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41542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第五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太平盛世时期,杜甫并不得意,但他从未放弃过,以自己的方式苦苦地寻找着机会。最终找到了一个机会,做一个参军,官职虽小,但仕途上总算有了进步。可是,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彻底打碎了杜甫的官梦。安禄山和史思明虽然是玄宗派往东北镇守边疆的节度使,但他们都是外族,他们的部队大部分都是胡人。所以安史之乱,从他们的官职来讲,是一种内乱;从他们和他们的部属出身来看,本质上是种族之间的斗争。这时候,国内数十年太平无事,国家的主要兵力长期屯在西北的边疆,防御吐蕃,所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长趋南下,不满两个月便攻下洛阳。只是到了洛阳之后,安禄山忙着作大燕皇帝,他的军队虽然逼近潼关,没有积极进攻。这给了唐朝军队喘息的机会。
战乱中,杜甫先从奉先带领着一家人到了白水寄住在他的舅父崔顼的高斋中。白水沦陷了,他又开始了流亡生活。我们看见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掺杂在流亡的队伍里,分担着一切流亡者应有的命运。这次逃亡,起于仓促,人人争先恐后,杜甫由于过分的疲劳,陷在蓬蒿里不能前进。这时和他一同逃亡的表侄王砅已经骑马走出十里,忽然找不到杜甫,于是呼喊寻求,在极危急的时刻把自己乘用的马借给杜甫,他右手持刀,左手牵缰,保护杜甫脱离了险境。后来回想过去这一段共患难的生活,他觉得,当时若没有王砅的帮助,也许会在兵马中间死去了。
杜甫到了鄜州羌村,由于长期下雨,附近的三川山洪暴发,淹没了广大的陆地,远方是兵灾,眼前是洪水,听到的是万家受难的哭声。此时的杜甫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了。杜甫迷茫了,自己的前途何在?他也想有所作为,想为国效力。有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的出路在哪儿?在杜甫看来,只有投靠朝廷,才能报效祖国。后来,杜甫听到太子李亨(肃宗)在甘肃灵武即位的消息,就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羌村,只身投奔灵武,不料途中被叛军俘虏,押到长安。胡人并没有把这年龄才四十五岁便已满头白发、未老先衰的诗人看在眼里。而且,他也下了一番主观的努力,设法隐避,才能使敌人不注意到自己,所以,他在长安没有受到严格的俘虏待遇,也没有和长安一般的官吏一样被送到洛阳逼使投降。这样杜甫巧妙地保住了自己的义节,显示了一个文弱书生骨子里的硬气。
这时候,杜甫身在长安,忧心如焚,担心家小的安危。特别是月夜,思念之情就更进一层。诗人想象着在鄜州的妻子此时此刻也在抬头望月,思念自己。儿女们已经睡熟了,妻子更显孤独,月亮的清辉洒在身上,带来了一丝丝的寒意。诗人想象着这真切的画面,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挥笔写下了《月夜》: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而身在鄜州的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可是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一“忆”字,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闪耀着作者四海升平的理想。
家小关情,国事揪心,满目败象,这时的杜甫痛苦不堪。这种心情在诗《春望》里表露无遗: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如此惨象,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在颔联里,移情于物,加重了人的沉重感。颈联,战乱中,多么盼望家中的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在尾联里,“白发”是为愁所致,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又加之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这时的长安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旧日的宫殿,有的住进满了胡人,有的被焚烧,那些留在长安的王子皇孙贵族们也被一批批地杀掉了。人们整天过着恐怖的生活,日夜盼望着官军的到来。这时在咸阳东的陈陶发生了一场战役,唐军的将领是房琯,他是一个善于慷慨陈词而不务实际的读书人。一天内唐军全军覆没,四万人的血染红陈陶,逃回的不到几千人。杜甫在长安看到胡人胜利归来,在长安市上痛饮高歌,这使长安人民多么痛苦,多么失望啊!诗人亲眼目睹,写下了一首《悲陈陶》: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首联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颔联写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战罢之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此时无声胜有声,渲染了一种“天地同悲”的气氛。颈联写出胡兵得志骄横之态,尾联写长安人民,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渴望官军收复长安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中,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仍然发现并写出了一种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杜甫国破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杜甫“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下一篇: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图)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