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860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十八岁和其他(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文体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人生的体悟。 

2、学生能够把握书信体文章写作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进入文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父辈的情感。在阅读体验中认识两代人的生存状态;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完善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

(这时候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儿时他们给子的爱已经发生了变化。儿时父母对子女的爱,更多是体现在保护、照顾上,是一种疼爱;而文章中的父亲对子女的爱已发生了变化,由于子女渐渐长大了,成人了,父母更希望与子女能成为朋友,成为知己,双方地位更加平等,更多的是彼此的理解与同情,是一种关爱。) 

2、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发生矛盾的原因、如何处理)引导学生从家长与子女两个角度,畅谈阅读感受并能够与父母、师长进行心灵沟通,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3、读书的苦与乐。(父母读书的态度以及对子女“读书苦”这种现象的态度 

4、对青春的礼赞。(十八岁青春的礼赞,一是对失去青春的追忆,另一方面是希望十八岁的儿女能珍惜青春时光,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的时曾经学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它是朱自清先生写给父亲的一篇散文,文章中充满了儿子对过去不能理解父亲对自己的爱的一种悔意,还表达了对远方父亲的思念。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一位父亲在长子十八岁生日之际,写给儿子的一份信。这便是杨子先生的《十八岁和其他》

   2、 父亲母亲,你们好吗?(配乐《虫儿飞》) 

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从童年稚气到青春意气,我们一步步走来,跨过了成长历程中的一个个生命驿站。可是,在我们路程的起点上却永远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直关注着我们,就算我们走得再快再远,那爱的目光永远是那么深情。开学了,还是你们提着我的包进校,妈妈铺好我的床,额头渗满汗,爸爸帮不上就走出寝室去,回来是笑嘻嘻地拎着两大袋吃的,下午临走,又说上句“饭要吃饱,别调皮。”“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身上的一点血一块肉成为心头的丝丝牵挂,这是人间的至情。同学们,你们是否在心中经常说,

父亲啊,母亲啊,你们好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的箴言——《十八岁和其他》。  

二、解题

    杨子,原名杨选堂,曾经担任过多家著名报纸的主笔,著有小说《浸洒的花朵》、《变色的太阳》等等,散文集《感情的花季》、《画夜记》等等。

 三、解析                                                                                                                                                        

(一)十八岁 

 1、   在这个部分里,我想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面对孩子已经十八岁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组讨论,然后学生发言)

三段文字有三种心情。

第一段是一种矛盾、失落的心情,即孩子长大了,有一份欣慰,也有似水流年的迷惘。在焦急忧虑、激动喜悦中,十八年的光阴转瞬即逝

第二段是一种担忧的心情。害怕自己因为不经心、任性等等,给孩子造成伤害。并发出 “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这样出自肺腑,饱含真挚感情的感叹。“真会情愿”说明也许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自己出于希望孩子成材,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言语过于严厉,甚至动手打了孩子,但是平静下来,父母感到很愧疚,担心这些举动给孩子带来伤害,如果可以的话,宁愿把孩子如珍宝般地呵护。

  第三段表达的是一种欣慰、满意开怀的心情。这种欣慰就在于,作者对于孩子的长大成人,有份积极的心态。他觉得有了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没有什么比“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甚至人生的知己,“更另人满意开怀的了”。

  教师总结: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看完文章后,第一次了解到父母对已经渐渐成年的子女的心情。原来时间在不经意间改变了许多,父母老了,我们长大了,我们不仅和父母一样高了,更在思想上我们逐渐能与父母平等交流了。我,不知道你们是否也如此,原以为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态度是不会变的,现在才明白面对我们的成长父母所持有的心情,才知道儿时父母对子女的爱,更多是体现在保护、照顾上,是一种疼爱;当子女渐渐长大了,成人了,父母更希望与子女能成为朋友,成为知己,双方地位更加平等,更多的是理解同情,是一种关爱。所以如果有机会可以给自己的父母亲,看看这篇文章,也许他们会和文章产生更强烈的共鸣。

 2、   我们也到了和东东差不多的年龄,我们的父母也在以他们的方式养育着我们,请你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出你很有感触的句子。 


展开全文阅读
(1)、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欣慰”是因为孩子已经真正长大了,父亲感到由衷的喜悦与感慨,“有了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似水流年的迷惘”是面对长大了的孩子,父亲十八年里抚养孩子过程中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逝去了,留给父亲更多的是“无法再把握孩子的惆怅”(第三段 )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 

作者用诗人的诗句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是那么美丽,当自己还沉浸陶醉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之间,猛然间孩子就长大了,真是让父母惊讶感叹光阴如梭。 

(3)、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 

父亲面对儿子长大的复杂的情感,似乎十八年对儿子还没有爱够亲够,多么想回到儿子幼时啊。这“溺爱”的背后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浓浓血缘深情。 

(4)、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的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是不? 

对孩子长大的无比喜悦,对孩子长大的肯定和自豪,宁愿不要其他知己,孩子是父亲的一切,父、子为知己,那是浸润着对孩子所有的爱。  

 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断。

(二):两代人的矛盾 

 1、 在这个部分里,我请同学思考、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就两代人的矛盾,他提出了哪些观点?你对此的看法是什么?(小组讨论,然后学生发言) 

对于两代人的矛盾,杨子分析形成的原因:(1)、受到流行观念的影响。“父与子 ”时常被看作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种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2)、父母的愚昧和落伍。父母在思想上老旧得追不上年轻人的时代。(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年轻人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4)、两代之间缺乏沟通,缺少平等和理解。他认为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根本原因)

教师总结:简单的一句话:一切的矛盾都源于爱,所以用爱的方式去化解矛盾。

2、探讨:

    你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

    平等——沟通——理解 

3、欣赏满文军歌曲《懂你》并阅读歌词。 

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的爱你!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唱得多好啊,我们对父母的理解感动不能仅体现在心头和口头,更要拿出勇气付出行动

(三):读书的苦乐 

  1、 在这个部分里,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对于儿子准备大专联考(大陆相当于高考)读书之苦,持有怎样的态度,文章中是怎么说的?

作者以自己对读书的理解表达了对孩子读书苦的同情,并且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即虽然同情你读书之苦,但“我”不能不鼓励和要求你,甚至鞭策你尽力去争取一场残酷升学竞争的胜利。而且作者在这部分的末尾还说了,只有今天忍受读“功课”的苦,才可能在未来的学问海洋中其乐融融,做一个率性的读书人。 

那么大家现在是高一新生,2010年要参加高考,这对于你和你的父母都是一种压力。那么你或者你的父母对于这种压力,态度是怎样的?该怎么去理解这读书的苦?苦与乐一定是对立的吗?(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发表看法。)

悬梁刺骨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废寝忘食 

十载寒窗 

牛角挂书 

韦编三绝 

                              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 

                              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借光


展开余文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

                                    以荻画地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韦编三绝

   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孔子韦编三绝)

• 废寝忘食 

学以致用 

囊荧映雪 

悬梁刺骨 

凿壁借光 

持之以恒 

程门立雪 

牛角挂书 

穿壁引光 

刺股读书 

冬寒抱冰 

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夏热握火

       坚苦卓绝 

       艰苦卓绝 

       聚萤积雪

顿学累功 

攻苦食淡

积雪囊萤 

坚苦卓绝 

艰苦卓绝 

聚萤积雪

刮摩淬励 

积雪囊萤 

坚苦卓绝 

艰苦卓绝 

聚萤积雪

顿学累功 

攻苦食淡 

攻苦食俭 

刮摩淬励 

积雪囊萤 

坚苦卓绝 

艰苦卓绝 

聚萤积雪 

聚萤映雪 

绝甘分少 

刻苦耐劳 

刻苦钻研 

口不绝吟 

匡衡凿壁 

临池学书 

埋头苦干 

磨砺自强 

磨砻淬砺 

驽马十驾 

勤学苦练 

深自砥砺 

十年寒窗 

十年磨剑 

孙康映雪 

铁面枪牙 

卧薪尝胆 

衔胆栖冰 

宵旰攻苦 

雪天萤席 

引锥刺股

教师总结:。简单地说,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该努力地去适应它。

(四):青春 

    这个部分可以说语言有诗般的优美,感情真切。我想请同学们留意第一自然段的句式:十八岁使我想起-------,使我想起------,------。书的第20页,有这样一道题目,就是根据你对“青春”的理解,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段话。这个就留给你们作为一个小的家庭作业。 

    可以说,在这个部分是对十八岁青春的礼赞。一是希望十八岁的儿女能珍惜青春时光,保持纯真;二是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

春节晚会上一首《让爱驻我家》让许多人感动不已,当我们每个人沉浸在内心的感动和反思时,我们才发现,其实亲情一直在我们心中,它陪伴我们度过生命中每一刻快乐和不快乐。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将心中的话大声说出来,告诉父母,我们爱他们,也将永远记得他们的爱。  

四、惜时篇

    《明日歌》(明•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杂诗>八首之一(东晋•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乐府诗集•《长歌行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笨鸟先飞早入林, 人勤苦学早入门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十八岁和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苦难中的尊严(苏教版高二必修)
下一篇:小狗包弟(鲁人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