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737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回答
 导入

大家知道,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多次发生过大规模的文化浩劫,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浩劫是什么?

——对,是文化大革命。我们知道,文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是一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时代,是一个思想被高度钳制不允许发出第二种声音的时代,是一个一句话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的时代!像我们所熟知的许多重要的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以及许多著名的现当代作家老舍、巴金等都在这一时期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白色恐怖时代,承载着道德和良心的知识分子都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做出了怎样的回答呢?

——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我们比较熟悉,老舍自杀了,巴金沉默了,沈从文转行了,郭沫若晚年变节了……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或逃避,造成了整个文坛的集体失声。

那么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呢?请大家看一组图片…………….

这是当时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缩影,我们看到,哪怕是思想解放、独立特行的北大学子们,也都丧失了自己的思想,陷入了迷信和盲从的漩涡。

但就在这没有思想的时代中,却有那么几个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没有沉默逃避,更没有盲从迷信,而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们中,有一种回答振聋发聩,这就是北岛的《回答》!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回答

         北岛 1976.4

二,作者介绍

我们说知人论世,诗歌也是一样的,需要我们知人论诗。所以在进入诗歌之前,我们先进入诗人的世界。

北岛,原名赵振开,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而且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北岛出生于1949年,就是通常所说的“共和国的同龄人”。文革开始之时,他在北京四中读高中。那时,北岛也曾作为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小将,积极而满腔热血地参加红卫兵运动。

后来北岛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发生了怀疑,对红卫兵运动感到失望,态度消极起来,自动退出了政治舞台,不再像其他学生一样热衷于当时的各种红色运动。这应该是北岛初步感性的觉醒,但已经显示了诗人的一种精神气质。大家说什么精神气质呢?——对,就是不盲从、有自己独立思想的气质。那么,有了感性觉醒的北岛没有参加当时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而是在北京一个建筑队当了建筑工人。1970年,北岛受食指诗歌的震撼开始现代诗歌创作。

北岛经历过十年浩劫,他深深理解和自己有着相同遭遇的青年的心灵创伤。所以他的诗反映了一代青年从迷惘、苦闷到觉醒的心路历程,揭露了十年动乱的荒诞历史,这两方面是北岛文革题材诗歌的主要内容。像他的《一切》、《红帆船》、《宣告》、《结局或开始》等,都是这类主题的主要代表作。而《回答》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篇。

 

那么,面对这个黑暗现实,诗人究竟做出了怎样的回答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三,诵读诗歌

首先,请同学们听这首诗歌的朗诵录音,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用心体味诗歌的感情基调。。。。。。。。。。。。。。。。。。。。。。。。。。。。。。。。

我们说,诗歌重在诵读。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这首诗歌,注意要用心去读,一边读一边体味。。。。。。。。。。。。。。。。。。。。。。。。。。。。。。

好,现在请一位具有朗诵才能的同学给大家朗诵一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同学们推荐一名我们班的赵忠祥,或者倪萍吧。)。。。。。。。。。。。。。。。。。。。。。。。。。。

好,不亏是公认的***,感情把握得很到位!

 

那么,同学们,这首诗大家读懂了吗?

我听有的同学说读不懂,读不懂就对了。这其实是一首典型的朦胧诗,而朦胧诗的最大特点就是朦胧、晦涩、难懂。如果让我们一读就懂,也就无所谓朦胧了,对不对?

那么,朦胧诗为什么难懂呢?因为它不像其他诗歌那样直抒胸臆,而是用了大量的意象,通过意象的组合和跳跃,来表达诗人的感情。对于理解朦胧诗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对诗中意象的理解与分析。那么,《回答》中,诗人都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意象的分析。

 

这首诗比较长,需要我们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今天我们重点学习诗歌的前四节。

诗歌题为《回答》,诗人回答的对象是谁?诗人做出了怎样的回答?这种回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走进诗歌《回答》。

※※※※※※※※※※※※※※※※※※※※※※※※※※※※※※※※※※※※※

四,课文分析

先看开篇两句,请大家齐读: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诗句,应该是很多同学都很熟悉的。那么,该怎样理解呢?通行证是什么?是可以自由进出、畅通无阻的证件、凭证。墓志铭是什么?它的本义是刻在墓碑上记录死者的生平或纪念死者的文字。而这里墓志铭是一种象征,那么它象征什么呢?就是死亡。那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呢?我请一位同学起来归纳一下……

嗯,回答得……卑鄙的人竟然可以凭借卑鄙在这个世界上畅通无阻,为所欲为;相反,高尚的人却因为他的高尚死于非命。这显然是一个悖论。我们说,高尚的人是受人尊重的,而卑鄙的人是遭人唾弃的。而在那个时代,却是这样的一种现实,请同学们思考,这该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或互动,或回答,看情况)

——对,这正是一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恶人横行、好人无路的荒诞社会。

这两句诗正是作者都当时社会现实,即文革动乱的高度概括。

 

好,继续往下看。好,同学齐读: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这两句看似写景,实为表意。那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要理解这两句诗,必须理解两个重要的意象,即“镀金的天空”和“弯曲的倒影”。天空不难理解,应是当时的现实世界,但为什么是“镀金”的呢?镀金在这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另外,“死者的倒影”,“倒影”也不难理解,是云朵的比喻,那为什么是弯曲的呢?“弯曲”一词给了你什么特殊的审美感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好,下面请同学们前后左右迅速组成联盟,在下面的讨论回答中,我希望我们今天的课堂上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展开全文阅读
好,看同学们都讨论的比较热烈。哪位同学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理解?大家想好了就站起来,我们应该学习北岛的精神,看,他在那样一个不能讲真话不允许发出第二种声音的时代里,都敢于回答,那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时代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保持沉默呢?北岛是那个时代的英雄,那么,谁是我们这节课的英雄,请站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镀金”,是一种装饰、修饰、粉饰,所以“镀金的天空”也就是粉饰的现实世界,这是对当时用谎言粉饰太平的深刻揭露。而“弯曲的”死者的身影,“弯曲”一词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死者生前被扭曲被虐待的惨象,是一种非自然死亡的形象。这是对那些高尚者被冤屈而死的生动写照。所以说,这两句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进一步的揭露。

 

好,我们继续往下看,下面是两个反问,请同学们齐读: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接下来的这两个反问,其实是诗人对这个荒谬现实的拷问。这两句中需要把握几个重要的意象:冰川纪、好望角、死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三个意象与学生互动)

 

“冰川纪”,这是个什么概念?对,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时代,也就是冰河时代,这是一个极度寒冷的时代,所有生物都无法生存。那请同学们思考:这里的冰川纪比喻什么呢?——对,那应该是人情极度冷漠的旧时代。再看“好望角”,这是一个英译词,大家知道英语是什么吗?“Cape of Good Hope”,是“充满美好希望的海角”之意。那么好望角又比喻什么呢?——那应该是充满美好希望的世界。“死海”本义我们都知道,那它在诗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这里,诗人借用它生命不能存活的特点,比喻那个荼毒生灵的文革浩劫。

那这两个反问句该怎样理解呢?哪位同学归纳一下?

学生作答,教师总结。

——人情极度冷漠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了,为什么还依然到处都是极度冷漠的人情?新的国家、新的制度已经建立了,人们已经有了实现自己美好梦想的希望,可为什么人们却在这一潭死水的社会里做着些毫无意义的争斗呢?

 

我们看以上两节,诗人先是写了社会的荒谬与罪恶,又对这个罪恶社会发出拷问。这其实是诗人对这个世界做出的第一声回答,那这应该是怎样的回答呢?

 

——对,是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   板书:批露

 

那么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一下,这种回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呢?

提示:我们知道,文革十年,到处都是歌功颂德的声音,到处都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的红色呐喊,而诗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披露了社会的黑暗,这该是怎样的精神呢?

 

——对,是一种敢为人先、敢说真话的大无畏精神。

 

※※※※※※※※※※※※※※※※※※※※※※※※※※※※※※※※※※※※※

那么,披露了黑暗现实以后,诗人又作出怎样进一步的回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在这里,诗人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我为什么来到这世界上?我要做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纸、绳索和身影”这三个意象的含义,那下面请各个联盟再碰个头,讨论一下,纸、绳索、和身影象征什么呢?诗人为什么带着这三件东西呢?(我们说,这是一首朦胧诗,而朦胧诗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怎么理解都可以。所以这里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你能自成一言、自圆其说就可以。所以请大家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好,下面哪位同学起来把他理解的三个意象分享一下: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诗人带着它们来?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阐释,我们看到,纸可以记录罪行、可以表达心声;绳索可以处决罪恶、将卑鄙者绳之以法;身影,可以理解为诗人自身,他将要用自己的身躯来反抗这个罪恶世界。我们看到,无论这些意象具体怎样理解,但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主题:诗人带着它们而来,是为了鞭笞、惩治、反抗这个罪恶世界的。

我们看到诗人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这里我们又看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刚才说,诗人要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呢?

告诉你吧

世界

我——不——相——信!

同学们告诉我,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对,质疑的声音!诗人对现存社会秩序产生了怀疑,这其实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一声呐喊。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我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对,挑战的声音!诗人对这种荒谬的世界发起了挑战,而且坚定而有力。

 

好,以上两节我们看到了诗人明确的告诉这个世界:我不相信,而且我要挑战。所以,这应该是诗人对黑暗社会做出的第二声回答,那就是——质疑和挑战!

板书:——质疑——挑战

 

那这种回答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我们看,在那个丧失了思想的时代,不允许发出第二种声音的时代,诗人却如此坚定而鲜明地告诉世界“我不相信”,而且还发起了不妥协的挑战和反抗,这该是一种什么精神呢?

——对,是一种高度理性和不怕牺牲、勇于挑战的战斗精神。

 

好,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听到了诗人的三种回答,那就是对那个荒谬、罪恶现实社会的披露、怀疑和挑战,诗人的回答铿锵有力震撼人心!但诗人对于这个黑暗社会的回答远没有结束。那么,诗人将做出怎样进一步的回答呢?诗人将做出什么最后的回答呢?那我们也来一个“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好,剩下的一点时间,请大家再次齐读课文,看看在分析了意象以后,同学们对这首诗是不是有了一种新的感受。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回答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存在的三大问题(人教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