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4879  
标签:备课资料
鲁迅《影的告别》导读
《影的告别》写于1924年9月24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后收入《野草》。

      影子,人的影子,依附于人形,存在于明暗之间。人的影子,在完全黑暗(黑夜)与完全光明(正午12点)的情况下,都要消灭,它只能存在于半明半暗之中。鲁迅抓住这样的自然现象,用来象征象他这样的人的生存困境。身处“黑暗”与“光明”两个世界的的交接点,反抗黑暗,自然为黑暗所不容(“黑暗会吞并我”);而光明真正到来之时,又是其消亡之日(“光明又会使我消失”)。两面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成了一个“彷徨于无地”的无所依托的存在。

      面对两难的生活困境,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影子,做为一个孤独者,一个善于独立思考,有不懈追求的人,他不愿意徘徊于明与暗、生与死亡之间,茫茫然不知是黄昏还是黎明。他要保持自己的完整,不依附他人。他要与形告别,独自远行,宁愿“被黑暗沉没”,彻底消亡,使人和别的影都不在黑暗里,而有光明的前途。

      宁愿被黑暗沉没,也不愿苟活于明暗之间,这是影子的精神,也是这一篇的中心思想。

      引述鲁迅其他文章的几段文字,以为佐证: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我的反抗,却不过是偏与黑暗捣乱。——《两地书• 二十四》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所以我想,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两地书• 四》

      《影的告别》构思奇特而巧妙,既写了影的种种自然特征,并且终于被黑暗沉没,又有所隐喻象征,寄托了作者深刻的内心感受和自我审视,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就是借影向形的告别,来解剖自己思想上的苦闷和彷徨,最后摆脱了苦闷和彷徨,积极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影的告别》中关键词语的运用值得注意:仅文章的第一部分,就连续用11个“我不”,表达了一种无条件,无讨论余地的拒斥态度,影拒斥天堂、地狱和将来的黄金世界,下决心要告别,态度决绝,宁愿无地可以彷徨,意思就是消亡。接着连续用了5个“然而”,表示他的犹豫和反复。文章后半,连续用3个“我愿意”,则表示了他的追求和决心。这些词语的重复,使作品达到了一种迂缓的节奏,这节奏有益于读者对较抽象的富于哲理意味的内容的思索和感悟,对鲁迅的风格也是有所丰富的。

      另外,在一篇400字的短文里,“彷徨”、“无地”、“黑暗”、“吞并”、“消失”、“黄昏”、“黑夜”、“虚空”这一类词共用了26次,其中“黑暗”就用了8次之多,遂加重了本文灰暗的气氛。这是作者对社会重压的感受,更是作者反抗重压,不愿苟活与屈服的写真

      
标签:备课资料 鲁迅《影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鲁迅《死火》导读
下一篇:鲁迅《腊叶》导读(野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