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362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想像和联想使文章增色添彩(人教版高一必修)
 想像和联想使文章增色添彩

——话题作文“︱”训练导引

          杨妙新

一、话题材料

“︱”,可以看作是个数字,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某个图形或其他事物。

请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注意:①所写的内容只要在这个话题内,可充分展开想像和联想,借以表达自己的独特情感或思考。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角度自选。⑤文体自定。

二、快速审题

话题“︱”,是个十分抽象的题目,惟其如此,也给习作者留下了可以自由驰骋的十分广阔的想像和联想的空间。“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之妙,神与物游。”“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也。”(刘勰《文心雕龙•卷六神思》)这段话说出了“神思”,即奇思妙想在创作中的巨大作用,我们认为,神思对于本话题这样的抽象性很强的文章,尤其必需,它可以使文章摆脱肤浅平庸,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增添生活的气息,熔铸人间真情。所以本话题在审题立意时,首要的任务是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缺少了这个环节,或者想像和联想不够充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势必受到影响。那么,我们怎样展开想像和联想呢?

关于想像。想像就是乘一只贝壳游海底,捧一颗石子看大山,钻进历史的隧道探险,飞到未来的空间观光。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可以自由驰骋你的自由的思想,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作文是与想像分不开的。比如童话、寓言、科幻等文体以及感悟、梦境、假想等题材的作文是一点也不能离开丰富的想像的。想像作文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再造想像(根据图片、语言文字或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经过构思而在头脑中再造出某个对象的完整形象的心理过程,比如李白没有去登过天姥山,凭想像写出了传世之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作文。②创造想像(以作者在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记忆表象为基础,又对原有的表象进行综合与分解。与再造想像相比,它具有更多的创造性,它创造出的一般是从未有过的新形象。创造想像的特点是以美好理想为依据,目标指向未来的创造性想像。要求:想像丰富,有浪漫色彩,构成的画面或富丽堂皇或神奇美好)作文。③幻想想像(童话、寓言、科幻等)作文。在作文中运用想像的一般技法有:①艺术虚构法。写童话、科幻作品、小说,或者看图作文、想像作文,就必须借助虚构,打破时空的束缚,上天入地,历洪荒远古或入未来世界,探奥搜奇,与虫鱼鸟兽亲切交谈,与山川草木平等对话。②梦幻仙游法。借助梦境、幻觉或者神仙境界的描写,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情感。如屈原和李白的许多诗歌。③移花接木法。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或者事物拼凑起来,可以打破时空束缚,形成新的事物、新的形象。④添枝加叶法。所要描写的事物如果很简单、很抽象、很粗糙、很模糊,就必须进行想像,通过添加一些传神的细节,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⑤科学推断法。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想像,科学、合理地推测未知事件或者未知世界的情景。

关于联想。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物或某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在写作中运用的联想一般有这样几种:①相关联想,如由桌子想到椅子,抓住了二者在空间上的关联。②相似联想,如由春蚕、蜡烛想到教师,抓住了二者在奉献精神上的相似性。③相反联想,如由忧患想到安乐,抓住了二者在实质上的相反。④类推联想,如由国民党的“送去主义”想到尼采自诩太阳,再由尼采的发疯想到中国也不能一味送去。⑤因果联想,等等。

面对本话题“︱”,我们可以开动自己的大脑,张开感觉的大网,由具体事物,由已有知识,多角度生发开去,调动我们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伸出思维的触角,东拓西扩,上挂下联,从古到今,由中而西,进行多元性的思考,然后从中捕捉、感悟与话题有关的人和事,有所选择地与自己熟悉的人生联系起来,力争做到:写人记事穷形尽相,描景状物神韵毕现,阐释事理入情合理。                        

——沿着“数字”这个方向展开想像和联想,可以是:一步、一生、一切、一次、一元、一句话、一瞬间……

——沿着“事物”这个方向展开想像和联想,可以是:脊梁骨、宝剑、银河、长江、长城、长征、大漠孤烟、直指苍穹的火箭、连接两岸的桥梁……

——沿着“图形”这个方向展开想像和联想,可以是:交通警示标志、道路标线、起跑线、分界线(鸿沟)、直线、线段……

——沿着“数字+事物”这个方向展开想像和联想,可以是:一只面包、一粒沙子、一块砖、一滴水、一棵树……

…………

(为便于本文的表述,这里只分出这样的几种)

具体操作步骤:

(1)分析话题规避误区。这个话题,只有一个“︱”字,初看虽然十分抽象,但是学生还是可以马上联想到与“︱”有关的东西,比如“一步、一生、一切、一次、一元、一句话、一瞬间、一只面包、一粒沙子、一块砖、一滴水、一棵树……内容似乎十分丰富;但是,那还不够,因为话题材料中,还要求做到“充分展开想像和联想,借以表达自己的独特情感或思考”。所以你如果只罗列一些含有“一”的事物,文章就走入误区了。

(2)添加信息迅速定位。在“︱”这样的十分抽象的话题上我们可以这样不断地添加:比如,“一步”→“谁的”一步→谁的“怎样艰难的”一步→谁的怎样艰难的一步“怎样走出”→这一步“留给我们的思考”。参考材料: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的,对于我来说是跨出了“一小步”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是迈出了“一大步”;比如,“银河”→“自然界”的银河、“传说中”的银河→“人类如何面对”这样的一条大河……。

(3)分析材料验证思考。话题材料对“︱”的理解十分宽松,“可以看作是个数字,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某个图形或其他事物”,而且“所写的内容只要在这个话题内”,所以在这个环节上可以忽略,但是有一点必须重点注意,那就是想像和联想的展开必须“充分”。


展开全文阅读
(4)深入思考细化认识。联系现实生活情景,作一些思考。以“银河”为例,我们可以这样细化:古老传说中的银河→几千年传说中的人们的生活和斗争→传说中的人们(尤其是王母)今天观念的转变与否→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通讯和交通的便捷→牛郎织女的幸福和面临的新的困难……

三、快速立意

(1)“︱”,是数字。一般可想像或联想到人生,甚至可以联系到具体某个人。一切人生都是由许多的“一”组成:“一年”“一月”“一周”“一天”“一刻”“一分”“一秒”“一瞬”;“一步”“一语”“一眼”;“一哭”“一笑”“一瞥”……我们立意侧重于对那“一”,展开十分具体的想像、联想,运用生动形象或者深刻透彻描写或者议论,借以揭示小与大的关系。

(2)“︱”,是事物。一般可想像或联想与该事物有关的人和事。比如,“︱”,是一支直指苍穹的火箭:可以表现人们征服宇宙的雄心壮志,科技工作者们的艰辛劳动,中国宇航第一人杨利伟的宇航经历等等,借以歌颂理想,歌颂科学,歌颂人类不懈的奋斗精神。

(3)“︱”,是图形。一般也是要想像或联想到与该图形有关的人和事。比如,“︱”,是横亘在人们之间的一条鸿沟,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实实在在却把人分开。古代有“楚河汉界”,有“南北对峙”,有“咫尺天涯”;今天有“代沟”。我们可以由此立意:心灵不该设防,人们要坦诚相处,以建设和谐社会。

这里,以“桥”这个想像物为例,说明一下想像和联想的思维的流程:

“︱”,是那一座桥。   →①我们的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故乡的桥,江南的秀美小桥;赵州桥、卢沟桥、泸定桥、颐和园的17孔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立交桥;文学中的廊桥、二十四桥;康桥、徐志摩的康桥……   →②与桥有关系的人和事以及重要细节(多多益善),包括桥的起源——本身也是联想的产物(梁式桥受倒伏于溪沟上的树木的启发联想建成,悬索桥受天然生长的跨越深沟而可资攀援的藤条的启发联想而建成,斗拱桥受石灰岩溶洞所形成的“天生桥”的启发联想而建成),桥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包括人类的胜利和智慧、失败和屈辱、痛苦和教训……   →③我对桥的认识和思考、革新和创造…… 

“︱”,是一座无形的桥。   →①无论人与自然,还是人与社会,无论是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文化,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都需要沟通。沟通心灵的桥也有许多:一次交谈、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次网络聊天、一段真诚的友谊……   →②事物之间隔阂的产生和消弭、作用和影响……   →③我的思考或体验……

四、立意误区

(1)我们争先,不是要做前几名,而是必须做第一。这个话本身并不十分错误,但是如果说话绝对化,就不妥了。比如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不是第一,不值得自豪,只该自嘲。

(2)没有想像或联想,只做简单罗列,缺乏生动性或者深刻性。比如,“︱”,是个数字:“一”,是构筑整个数字领域的十个数字之一;“一”,是“第一”的意思;“一”,是“一方面”的意思;“一”,是“全部”的意思;“一”,是“孤独”的意思。

五、快速构思

(1)选定文体。本话题,笔者以为写成记叙文(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似乎可以占更多一点优势,因为它可以使想像或联想得到十分具体充分的展开,而想像或联想也可以使记叙、描写生动形象吸引眼球;同时想像或联想的运用可以使文章带有作者十分强烈的主观色彩,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的感情共鸣。当然,写议论文、说明文也不是不可以,而且学生可能也喜欢写成议论文,但是想像和联想的写作目标要求难于达成。

(2)谋篇布局。在800字这样的短篇里,记叙文谋篇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记叙文的谋篇布局,在前两篇里已经有所介绍,无非是提醒大家注意运用一些构思技法,比如,化大为小法、瞬间场景法、巧妙剪辑法、陡生波澜法等,这里不再赘述了。想像和联想类文章在谋篇布局上,注意这样几点:①“由此及彼”的“此”,要精心写好,要使其达到“形胜”。②“由此及彼”的“彼”,要既要十分大胆地远离(切不可若即若离)“此”,又要远得合情合理。比如教材提到的冯至的诗歌《蛇》,由“寂寞”及“蛇”,因为“蛇”这个意象与“寂寞”这个事物相距甚远,所以诗歌才显得想像新奇丰富,也才更耐人寻味。李白的诗歌《望庐山瀑布》,把“瀑布”想像为“银河”,就使瀑布这一景色拥有了气势美,也使诗歌洋溢着豪迈的情趣。③“由此及彼”的“及”,必须是十分“具体的”“细腻的”“逼真的(相似的)”,那就需要“有表现力的细节”、“形象的比喻、比拟”、“大胆合理的夸张”。④“由此及彼”在以“彼”言“此”时,要有所侧重,注意做到虚实相生,妙合无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借助联想或想像使文章由“形胜”达到“意胜”。

六、快速选材

(1)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富有哲理的材料。

①“︱”,是一个单位长度,无论测量事物的长度、高度、宽度都用得着它。

②“︱”,好像是一条长长的跑道,无数个人都是沿着它奔跑。

③“︱”,好像是我们刚出生的那第一秒,一切好像都为了这一秒而不停地改变着。

④“︱”,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成就是由无数的“︱”一步步累积起来的,需要人们一心一意。

⑤“︱”,是奥运冠军刘翔跑道上那一个个被跨越的栏,赛场上的、训练场上的、人生旅途上的。

⑥“︱”,是分界线,将事物都分为了两面:利与弊、好与坏、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正面与反面、正向与反向、名门正派与旁门左道……

⑦佛家说:善与恶,只是一念之差,一线之隔。其实差的不只是“︱”:它是事物的两个方向,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它标志着两条道路,正确的与错误的;它标志着完全不同的两种前途和两个世界。“︱”,它告诉我们“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⑧“︱”,是正直无私。有句话叫“身正不怕影子歪”。走的是像“︱”那样的笔直的路,挺起的胸膛也使头与脚之间成“︱”的模样,笔直而挺拔。

⑨“︱”,是检票口那警示的栏杆。你有诚信吗?

⑩将一个一个瞬间连缀起来,就构成了生活全貌,组成了生命。

(2)从寓言、故事、传说中寻找典型材料。

①“︱”,是秦始皇手中的长剑,假如当年他不是像史书记载的那样靠挥舞长剑来治国,何至于会有贾谊《过秦论》中的浩叹?

②牛郎织女的传说,千百年来令多少人叹息;秦观的《鹊桥仙》,千百年来让多少人传唱。

(3)从课内外寻找成语典故、俚俗谚语和名言警句。

①“︱”是一条鸿沟,横亘在人们之间。同床异梦、同室操戈。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用冷漠的心去对待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逾越的沟渠。”

②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未过于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③鲁迅说过:“友谊是两颗心之间的共鸣,而不是一颗对另一颗的敲打。”

④在数学上,线段与直线的区别在于:直线是无限延长的,而线段则是有长度的。

⑤哲学家说,人生如线段,有始也有终。

⑥虽然线段是有限度的,然而无数线段却可以连接成直线。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从自然界、动植物等处寻找材料。

①树苗只有挺直腰干才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②血管只有保持畅通才能有健康的生命。

③桥只有正直才能让行人车辆平稳通过,也才能最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展开余文
七、快速拟题

(1)记叙性的作文题目

桥的断想、桥的传说、架一座心灵之桥、卢沟晓月、鹊桥、再回楚河汉界、丰碑、脊梁、挺立的华表、圆明园孤立的石柱、一瞬间、江河的传说、静立的望夫石、远望烽火台、奥赛罗的剑、我是一粒沙。

(2)议论性的作文题目

“︱”的断想(联想)、丰富多彩的“︱”、一步与一生、操守、鸿沟、超越、跨过这道坎前面一片天、有始有终、民族不屈的魂、隔膜(厚障壁)。

(3)应用文的作文题目

大桥之窗,未来的桥。

八、触类旁通

在笔者看来,有关“想像和联想”的话题无非这几类:①由已然(已知)“想像和联想”未然(未知)的,我们不妨称之为“未来类想像文”,比如,“站在月球上所想到的”“明天”“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与未来人的一次交往”“我在2045年”。②由现在“想像和联想”过去的,我们不妨称之为“历史类想像文”,比如,“重返(秦国)”“寻找……”“雪灾发生的几天”。③将抽象“想像和联想”为具体的,我们不妨称之为“故事类(或者叫虚构类)想像文”,比如,数字类话题“1”“2”“3”、文字类话题“之”“日”“信”、图片类话题“圆”(想像作文)“截错了”(漫画作文)等。④将无情物“想像和联想”为有情物,我们不妨称之为“描摹类想像文”,比如,“山”、“月亮”“银河”“桥”“剑”等等。不同类型的想像文有侧重于想像虚构的,有侧重于联想类推的,写法不尽相同。

《想像与联想》(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写作第二单元)一文就想像和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作了比较具体的讲解。概括地说,想像和联想能够拓展思路弘扬题旨,能够丰富表现内容和手段,能够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它们都是借助事物之间的相同、相似、相近、相通或者相反等特性来展开,最本质的一点,就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即以现实为情感触发点,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束缚,使现实生活的情形获得合理的丰富。

本文介绍的话题作文训练导引的步骤和方法,我们在联想和想像类作文的写作中可以用以举一反三,就是写作一般类型的文章也可以借鉴,做到触类旁通。本文中涉及的话题和材料可以帮助我们写作这样一些相关的话题:《桥》《正直》《挺起胸膛》《有限与无限》《一步与一生》《一瞬间的辉煌》《超越》《面对拦路虎》等。(当然在具体写作中要考虑到话题间的细微差别,通过描写或者议论的侧重点的不同来吻合具体话题不同的情感倾向。)

学生例文

“︱”的断想

黄 莉 君

“︱”,使我想起生命的故事。生命如“︱”矗立着,生命由“︱”支撑着。

“︱”是鸟儿那一小段树枝。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北方有一种鸟每到冬天总会向南迁徙,但它们得穿越大洋才能到达南方。它们不会带上粮食,它们只衔着那一段树枝,一段又细又短的树枝。它们在浩淼无边的大洋上飞呀,飞呀,一刻也不停地往前飞翔,飞累了,它们就把那树枝放在水面上,站立片刻,顺便啄食一点鱼虾,然后又踏上万里征程。就这样,飞着、停着、啄食着……不久,它们大都能顺利到达向往的南方。

“︱”是和尚那伸直的手臂。

“蜀之鄙有二僧”,都要去南海。其一僧富有得很,还在努力积聚财物,“欲买舟而下”。而另一僧穷得只有“一瓶一钵”,也不去筹钱,就去了南海。结果,第二年穷和尚就从南海朝拜回来了,而那富和尚却依旧在筹钱尚未启程。人们感到很惊讶,问他凭什么到了南海,穷和尚伸直了手臂,说:凭这一瓶一钵。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是人类心灵之海上那矗立的灯塔。

一枚贝壳用了一生的时间将侵入它体内的那使它痛苦不堪的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粒圆润晶莹的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间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为此不惜上下翻腾。谁没有挫折和痛苦?我的眼睛透过贝壳那痛苦扭曲的身体和肌肉,透过彩虹上下翻腾的劳累和狼狈,似乎十分清楚地看见了它们心海上那高高矗立的灯塔,就是那灯塔使那心海通体透亮。

每个人的心灵也是一片茫茫大海,为什么有的人事业壮丽人生辉煌而有的人则不然呢?答案在这个“︱”里:你的心灵之海上有那座高塔吗?人生有快乐,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一蹶不振。为什么有那不一样的选择?答案还在这个“︱”里:你的心灵之海上的灯塔点燃了吗?

屈原屡遭贬逐,而始终握紧手中长剑,始终爱国爱君爱自身,痴心不改;而一旦郢都陷落,他便弃了宝剑,怀石投江,自沉汨罗,与清流为伴。变化为什么那么大呀?我似乎看见了照耀屈子大夫心灵之海上那灯塔的明灭;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惨遭宫刑,忽忽如狂痛不欲生,但是他忍辱偷生苟活了下来,牢牢地握紧手中的笔,《史记》一成,便辍笔隐身,在人间消失。我想,那矗立于青史的《史记》就是司马迁心灵之海上那一座灯塔吧?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拘押,并被流放到北海,北海的风雪,北海的羊群,似在为他鸣不平,但是这位汉朝的使节顶风冒雪牧羊为业,苟延残喘。他手中时刻紧握着的节旄虽然已经没有一丁点汉朝使者节符的形貌,但是却是他心灵之海灯塔历经19年胡地风刀雪剑摧折而不灭的具体明证! 

    生命需要信念,信念需要“︱”起来。哪怕像鸟儿一样借助一段树枝也要把信念树立起来,这样,生命才会灿烂。

【点评】本文主要优点是:(1)联想比较丰富,想像也比较合理。由“︱”联想和想像到生命,由生命的“︱”联想和想像到信念对生命的意义,立意高远,主旨集中而紧凑。(2)结构层次清晰,又能层层深入。先用“‘︱’,使我想起生命的故事。生命如‘︱’矗立着,生命由‘︱’支撑着”,总领下文,然后分三层次展开,由表及里,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3)语言整齐优美,描写含情有感染力。无论对“鸟儿”飞行的叙述,还是对和尚和屈原、司马迁、苏武的概括,都带有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容易引起共鸣。

作者  杨妙新 发表在《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2005/9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想像和联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粤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