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76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晨读材料二十九(网友来稿)
策划组稿:韩维加
参加编写:
朱建国 赵 敏 陈家利 杨 军 嵇学丽
章婷婷 石 秀 朱丽丽 谢继合 朱海燕
第十周 星期五
哲言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解读】一个人早晨明白了真理,即使当晚就死,那也可以说是并没有虚度一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解读】学到的知识能时常加以温习,不断有所收获,不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解读】只学习不会用心思考,就会茫然没有收获;只是苦想,而不用功学习,就会无根据地乱想而使精神不安。 引申为:教导人们学习和思考一定要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解读】真正品德高尚的人,感到可耻的是自己所说的超过自己实际做到的。
诗词
长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赏析】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成语
按图索骥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展开全文阅读
——明朝杨慎《艺林伐山》
【释义】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素材——“执法”格言
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 ——爱略特
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 ——爱•科克
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威•厄尔
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奥维德
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 ——威•皮物特
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 ——爱默生
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英格索尔
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 ——爱默生
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 ——德谟耶克斯
事例精选
执法不避权贵
刘秀没有称帝以前,任更始大司马,转战于河北一带。一次,他家里有个仆人犯了法,主管军中交易的祭遵依法将仆人处死。刘秀大怒,下令逮捕祭遵。主簿陈副说:“你天天要求部队军纪严明,现在祭遵严格执法,不避权贵,这正是实施您的教令啊!”于是赦免了祭遵,并且任命他做刺奸将军。他还告诫部下诸将说:“你们要小心祭遵!我家中的仆人犯了法尚且依法处死,对各位他一定不会循私情的。”
强项令董宣
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管家仗势杀人,躲在公主府里,地方官拿他没有办法,洛阳县令董宣乘他随公主外出的时候,半路上拦住公主的车子,大声数说公主管束不严的过失,喝令管家下车,并当场将他打死。公主立即跑去告诉光武帝。光武帝大怒,当即召董宣进宫,要打死他。董宣说:“陛下您复兴了国家。现今公主纵奴杀人,如果不惩办凶手,您又怎么治理国家?我不要用刑,自杀得了。”说完就一头撞在大柱子上,立时血流满面。光武帝急忙让小太监扶住他,表示不治他的死罪,但是要他向公主磕头赔礼道歉。他坚决不从命,太监按他的脖子,他两手撑地,就是不肯低头。光武帝很赞赏他,喊他“强项令”
执法不以私害公
唐代,皇甫文备和徐文功一起审理案件,皇甫诬告徐文功偏袒叛逆,上奏朝廷处分了徐文功。后来,皇甫受到控告,由徐文功审理,徐文功从宽发落他。有人对徐文功说:“过去他陷害你,要致你于死地。现在你却替他开脱,为什么呢?”徐文功说:“你说的是私人恩怨,而我信守的是国法,怎么能以私害公呢?
重罪岂能轻判
自1987年至1991年间,段洪宝、段洪财弟兄俩纠集20余人,作案130多起,致死1人,致伤40余人,强奸、霸占妇女40余人,强掠民财200多万元,受害群众达300多人。他们采用贿赂、“结干亲”等手段,腐蚀、收买少数政法干警充当“保护伞”,致使这起大案被当作一起普通刑事案件审理,只有一人被处以一年有期徒刑。营口市检察院经过艰苦的调查,通过抗诉,追诉了25名犯罪分子,经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判处段氏兄弟等首犯主犯6人死刑,1人无期徒刑,18人有期徒刑。包庇罪犯的执法人员也受到应有的处罚,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晨读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语文晨读材料二十八(网友来稿)
下一篇:
语文晨读材料三十(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