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2043  
标签:备课资料
《麦地与诗人》《春天,十个海子》辅导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秋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的创作,包括短诗、长诗。出版作品有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长诗《土地》等。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有一个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对死亡的特有的敏感、对意义的执著追求也使他的一些诗作带着一层神秘、抑郁、悲观的色彩。

      《麦地与诗人》这是一首采取询问与答复的形式,具有强烈抒情色彩的关于乡村的短诗。海子的诗有着浓重的乡村情思,以致被称为“乡土诗”。海子在乡村一共生活15年,于是他曾自认为,关于乡村,他至少可以写作15年,但是他未及写满15年便过早离去了。海子麦地诗以中国农村最广大的贫瘠的土地和村庄为整体背景。海子之于麦地的神圣情思连同麦地这一意象本身,已成为海子提供给当代中国诗的一宗特殊工业,这就是我们对《麦地与诗人》的评价。

      海子麦地诗情的中心命题是:麦子是诗人承受痛苦的最敏感最细微的神经细胞,是雪和太阳的导体,是诗人拥抱大地所得到的收获泪水。中国农村是贫穷的,一片麦子对诗人来说不是安慰、童话,而是对良心的质问和考验。诗人听到大地在黄金外衣下的询问,他走向大地的中心,仿佛一个人独自与神灵对话,贫瘠的土地和生动富有的激情构成了海子土地情思的根本扩张力。海子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在一无所有中创造情感和想像的诗人,这种丰盛的精神财富最终要归还于土地的赠予。因为“人类的痛苦/是他(麦地啊)放射的诗歌和光芒!”这是我们对《麦地与诗人》的又一层次的评价。

      海子创造的土地诗情和寻根派的山水田园诗形成鲜明对比。海子笔下的田园风光、普通的麦子,都不带有农村文化的味道。与把个人情思寄托于某种景物以获得解脱的文人士大夫气息不同,海子“乡土诗”画面中奔腾的决不是个人归隐遁逸的文化血统,而是生命在静静毁灭中生长和燃烧的元素。在海子的笔下,所有的山水村庄都变成了生命寂静时的清泉和无止息喷发着的苦难流动的火焰。海子把他少年时代乡村生活经历所获得的“麦地”形象化作生命的本质,化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主观情境,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而又铿锵有力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海子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广大贫瘠的乡村,使我们看到了大地上升和沉落时的永恒的光。

      注意构成海子诗歌中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麦地”。这一由诗人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验而获得的形象,在诗歌中凝结为象征性的生存本体。

      1、仔细体味“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分析诗句如何把单一的诗歌意象转化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主观情境;

      2、这首诗采用了问/答的形式,联系最后一句“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思考麦地所问的是什么,而诗人的回答又是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这是海子的最后一首诗,一首抒情短诗。它在内容、意象上的独特性、私人化更为突出,文本散发着一种独自绝望的情绪。悲哀而断续的思路分裂而破碎的意象,不连贯的臆语,传达着伤痛而荒凉的心境,诗句带来了不祥的惊恐。复活了的十个海子,它们都在“低低地怒吼”着。他是这个春天的幸存者,是最后剩下的一个海子,一个黑夜的孩子,他几乎是变态地“沉浸于冬天,倾心于死亡”,他一往情深,不能自拔。他虽然极度悲伤,已无视黑夜和黎明,但他仍“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臆念着高高堆起的谷物,一家六口的吃用,有一种不可断绝的乡村情结,他还在怀疑中追逐曙光。但,矛盾、痛苦、幻灭、绝望,不能自拔。

      读海子的诗,会有一种难于把握的恍惚不定的感觉、但这感觉又是独特的,而且是十分确切的。理想的境界与现实的,冲撞而又交错的意境,正是海子诗的强烈的个性化的特征。

      《春天,十个海子》是海子最后一首抒情短诗,注意分析这首诗怎样以“十个海子”这种抒情主体自我分裂的意象,传达伤痛而荒凉的心境。“春天”、“十个海子”、“光明的景色”、“跳舞,唱歌”等外化或戏剧化的情境,是怎样被用来表达难以言说的情绪的?

      
标签:备课资料 麦地与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翟永明《母亲》辅导
下一篇:曹禺《日出》导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