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299  
标签:教师随笔
里尔克的黑重
黑格尔所说的“人们必须觉察出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终结”的时刻已经到来。“文本”、“叙事”的临街叫卖,正使我们看到了各种文本在失去标识、混为“后”市场一体化体系之下、沦为“平等商品”的模糊面孔。这于一个完全以诗歌形式来把握世界姿容的人真是太恐惧了——这不能不使我想起文革时代让人作呕的服饰一体化的“光辉岁月”。我真是惊异于某些西哲超人的逻辑能力。可这和“后殖民主义”、“全球化”的卑鄙套数又有何分别。

      我长久地恪守这样的信条:诗就是诗,哲学就是哲学,二者绝对有分别。哲学走啊走,最终要走到政治权力的家门口;它是普遍安慰的权力,而诗,恰恰相反,是普遍权力的安慰。

      里尔克的“黑”

      对黑暗的赞颂一直是里尔克诗歌的主题之一。“黑暗包容了全体:形状和火焰,动物和自己,它何其善于聚敛,人与权力”;他认为“可能有一股巨大的能源,活跃在我身边。”因而他更“相信夜晚”。如此对黑暗的迷恋,对黑夜的神话,是不是他由于对进步的不信任感,而流露出的悲观主义姿态?在《神话》的对话中里尔克讲道:“我们必须烦恼在我们背后的沉重黑暗,那些对我们只有微弱渺茫关系的黑暗。”这句话的语气郑重而富有力度,我想所有和诗歌相关的人都应该看出其中潜伏着的对诗歌自身的设计——我们贵重的微笑在重大的任务的黑暗中。我们只能在这个黑暗中,当它梦幻一般的光辉在诗歌诞生的关键性瞬间大放光明时,我们才能清楚地看见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奇迹与宝藏,喜悦,幸福以及梦想。火焰和黑暗一墙之隔,我们要做的,是擦着一只火柴,然后深呼吸,缓缓送出气流,将其熄灭。

      黑暗是一条绳索,既供人行走,又使人走向灭亡。

      里尔克的重

      里尔克对重力或万有引力有着如同物理学家般的迷恋。像一个巡回作演讲的物理学家,在其多数重要作品中,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对“重力”的辉煌见识。在题为“重力”的一首诗中,他专门“探讨”了这一问题:

      “中心 从所有的东西靠近自己/从飞行的东西中取回自己/中心 你是最强之物/如同饮料贯流于渴/重力贯穿站立而落下/如同由拖长的云层中/飘然而至熟睡人们的梦中……”

      由于翻译技术上的“失真”,我们容易作出“重力即是中心”的判断。其实不然。“重力”在里尔克的诗学中,不是从飞行的东西中取回自己的“中心”,而是“站立”并且“落下”进而靠近“中心”的日渐“降落”的姿态。人类毕竟不具备胜过鸟类持续飞行的能力,我们必须想到的事情,是应该学会忍耐强大的重量(而不仅仅是重力)而稍事休息;除了由上升或飞行时看见的华丽世界外,必须降落在自己的心中,落在事物的本质上。这和里尔克“诗在日常生活中”的主张是一致的。由于“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个一个的,它们经常被善意保护着”,因此,作为诗人,就应该用“委身于贤明的力量”——重力。持续不断地观察向着“中心”靠拢(《豹》),可以用无限温柔的双手接住这次落下的诗人,才是一名优秀的诗人。

      里尔克将它归结为“沉重的接受”,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忧郁与厌世的颓废姿态。与面对黑暗的姿态一致,只是“顺从”,即对无限存在的同意与赞同。

      嘲笑

      里尔克将哲人比作天使。

      他说:哲人已经不飞了,他们坐在神的周围,沉湎于思想中,就像翅膀沉重的鸟儿一样。他们这些气馁的天使们,就像鸟类的残兵败将——企鹅。
标签:教师随笔 里尔克的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永不枯竭的里尔克——里尔克艺术随笔集
下一篇:在真实中吟唱,是另一种气息——读里尔克的一点心得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