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089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题乌江亭(粤教版高二选修)
杜牧诗三首之《题乌江亭》教案
教学班级:高二(4)班
任课教师:实验中学刘永红
教学内容:亲近经典成果展示----古典诗歌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3、学习诗人借古抒怀、忧时伤乱的情怀。
4、熟读、背诵《题乌江亭》
[教学重点]
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学习诗人借古抒怀、忧时伤乱的情怀。
[教学难点]
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亲近经典,能让你走智慧人生之路。有人说:不读红楼,就不懂人生;不品唐诗,就不懂中华诗韵。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漫步晚唐诗坛,体味杜牧咏史诗的韵味。
二、作者简介:(投影)
三..复习杜牧的诗(投影)《清明》《赤壁》《江南春》《泊秦淮》
总结:从这几首诗可看出,杜牧善于将国事民忧与诗歌紧密结合,其作品也具有现实主义创造精神。
四.. 咏史诗鉴赏步骤(找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即表达什么情感)(教师补充解说一般有几种:抒怀论史——知人;
忧世讽今或伤今——明世)
D、写作技巧?
教师师补充解说:构思上百花齐放:一般有写景抒怀,叙史抒怀,直接议论抒情这几种。技巧方面主要注意其典故,是自比还是对比等。
五、学习《题乌江亭》(带着钥匙打开经典宝库)
1、检查预习, 朗读全诗(集体)。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
提问,引导,明确:吟咏项羽的历史。从诗题《题乌江亭》和诗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可知。
请一个同学说说有关项羽在乌江亭的故事。
2.诗人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何态度?
提问两三位同学,对与否请进入诗歌内容,然后再做定论。
3.析诗:展示诗句赏析其内容。
小组讨论,发言,教师点拨。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忍辱负重而重新奋发图强,惋惜他英雄事业毁于一旦。借古抒怀 (主旨)
4.朗读诗歌,探讨问题。(个人朗读,教师点评)
提问: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流露诗人对项羽批评惋惜的态度?从中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来? 结合现实说说你的感悟。(自由讨论)
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点拨,主要引导学生从古典诗歌中汲取思想精华,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六、课外拓展:各抒己见
历代诗人对项羽的死评论不一,请结合王安石的《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说说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的观点。(展示两首诗歌)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批评,惋惜)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赞扬借此抨击南宋委曲求全)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是必然的)
七.品读经典,学会做人作文。(七嘴八舌话经典)--------课后作业
杜牧和王安石的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写一篇心得,500字左右
八、背诵《题乌江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题乌江亭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苏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与反思(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