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303
标签:
教学论文
诗歌鉴赏攻略宝典(网友来稿)
在线
诗歌鉴赏攻略宝典
什么?诗?死?四?还有美国的国骂?(中语文老师的联想大法的毒至今没有找到解药)有没有搞错?现在谁还看那玩意。有次老师说到杜甫,说他的诗是“诗史”。可怜的老师憋红了脸才发出SHI SHI的音(老师一定是用牙顶着后牙槽才发出来的,所以音调怪异,象唐山口音)。全班哄堂大笑,心照不宣相视而莞尔,一定都以为听到了SHIT SHIT。原来诗就是这个东西。
不过“诗言志”,(这可不是我辈能说的啊)一个诗人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在文学上是不直接表达的(你说他累不累?),他要在自然或社会的景象中找到合适的载体,借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或社会场景的表述来蕴藏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一个作者笔下的形象因为它灌注了作者的思想情绪,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意象”,作者所营造的诗的或哀怨或悠闲或激昂的环境,以引导自己和读者的情绪,我们把它称之为“意境”。
欣赏诗歌先要练内功。正宗的宝典内功,听好了,是联想、想像和民族传统心理积淀。第一项我可帮不了你。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练功口决:养成一种习惯,表达概念时把它转化成具体的形象。比如“冬天”这个概念,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一个魔术师,袖口一动,就撒下一大片雪花。你说“冷”有味道吗?当然有了。什么味?新鲜的味道,要不然怎么冰箱可以保鲜呢?第二项嘛,对不起,我也帮不了你。当然我也还有心法口决传给你:多读书。红豆代表相思(别人送你红豆你可不要无动于衷啊),折柳意味分离,九月九喝的是想家的酒,菊花是高洁的人品,红梅是勇士的形象。诸如此类传统习俗、流传下来的典故,你不要麻木不仁。只有有了这些,方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小密秘,你有外号吗,你的外号肯定有来历和典故吧。想想你的,想想同学的典故是不是言简意丰?)
什么你不想练宝典了?你放心,它可没有《葵花宝典》那么不人道。(你笑了,说明你知道《葵花宝典》是什么。什么你没反应!呆,你一定没看过《笑傲江湖》。惨,我的这个典故的内含你永远不懂,你少了一次会心一笑的机会)内功太难了?你闭上眼,手掌向外,试试,是不是有气感出现?对了,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又不是厄瓜多尔人当然会想象联想,也知道中国人的脾气啊。所以你要有信心!
宝典第一式:妥贴
宝典第二式:新鲜
哇,好简单。当然了,真理往往是最朴素的。
所谓妥贴,就是一定要为自己的感情找到一个恰当的景色。所谓新鲜乃言别人所未言也。所谓第一个说姑娘象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说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你不想当蠢才吧,那么你就尽量新鲜点吧,酷一点。
在 一 个 地 铁 站
(美) 庞 德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象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看不懂?不要紧。看看有关背景。这是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经典之作。据诗人说,有一次他走出巴黎协和广场附近的一个地铁站时突然看见一个美丽的妇人,接着又看见另一个┄┄这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一直想用诗的语言把这种印象和感觉表达出来,经过多次努力,用了一年时间,才将最初的30行诗凝练成上面的两句短诗。“幻象”总给人以不真实感。这几张脸在平凡的人群中太突出了。那几张脸美到什么程度?诗人要具体地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他说,象花瓣,一般化。关键是花瓣的位置,湿漉漉,湿是有水份,有水份是不干瘪,润泽。黑树枝更是个反衬。你看短短两句,现在在看就有味道了。什么味道?诗的味道啊。
一 代 人
顾 城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太朦胧了。对,你说对了。它是朦胧诗的代表作。文革时,人人都是诗人,只要押韵就是诗。文革后,真正的诗又回归了,大家不能完全说清诗的意义(它们当然不象打油诗那么通俗),所以给它起了个外号叫朦胧诗。(外号起的挺有水平)文革后,一代人突然失去了方向,原来他们所信奉的教条,一夜之间又变成了错误的东西。信仰坍塌了,偶像倒下了。这就是那一代人的真实写照。所以“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既是个实写,又有文革灌输给了我们错误的理念之意,黑夜铸成的眼睛当然看不见光明,“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那只是徒劳的举动,我们只有重建新的理念,才能看见曾经被湮没有黎明。
乡 愁
余 光 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展开全文阅读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全诗围绕思乡的主题。而思念又是一个太抽象的概念。现在作家的任务就是要它形象地展现在你面前,他必须借助生活或自然中已有的景象去比喻去象征。看,邮票,船票,平凡而又是分离团聚的纽带。坟墓把人隔开了,令人愁怅万千,而大陆和台湾,只有一条浅浅的海峡之隔,本是同根,却要人为的分离,这公平吗?
断 章
卞 之 琳
你站在楼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几句话生活化的场景,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与人之间好象就是这么相互依存的关系。你手持鲜花走在街头,鲜花衬托了你的美,你的美又成了街头行人眼中的美。你躲在一旁看别人的笑话,殊不知,你那缩头缩脑的样子又成了别人眼中的可笑之事。
有兴趣你还可以读下面的文章。看看你是不是有文学趣味。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节选)
朱 光 潜
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是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探案之类的东西。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神速尔摩斯侦探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你是不是热血沸腾,想来测测自己有没有文学趣味?别急,先冷静下来,上语文课就是在欣赏文学,往大里说,生话也是一首大诗,只要你热爱它,你就无时无刻不在欣赏它。多准备准备,下次我来给你几首诗,看看你的欣赏水平是不是已经超过了我?不过,我还留了一手,下次再传你诗歌欣赏题目解题秘技。你可要来看啊,高考中9分的题,那可是你的小命根啊。
作者邮箱: cdbjj@21cn.com
标签:
教学论文
诗歌鉴赏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的探索(网友来稿)
下一篇:
从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的变化看作文教学(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