚少的表现。同时,也说明对教育虽爱之深,但知之不深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教育界有些人出现错误归因的主要原因。

谁有基础,谁可责怪

       1957年,当时的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率先上天,美国曾经为技术落后责打了教育的板子,认为是教育的失误(失败)导致了竞争的失败。我以为,美国这样做是很有理由的,因为美国从来就没有“应试教育”;有人说过,美国几乎是想接受良好教育的都可以尽量满足。美国败在以儿童为中心的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上。对症下药,美国提出了学科结构、实质教育等方式。一个更大的理由,则是美国的科技与经济实力本来就不弱于苏联,为什么让苏联赢得了飞出地球的竞赛?美国虽然在40年代炸响了原子弹,但50年代呢?在新的竞争中落伍了。6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计划终于领先俄罗斯,但仍有人开玩笑,说那是一种假新闻。真也罢、假也罢,美国靠数万科学家实现了阿波罗计划。

既无基础,不应责怪

        不奇怪,科技领先才是诺贝尔奖的基础。当然,不排除政治因素是必要条件,否则怎么会有达赖的诺贝尔和平奖、高行健的诺贝尔文学奖? 不过,这诺贝尔奖的政治因素实际也是经济实力,否则,这奖金能否发出都是个问题。可见,诺贝尔奖是否得到,就国内而言,本不应从教育上找原因。因为,我国教育的落后,其实并不是落后在具体的教育质量上,这从国际上无数次大小范围、不同科目的竞赛中就可以看出;既然如此,就有人在抽象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找原因,这找法其实也不准确。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改进教育方式,这是一个永恒的追求;但不论是内容教育还是形式教育,其实都是世界性的历史大碰撞。美国也同样,儿童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反而是儿童中心这杜威的权威观念和牢固地位引来了50年代的滑铁卢——让人抱怨的教师中心和学科中心反而不影响美国的当今成就。

教育欠帐,基础太差

         当然,这不是说不用改进教学方法,而是说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才是教育的根本;而且,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越多,教育的效果就越好,这是多多益善的好事。提到诺贝尔奖的问题,如果说原因是教育,那应该说是外界对教育的投入问题、国民受教育的普及问题。我们虽然有12亿人,但教育真正惠及的人与惠及的人的层次,都还是不够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显示:90年代中期,世界120个国家(地区)中学生占相应年龄组12~17岁人口比重平均为61%,我国为56%,相差5个百分点。1998年世界120个国家(地区)大学生占20~24岁年龄人口比重为18%,我国为4%,相差14个百分点,居世界第79位。(《教育文摘周报》2001年1月10日,据《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第30期)可见,仅以中学生占人口比重而论,我国仅差几个百分点,这应该说是近几年普九的一大成绩。但普九毕竟还仅是基础,还不代表科技实力。而大学生占人口比重,我国差到上述比例,凭什么去讲科技实力?

投入不够,恶果甚多

        另一组数据更能说明这一现状。据1998年统计,我国就业人员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占3%,受初中以下教育的占80%以上;当然,到1997年,我国劳动者受教育平均时间已达12年以上。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9%。据此计算,我国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1/40,每一万美圆,国民生产总值原材料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几倍乃至十几倍,社会最终产值仅占原材料总投入的20%~30%。(据《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第30期)这就可以看出,我们的问题,不是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而是教育实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前几年的话来说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怎么解决呢?非常遗憾,不是消除瓶颈,而是“两手准备”;这不依然没解决瓶颈吗?

投入不够,数据惊人

         还有一组数据更让人醍醐灌顶、惊诧莫名。1998年世界120个国家(地区)现代化水平目标比较显示,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72美圆,而120个国家(地区)平均为4890美圆,中国居世界第74位。按有关标准分析,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美圆时,其平均教育预算应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我国近年来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在2.5%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9%的平均水平。(据《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第30期)我国教育就在这经费的拦路虎下不能越雷池一步。龟兔赛跑,这种赛法本身就很奇怪;更奇怪的是为什么不给落后的龟装上现代化的车轮让他去超过前面的兔子?而且不但不给应有的装备,还要使劲的责备为什么没有超过兔子!

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如果说这是教育的观念问题,那这观念首先错在对如何满足全社会受教育的正常需要的认识问题。1998年第三次全教会以前,全国上下许多人都认为国力支撑不了我国高教的发展;1999年与2000年的事实却证明,高教大发展之后,反而能更好的拉动经济的发展。即使如此,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的规模仍仅达到同龄人口11%的比例。反观英国,全国人口有11%已获得学士学位;美国更是领先,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获得了学士学位;如果从高中生的升学率来说,则高达67%。(据《中国教育报》1998年7月20日)还有资料说,美国中小学师资要求是硕士资格,这与我们中师生教小学、专科生教初中、本科生教高中的局限相比,岂不是长矛对火枪?所以,教育观念应该首先是教育实体的观念;离开这一前提,对教育观念的说教实际是对教育实体的窒息。就经费来说,很奇怪,其他国家——只说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办得到,我国怎么办不到?其他国家拿得出,我国怎么拿不出?少花钱、多办事,我们已经做到了。不花钱、也办事,我们通过希望工程也办到了。多花钱、办大事,为什么我们就办不到?


展开全文阅读
层次不同,效果不同

        现在,发达国家考虑的已不是教育的一般性问题,而是仍占20%的“功能性文盲”。据说,英国每年要拿出60亿英镑用于扫除“功能性文盲”。(据中国物质出版社2000年版《学会学习――未来人的生存方式》)另两个数据更让人触目惊心。每年能培养100名以上博士的理工科大学,美国有47所,日本比美国有很大距离,但比我国教育发展要好得多,也只有3所达这个标准,(据中国物质出版社《学会学习――未来人的生存方式》)这个数据引证的资料可能太陈旧了些,尤其是日本的状况。因为另有消息说,日本1990年接受社会在职人员的研究生院有139家,而到1996年增加到297家。如果上述数据引证无误的话,美国为什么会在诺贝尔奖上占绝对优势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长期差距,急躁不得

         据90年代的一个调查,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不足5年;而我国的亚洲近邻日本,靠当年的“庚子赔款”,在1907年就普及了六年制义务教育。我国与之相比,落后了几乎90年!当然,前面说的1997年的统计已有很大变化。日本获得诺贝尔奖还不多,因为他在世界上教育普及还太晚。欧美各国教育的普及时间与亚洲一对比就让人瞠目结舌。19世纪,整个欧美大多都已经完成普及教育的工作。所以,欧美占去极大多数的诺贝尔奖,这是整个基础决定的。毫无疑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奢望一个早上全部解决过去的问题。但我国是重教育的国家,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裹足不前的情况。列宁当年说,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的。我们可以说,在高层次教育对多数人尚是奢求的国家里,是很难争得诺贝尔奖的。据说,杨振宁教授有个估计,获得诺贝尔奖,在20年内可能突破。虽是希望,面对这20年内的漫长,不也是一种失望?笨鸟先飞,快马加鞭,无论哪一方面,我们都期待着。
标签:教师随笔 诺贝尔奖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关于教学关系的新理念――兼谈“三为主”的课堂局限
下一篇:IQ、EQ与志商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