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706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教案及练习(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在对比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类比等方法说明深奥的科学事理。 

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二、重点、难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 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2. 体会科普文章的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3. 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生物入侵者》

1. 了解与生物入侵者相关的知识。 

2. 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语言。 

3. 培养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

 

三、 新课讲解:

(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 字词:

遗骸(hái):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chán chú):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 

褶皱(zhě zhòu):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潮汐(xī):原指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指海潮。

追溯(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 《恐龙无处不在》

通读初知:

(1)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这是一篇科普论文)

(2)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深入剖析:

(1)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用人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来举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2)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流。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3)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引人入胜。

◆举例子,说明具体真切易懂。

   为了说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列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

◆作比较,鲜明具体地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

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打比方,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列数字,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准确而具体,令人信服。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整体把握:

(1)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2)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以及灭绝的问题(生物学),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从而说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现象。

 

3. 《被压扁的沙子》

通读初知:

(1)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展开全文阅读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深入剖析:

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作比较说明)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整体把握:

(1)作者的思路: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2)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4. 比较阅读: 

(1)说明顺序:

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2)说明方法:

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

(3)说明的角度:《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4)说明语言:

都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二)《生物入侵者》

1. 字词:

劫掠(lüè)  栖息(qī)  藩篱(fān)  归咎(jiù) 

归咎:归罪。 

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啸聚山林:互相招呼着在有山有树林的地方聚合起来。 

失衡:失去平衡。 

劫掠:用武力掠夺。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监控:监测的控制。

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逃也逃不脱。现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白、赤、黑五种颜色。泛指各种颜色灿烂而多彩。 

物竞天择: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为生存而竞争。优秀者生存,劣者淘汰,这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观点。 

束手无策:比喻无能为力或没有办法。束手,捆住了手。 

为所欲为:原意是做自己要做的事。现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指干坏事。欲,想。为,做。

始料不及:当初没有估计到这种结局。料,预料,估计。及,到。 

厄运:困苦的遭遇。 

酝酿: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现用来比喻事前考虑或磋商,使认识统一。

 

2. 课文分析:

通读初知:

(1)作者的思路:

开篇: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作出解释。

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第6-7段: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 

(2)说明顺序: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

问题探究:

(1)为什么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情,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会认为这“不是件寻常小事”?

普通人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只会感到新奇,不会考虑更多的问题;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此就会考虑许多问题:甲虫是从哪里来的?甲虫是如何到这里来的?甲虫的生态是怎样的?甲虫是否会对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影响?……他们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2)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文章第2段已经写到,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由于进行缓慢,并受到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么它们的迁移速度就会极大地加快,也会很容易地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3)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整体把握:

(1)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2)概括说明本文所介绍的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那么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呢?为什么会增多呢?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学界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持有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展开余文
 

3. 知识拓展:

①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②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 

④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入侵以来,导致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 

⑦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 基础:

1. 给括号前面的一个字注音。

藩(    )篱      追溯(    )       褶皱(    )      潮汐(    )

 

2. 完成词语填空。

束手无          物    天择         聚山林      天衣无    

耳不闻          五彩斑         无动于          在     难逃

 

3.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它使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        。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

A. 细密 紧密 熔化 B. 致密 严密 溶化

C. 致密 紧密 熔化 D. 细密 严密 溶化

 

4. 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恐龙无处不在是因为它们自己迁移的结果。

B. 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曾分裂成四部分。

C.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 斯石英和金刚石在温度升到极高时,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

 

5. 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B. 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C. 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三种。

D. 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6. 商品的标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多用“元”作单位。请用这种方法写出“肆佰柒拾壹元零陆分”标价。

                                                                        

 

7. 修改下面的病句。 

(1)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2)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8. 仿照例句,以我国古今的发明创造或杰出人物为对象,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写三句连贯的话。

例句:我们有雄伟的万里长城,有博大精美的故宫,有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

仿句:                                                                 

 

二. 阅读理解:

(一)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 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 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早期恐龙出现时地球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不超过10个字) 

 

4. 请用一句话给”泛大陆”下定义。

 

5. 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 整个地球是由板块构成的            B. 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

C. 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    D.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

 

(二)

智慧也可以移植     王金宝

①《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读书人朱尔旦天生愚笨,学习成绩很糟,几次参加科考都未及第。后来,他结识了一位主管人间生死的陆判官,请求帮忙。陆判官施展法术,从死人身上选了一颗“慧心”,调换给了朱尔旦。从此朱尔旦变得非常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下笔神思飞扬,不久就考中了举人。这个故事虽说是蒲松龄先生编造的,但现代科学不仅有可能用生物工程方法把知识“拷贝”到大脑里,使一个知识不多的人很快获得很高的常识,而且有可能将人的智慧从一个人的身上搬到另一个人身上,使后者拥有前者的记忆。

②早在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康纳尔就用涡虫做过记忆移植的实验。他用一束光去照射一群涡虫,同时用电流刺激它们。时间久了,这群涡虫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一看到光束,即使没有电流也会马上避开。麦康纳尔把这些涡虫碾成了浆液,用来喂没有训练过的涡虫。奇迹发生了,没有经过训练的涡虫看到光束也马上避开了。这个实验表明,动物的记忆可能存在于某种物质之中,因而可以从一个个体移植给另一个个体。

③1978年,联邦德国有位生物学家叫马田,他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证实麦康纳尔的结论。马田选择了两只健康的蜜蜂,对其中的一只作专门训练,每天让它在一个固定的时刻从蜂房里飞到另一个蜂房去寻找一碗糖蜜。时间久了,这只蜜蜂就养成了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作一次这种飞行的习惯。马田从被训练过的蜜蜂的神经组织里取出某些物质,移植到未训练过的蜜蜂的神经组织里。奇迹出现了,未训练过的蜜蜂的伤口长好后,居然像训练过的蜜蜂一样,每天到了固定时间,就毫不迟疑地飞到放着糖蜜的那个蜂房里去。

④马田的“换脑术”轰动了欧洲,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相信,记忆是完全可以移植的。

⑤美国的神经化学家瓦加尔,曾从大鼠的脑中分离出了3种记忆物质,它们是黑暗恐惧素、嗓声忍受素、蓝绿色辨别素。把这3种物质中的一种注入大鼠的脑中,大鼠就能增加对某一方面的感受能力。荷兰化学家戴维德从大鼠脑中分离出另外一种记忆物质,把这种物质注射到大鼠的脑中,大鼠的记忆力就显著提高。

⑥到目前为止,从高等动物中分离出来的记忆物质还不很多。经分析发现,这些记忆物质都是由某种特殊的蛋白质组成,因为构成的形式不一样,性质也就大不一样。

⑦瓦加尔进一步预言:记忆也像动物的遗传那样,是通过一种密码来实现的,一切动物的记忆密码都相同。

⑧既然记忆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那么记忆蛋白能否应用于人类呢?为此比利时科学家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他们用加压素喷洒一位因车祸昏迷不醒的青年的鼻子,一天后这位青年记起了一些车祸的情况,一星期后恢复了记忆。以后他们发现加压素不仅能恢复病人的记忆,而且能提高记忆力、识别力和注意力。


展开余文
⑨记忆移植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一旦获得成功,《聊斋志异》中的神话将变成现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飞跃。假如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即将离世,只要把他大脑中的记忆物质取出来,移植到一些年轻科学家的头脑里,他的工作就可以有人接替了。

(选自《中国科协报》)

6. 开头一段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7. 将第②段分为两层,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8. 文中②—⑥段大致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9. 从文中找出两个用词准确、严密的句子,在有关词语下面打上着重号。

 

10. 文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说明方法是:                                             

 

11. 全文的结构方式是                                                                          

 

12. 文中是怎样说明“记忆移植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的? 

 

13. 全文说明的是移植“记忆”,可标题却是移植“智慧”,这个标题有问题吗?为什么? 

 

(三)

沙尘暴十袭京城

暮春时节,理应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却得知京城再遭风沙袭击。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这样描述的:(25日)凌晨,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这是北京第十次出现浮尘扬沙天气。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十数年前的一则新闻所发出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那篇报道好像当时也很让大家警觉了一下,议论了一番。但是,渐渐地,这事便不再为公众关注了。

可以想见,北方各地居民在奋力与沙灾搏斗的同时,也一定会痛定思痛。与此同时,我更希望大家把视线南移。北方的“痛”决不只是北方才有的,它理应是大家共同的教训。北方沙灾固然与当地的地质水文特征不无关系,可是,长江水网地区同样难保无虞,因为沙灾在本质上与人对自然的“大不敬”相依相随,而同样的“大不敬”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似乎暂无荒漠化之忧的长江南北。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对水资源的恣意糟蹋和野蛮汲采。

有一个道理,理解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知识:缺水会加剧旱情,干旱会使植被受损,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结果就是荒漠化。可以说,对缺水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水的消耗计划不周,客观上使北方土地荒漠化加剧。如今,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就在历来被称为“水网”的长江三角洲,人们不爱护奔流不息的江河,污染了地表水,就从地下找水喝。十几年光景,不少地方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数十米之多,以致地面广泛沉降,建筑物倾斜、开裂,如此等等,正与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人至今仍对水资源“大不敬”,无非是觉得守着长江,何忧之有?殊不知,黄河两岸也曾有绿阴蔽日的年代,沧海桑田、人沙进退只在庭步之间。

据悉,水利部初步决定今后几年内将在西部修建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用以解决或改善人畜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这个决定让人看到一种希望——集雨之类的节约水、利用水的办法,不但适用于西部,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适用于东部。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产生的效益必定更为可观。去过悉尼奥运村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主运动场的顶部,特意安装了集雨设施,所集雨水足以浇灌场内草坪,既节水又省钱,可谓“双赢”。作为一个资源富国,其做法不无借鉴意义。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多,研究不够,是该奋起直追了。 

通过对沙尘暴与水、与植被之间关系的追踪,我们受到的触动应当是多方面的。比如,渐进的环境污染会带给人无立锥之地的恶果,计划不周的山水开发会给大地留下永难消失的伤疤,等等。在这些方面,警钟已经一敲再敲,但愿我们不要愚蠢行动在前,苦果难咽随后。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交不起如此昂贵的“学费”了!

(选自200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14. 文章开篇不直接写沙尘暴,却落笔于“莺飞草长,风和日丽”,这是为什么? 

 

15. 北京第十次出现的浮尘扬沙天气是什么样子? 

 

16. 文中除了”第十次出现”以外还可以看出沙尘暴不止一次,请从文中找出。

 

17. 那个”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就可以理解的道理是什么? 

 

18. “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中的“类似问题”指的是什么?“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多”中的“这”指代什么? 

 

19. 人类“对水资源‘大不敬’”的原因是什么? 

 

20. 为什么“集雨节水”的办法更适用于东部? 

 

21. 文所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三种? 

 【试题答案】

一. 基础

1. 略    2. 略     3. C     4. A     5. B     6. 471.06元    

7. (1)在句号前加“的需要”(2)去掉“从”“中” 

8. 略     

 

二. 阅读

(一)1.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2. 大陆漂移造成了恐龙遍布全世界 

3. 处于”泛大陆”形成阶段 

4. 由所有地球板块每隔一定时期汇聚而成的主要陆地叫做”泛大陆” 

5. A 

 

(二)6. 引出说明内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7. 从”这个实验”前划开,前面介绍实验经过,后面表明结果 

8. 时间顺序 

9. ①现代科学不仅有可能…… ②就能增加对某一方面的感受能力等 

10. 举例子 

11. 总分总 

12. 从“喂养”实验到“换脑”实验再到“分离”实验,从动物实验到人的实验 

13. 这个标题没问题。因为人的智慧关键体现在记忆上,记忆强的人总是很有智慧(大致相同即可) 

 

(三)14. 理应如此,实际情况远非如此,造成强烈的反差,给人以警示。 

15. 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 

16.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 

17. 缺水会加剧旱情,干旱会使植被受损,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结果就是荒漠化。 

18. 对缺水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水的消耗计划不周。 修建集雨工程,安装集雨设施。 

19. 觉得守着长江,何忧之有? 

20. 因为东部雨水充沛,而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产生的效益必定更为可观。 

21. 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阿西莫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信客》(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下一篇:桃花源记(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