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431  
标签:教师随笔
常青的绿叶——怀念老诗人辛笛先生
■赵丽宏

      癸未春节前,我去看望辛笛先生。老诗人已经九十二岁了。

      那天早晨,知道我要来,辛笛先生早起坐在客厅里等着。因为堵车,我迟到了一会儿。辛笛的女儿王圣思是我的大学同学,她为我开门时告诉我,老人等得有点心急了。不过一见面,辛笛先生还是满脸笑容,和我握手时,能感觉到他的热情。

      第一次见辛笛,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里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请来了上海的一批名诗人,其中就有辛笛先生。那是1979年初春的一个晚上,华东师大大礼堂里人头涌动,座位全坐满了,走廊里也站满了人,只能关上大门。进不来的同学在外面把大门敲得咚咚作响。这时,坐在台上的辛笛先生站起来拿过话筒大声说:“好!好!这是春天的敲门声!开门吧,让门外的同学们都进来!”门打开了,外面的同学蜂拥而入,师大的大礼堂挤满了热爱诗歌的大学生。那天晚上,辛笛先生是最受欢迎的人。他站在台上朗诵了他的一首新作《呵,这儿正是春天》,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季节到底不同了。

      春天从门窗里进来,

      冬天从烟囱里出去。

      寒夜漫漫的尽头,

      炉边听腻了老巫婆的童话,

      终于和笨重的棉袄一起晒到了太阳。

      发酵的空气流正大量冲击着麻木的神经和细胞,

      重新漾起对青春、对光明的向往……

      一个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站在一大群年轻人面前,朗诵如此饱含生命活力的诗句,这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1981年深秋的一天,辛笛先生托王圣思带给我一本刚刚出版的《九叶集》。读这本诗集时,我无法抑制惊讶和激动的心情。我这才明白,在四十年代的中国,曾经有过这样出色的诗歌,而以前我们几乎不怎么知道!我一面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惭愧,一面为这些险些被历史的风沙湮没的诗人不平。

      《九叶集》后来产生广泛影响是必然的事情。这也又一次证明了这样的真理:真正优秀的文学,是不可能被埋没的。人们后来把这九位诗人称为“九叶诗派”,也是一件自然而有意思的事情。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这是很奇妙的一个景观,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种现象。在“九叶诗派”中,辛笛先生是硕大耀眼的一叶,是其中最有影响的领衔人物。不久后,我又读到了辛笛先生的《手掌集》,书中的诗作使我着迷,语言,意象,构思,都令人赞叹,那种深邃、曲折和优雅,展现了诗歌至善至美的境界。这确实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新诗的一座俊逸不凡的高峰。新中国成立后,辛笛的诗歌一直是被冷落的,原因大概是他的诗歌太讲究艺术,政治意味太淡,缺乏“革命精神”。国内的年轻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在海外,他的诗一直在流传,后来有机会和辛笛先生一起参加上海作家协会的外事接待,看到海外来的诗人见到辛笛时敬仰激动的样子,我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原因。

      在和辛笛先生的交往中,最使我难忘的,是1983年夏天的新疆之行。那次,是去新疆参加“绿风”诗会,全国各地去了很多诗人,其中有邹荻帆、公刘、昌耀等,辛笛先生也去了,那年他七十二岁,是参加诗会的老诗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但他和我一样兴致勃勃。在乌鲁木齐,一位热情的部队诗人要陪我去吐鲁番,辛笛先生听说后,对我说:“我们一起去吧。”于是我们结伴去了吐鲁番。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到吐鲁番,当地驻军派一辆吉普车来接我们。在如火的烈日下,吉普车穿越茫茫戈壁滩,热风扑面,车窗外极目天地,一派荒凉,只有冒着青烟的公路在无边的戈壁中伸向天尽头。辛笛先生却毫无倦意,好几次提出要停车拍照。那是丰富多彩的两天,我和辛笛先生一起游葡萄沟,过火焰山,走访维吾尔族居民……在吐鲁番的腹地,我和他住在当地的一个部队营房里,屋外是四十几度的高温,屋子里连电扇也没有,热得无法入睡。我们一边摇着扇子,一边聊天。遥远的往事,在他谈来就好像是在昨天。老人一点也没有因为历史委屈了他们而愤愤不平。离开吐鲁番的腹地,没能赶上去乌鲁木齐的火车,我们只能在吐鲁番车站的小客栈里再住一夜。那天夜里狂风大作,风把门窗刮得乒乓作响。然而这并未能妨碍我们的谈兴。那晚,除了谈“九叶诗派”,辛笛先生还谈了他和巴金的交往。巴金是他的老朋友,他说:“巴金是一个难得的真诚的人,我们在一起时他常常默默无言,但他决不会说一句言不由衷的话。”他还谈起他所认识的诗人袁水拍。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辛笛先生曾经帮助过困境中的袁水拍,对袁水拍后来经历的那些大起大落,他颇为感慨。那晚,在窗外呼啸的风声中,辛笛先生的感叹也像是诗句,他说:“人就像一棵树,在风中必须保持自己的品格,不能随风倒。否则,就会被连根拔起。”

      《九叶集》的封面上画着一棵大树,树上是九片硕大的绿叶,它们向四面八方展开自己的形象。我想这是很有涵义的一种象征。在八面来风中保持着独立不羁的大树,它的生命力一定是长久的。大地,是人生的土壤,是母亲的襟怀,是人民的感情,是艺术的源泉,而根须,是诗人的意志、信念和锲而不舍的探求精神。

      辛笛说:“诗人应该越活越年轻,今年八十二,明年二十八。”辛笛先生确实像个单纯的年轻人。他对友谊的执着和珍惜,对文学始终如一的真诚和挚爱。这样的态度,正是文学前辈高尚的人格和风范。
标签:教师随笔 常青的绿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辛笛简介
下一篇:回忆辛笛老师的两件往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