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529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夏感》(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清流城中 邓云东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 

3.  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由古诗《山亭夏日》 [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导入。 

2.  这首诗描绘了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夏》一文,表达的却是一种紧张、急促的旋律,表现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2.  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哪些段落是写夏天的热烈的?  (第2、3段) 

    ①     第二节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一节中的“热烈”一词?    “沸腾”一词。 

    ②通过写春天与夏天景物(比较),突出夏天的特点:“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夏天到了。” 

    ③在作者看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的?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春天的色彩与夏天的色彩相比较(对比) 

    ④怎样理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句话? 

(2)哪些语段写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⑤侧面描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⑥两方面来写夏:白天到夜里/整个夏天里 

(3)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采用对比手法,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四)总结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五)品味语言: 

    1.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教学后记: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夏感》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童趣(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