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课堂实录
阅读:4213  
标签:课堂实录 高一课堂实录 粤教版高一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实录(粤教版高一必修)
 

   授课教师:胡滨(宝安中学)

   听课学生:宝安中学高一(1)班

   听课教师:市、区教研室教研员和全市各中学语文教师    

   时    间:1997年12月30日

◆教材分析:本文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写作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为当代青少年所理解,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又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其语言精妙传神,是学生品味语言的好教材。

◆学生分析:重点中学重点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好,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但对高中语文学习有陌生感,对本体教学不熟悉。

◆设计理念:坚持语文教学以学习语言为主的教学理念,“拈精摘要”,大胆取舍。

◆教学目标:品味语言,掌握方法,即主要抓住“绘秋”部分的三幅图景,帮助学生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

◆教学流程:

师: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有“独得之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享受到“淡淡的喜悦”。也就是说,作者总是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对景物的客观描写之中。那么,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在对北国之秋的描写中,抒发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要了解写作的背景。1934年,郁达夫由于受到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因此,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自然就笼上一层深远忧虑和孤独冷落的主观感情色彩。请同学们看“自读提示”,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首先要把握这一点。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任务是在理清全文思路的基础上,学习、品味这篇课文精妙传神的语言。(板书:理清思路  品味语言)先看作者的思路,作者先从哪里写起?请大家开始阅读。

(学生各自阅读,然后思考,交流。)【点评:一上课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生:先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思念。

师:对!我们用两个字概括好不好?“思秋”。(板书:思秋)思念北国的秋天,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请大家特别注意这三个词。(板书:清 静 悲凉)

师:那北国的秋天具体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写什么?

生:接下来描绘北国的秋天。

师:也用两个字概括。

生:(纷纷地)描秋、绘秋、画秋。

师:“绘秋”这个词好。(板书:绘秋)接下来作者在描绘北国之秋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议论,请大家找到相应段落。同样用两个字概括。

生:(异口同声地)议秋。(板书:议秋)

师:最后作者再一次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希望北国之秋能常留人间。用哪两个字概括?

生:(七嘴八舌)留秋、爱秋、恋秋

师:“恋秋”好。(板书:恋秋)请大家思考一下,全文的重点在哪里?

生:(异口同声地)“绘秋”部分。

【点评:“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是学习每篇课文的首要任务,但不必费时太多。】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着重品味这一部分的精妙语言。“绘秋”这一部分共描绘了五幅秋景。请同学们看屏幕。(分别出示“破屋秋色”、“街面落蕊”、“室内鸣蝉”、“桥头秋雨”、“庭院枣树”五幅投影片)我们先品味第一幅图画“破屋秋色”。请大家听录音。要求一边听,一边找出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与前面提到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有什么关系?(放录音,学生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划。)

【点评:为什么不让学生找出五幅图画?因为教学目标不是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而是品味语言。这一做法突出了教学目标,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品味语言。】

师: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作者写了“破屋”、“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还有“秋草”。

师:请大家想一想,北平的秋天有火红的香山红叶,有碧波荡漾的北海湖水,作者为什么不写,偏偏选取这些景物来写呢?

(学生思考、议论)【点评:一定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

生:与作者的主观感情有关。

生:更能表现作者“清、静、悲凉”的感觉。 

师:说的很好。大家再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色彩的。(环视全班,指着一位举手的学生)请你说一说。

生:写天色用了“碧绿”这个词,写牵牛花用了“蓝色”、“白色”、“紫黑色”、“淡红色”这些词。

师:作者最喜欢牵牛花的颜色是蓝色和白色,其次是紫黑色。同学们学过美术,知道这些颜色属于哪一类色彩呢?

生:(齐声)冷色调。(有学生恍然大悟)冷色调表现凄凉孤独的感情,也跟“清、静、悲凉”有关。

【点评:借美术知识,帮学生融会贯通。这个点拨好!】

师:对呐!(见有学生举手)那位同学还有什么意见?

生:老师,作者还写了日光呢,日光是暖色调呀?

    【点评:学生的情绪、兴趣都充分调动起来了,思考有独到之处。】

师:问得好!说明这位同学善于动脑筋。但是我们再仔细读一读原文。

生:(读课文)“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我知道了,这样的“日光”也是很阴暗的。

师:对。这个“漏”字很重要。对不对?

生:(齐声)对!

师:现在我们可以归纳出品味语言的第一种方法,就是“找出关键词语”。(板书: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大家再找一找,还有那些关键词语值得我们来品味?

生:(举手)我觉得这两个“破”字很关键,它们同样表现出“悲凉”的感觉。

师:为什么?

生:因为“破”就是“破败”的意思,一幢破败的屋子与作者忧郁 的心情、悲凉的感觉一致。

师:很好。下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和感觉来朗读这一段。注意,用怎样的语调?


展开全文阅读
生:用低沉的语调。

师:好!预备,齐!(学生朗读这一段)

    【点评:品读、品读,就要边品边读。】

师:下面我们学习、品味第二幅图画的语言。第二幅叫《街面落蕊》。(放投影片)请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找出关键词语。(一学生朗读这一段)

师:请哪一个同学说说你找的关键词语。(学生举手)好,请那位女同学说一说。

生:我觉得“细腻”、“清闲”、“落寞”这几个词好。

师:请说说你为什么找到这几个词语。(学生思考。过了一会儿,老师启发)请读课文,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些感觉的?

生:(读课文)“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作者是看到“扫帚的丝纹”产生这些感觉的。

师:对。这就是前面说的,作者把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还有同学找到了哪些词语呢?

生:我认为这个“铺”字用得好。

师:为什么?也请说说理由。

生:说明地上的落蕊很多。

师:“很多”为什么不用“堆”?请再读一读原文。【点评:从课文中找答案,在诵读中受启发。】

生:(读课文)“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上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思考)我知道了。用“铺”字说明落蕊很均匀,厚厚的。

师:对极了!再想一想,我们平常在哪些地方用“铺”字?

生:(七嘴八舌)铺地毯。铺床。……

师:对。可见“铺”是一个人工的动作。作者把它用在“落蕊”上,还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是不是?

生:(齐声)是!

师:现在我请同学们比较这样两个句式。课文上是“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我把它改为“脚踏上去,也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行不行?请同学们先反复朗读这两个句式,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大声朗读以上两句,思考)

生:(举手)我认为不能改。因为课文中的句子是把“声音”、“气味”做主语,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生:这句话前面的句子都是主谓结构,这里也用主谓结构,语气就更连贯。改成“也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成了无主句,与前面不一致。

师:说得非常好!把语法、修辞知识都用上去了。大家同意不同意他们的意见?

生:(齐声)同意。

师:那么,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品味语言的第二个方法,叫做“比较不同句式”。(板书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就是说,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可以把不同的句式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清在什么场合该什么句式更合适。

师:第三幅是“室内鸣蝉”图,描写比较简单,我们跳过去。现在我们来品味第四幅图画的语言。请先听录音。同学们边听边找出其中你认为好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把它们进行比较,看看谁的收获大。

(放录音,朗读课文)

生:我认为“奇”、“有味”、“更象样”这几个词用得好。

师:(赞许地)唔,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生:因为这几个词点出了北方秋雨的特点。所以我觉得这几个词用得好。

师:也就是说,这几个词起到了统领下文的作用。那么,能不能请你读一读下文具体描写北方秋雨“奇”、“有味”、“更象样”的文字呢?

生:(读课文)“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师:你看,这雨有多“奇”,一阵风来,就下起雨来;一层雨过,天又晴了。同学们觉得描写北方秋雨“有味”的是哪一段?

生:(七嘴八舌)“桥头”一段,对话一段……

师:(指着“桥头秋雨”投影片)对,这一段很有味。但是我想这幅画就不如课文的描写有味。为什么?因为这幅画没有画出人物的活动。我们说,自然景物缺少人物活动就没有了生气。对不对?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很有味的精彩描写,请他读出点味道来。谁来?

(有学生跃跃欲试,举手,老师指定)

生:(感情朗读)“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倒来得正好。”

师:这段描写“有味”的地方就在这两句对话。应该用怎样的声调来读呢?

生:应该用缓慢悠闲的声调来朗读。

师:对。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指着一举手学生)你来。

生:(缓慢悠闲地)“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鼓励)读得很好,读出味道来了。但是,我还要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选两个“都市闲人”在这里对话呢?为什么不选其他身份的人,如两个商人,两个老板,或者两个打工仔?    

【点评:教师适时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思考,讨论。气氛热烈)

生:是不是作者当时路过这座桥时正好听到两个都市闲人在对话,于是就把它写下来了。

师:(启发)这位同学是从生活真实的角度来理解的。请大家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心情来理解,联系全文的中心思想来理解。

生:因为作者当时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自己就是一个“都市闲人”,所以他就对都市闲人的对话感兴趣。

师:这是你个人的意见吗?

生:是我们几个同学一起讨论的。

师:很好。作者本身就是一个“都市闲人”。其实在前面的描写中,就已经表明了他这种身份。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在“破屋秋色”图中,作者“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细数着一    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就表明他是个很悠闲的人。

生:在“街面落蕊”图中,作者看到扫帚的丝纹,就觉得“细腻”、“清闲”,也可以表明这一点。

师:好,同学们很有收获。从这里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写文章不一定照搬生活,还要围绕文章的中心、立意来选择材料。体现出作者驾驭材料,“无所不能”的本领。

师: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一个简简单单的“有味”两个字,就蕴含这么丰富的内容。可见,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应该进一步挖掘词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体会、理解。(板书;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请同学们再找一找,还有那些语句蕴含了深层含义,值得我们去体会品味?

(学生有的读课文,有的交头接耳地讨论)

师:我请大家体会一下“还有秋雨哩”中的这个“哩”字。把它去掉读一读,加上它再读一读,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各自朗读、品味,然后讨论)--“还有秋雨”,“还有秋雨哩”,--“还有秋雨”,“还有秋雨哩”……

生:(边想边说)我觉得加了“哩”字,就有一种语气。

生: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表现作者很喜爱北方的秋雨。

师:是的。没有“哩”字,就是一般的陈述;加了“哩”字,就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可见品味语言,哪怕是一个语气词也不要放过。下面请同学们把”桥头秋雨“这一段再读一遍,各自读,认真体会揣摩,品味语言。                   

(学生分别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归纳了品味语言的三个方法。是不是就只有这些方法呢?我们同学还可以不可以再归纳一些方法呢?

生:品味语言还应该多读课文。

师:说得对。我们这节课,从头到尾都在朗读。朗读确实是品味语言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板书: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现在,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你最喜欢的文段,高声地朗读吧。

生:(各自大声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品味语言就像挖井一样,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语言越品尝,就越有味道。希望同学们加强对精妙语言的感受、品味、积累、运用。下课!

◆课后反馈: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办法。同时,这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应该教会学生自己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但“方法”的归纳,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结论应由学生自己来下。而本节课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归纳的,是为不足。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抓住了“品味语言”这个牛鼻子,完全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深厚兴趣。因为教材中所选课文大都是语言精品,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就如同挖井,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越甘甜。

                      (深圳市“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第一次研讨会公开课

                                    刊于《深圳教学研究》1998年总18期增刊)

 
标签:课堂实录 高一课堂实录 粤教版高一课堂实录 故都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江南的冬景(苏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森林写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