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学论文
阅读:804
标签:
教学论文
清华附中学生论文《梅边吹笛露桥闻》
清华附中学生论文《梅边吹笛露桥闻》 回 复
作者: 韩军 - hanjun (浏览次数: 91 次)
发表日期: 2001-01-25 19:40
梅边吹笛[1]露桥闻[2]
——从唐宋“坊陌人家”[3]看诗词的音乐美[4]
高996班 李蔚
两个重要词语
〈1〉 坊陌人家:
本文中泛指唐宋时期官立的音乐、舞蹈机构(如大晟乐府虽在宋代,仍算)及虽非教坊
中人,但与之关系极密切的一些诗词作家。但文中不提柳永,因为他的词作太过突出,特别
是在音韵上。
〈2〉 音乐美:
不仅指闻一多所说的音节之美,还含作品所营造出的情景音乐之美。
现今流行音乐中有不少近似于念白的“歌曲”,而且歌词平平。我用问卷的形式对15-38岁的人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 66.7%的人认为泛泛而言这类“歌曲”是不会得以流传的;66.7%的人认为此类作品的魅力因为太过平白会大减,而且必会从“歌曲”范畴退出。对于曲调与歌词不和谐的作品,80%的人认为不论歌词或曲调单独看多好,都不能算好歌,50%认为那已不能称之为歌曲。
还有一些近年来的现代诗,一味追求结构的新奇,而忽略了音韵的魅力。对此,96%的人认为不能“琅琅上口”,83.3%的人认为除极短外,不会得以流传。91.7%认为当今诗词仍需注意音韵美感.
而坊陌人家所重的,恰恰就是音乐美,故对此作一番研究,希望本文能起到“以史为镜”的作用。
一、 诗词音韵
我们经常说“言为心声”,又讲“歌言志,诗咏言”,可见诗词是紧紧联系着我们的感官的。我这里讲音韵,并非牵强附会。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秋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每每读到这里,我们总是能深有感触的,似乎也为易安居士那深深的愁绪所缠束。我认为,这恰恰是因为她用心中的泣血,点点滴滴点染着读者的心的缘故。这样的音韵,是可诉、可聆、可赏却不可伪装的。这样的心的声音,正是我们要细细品味的。
(一) 密韵写哀
1.同字、同韵促拍的细吟长思后,一咏三叹地、恰如从哽咽难言的少女心中唱出。几个密密的“eng”韵真能断人愁肠。
又如严蕊 [6]的《卜算子》末句:“莫问奴归处。”密密的韵脚织出万千感慨和惜别。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后主的悲绰繁弦,在《清平乐》[5]的“别来春半”、梅乱雁来
2.叠唱
今天我们唱歌、作诗词有“反复”一说,这在古代算一种叠唱。如果叠唱得好,不仅不呆板,还可以有缠绵悱恻的意境。
(1) 短语的反复
如周姬[7]《赠陈筑》:“梦和残月过楼西,月过楼西梦已迷。唤起
一声断肠处,落花枝上鹧鸪啼。”前两句将“梦”和“月过楼西”反
复吟哦,我认为这和古代乐曲的“合头”技法极有关联。第一句是梦随
月行,第二句是月中醉梦,让人仿佛看到了那柔肠百结的坊陌红颜痴
痴苦盼的瘦影。这恰恰让鹧鸪之啼变得更加凄厉。
再如李煜的《捣练子令》[5]中有:“断续寒砧断续风”。这两个“断
续”将静夜砧声和寒宵风绪融合在了一起,读来意清而又韵长。
(2)尾首相连
聂胜琼[8]《鹧鸪天》句:“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前两个短句尾首相连,好似怨女哭诉,将口语融入词韵,颇能传情。
白石道人《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9]句:“浸愁漪。一春幽事
有谁知?”及《石湖仙·越调·寿石湖居士》[9]句:也学纶巾欹雨。
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前者yi声相连,后者yu作渡节,
这样的现象在坊陌人家是很常见的。再比方周邦彦《蓦山溪》 [10]
句:“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我认为这可能和乐曲有关,有的地方
展开全文阅读
需要长音相续、但又不能表达的意思过少,于是作者就如此填词。 特
别是《石湖仙》句,作词忌讳重字(除特殊格式要求),但作者连用
两遍“玉”字,且并非像是有什么深意,我认为这和续“雨”音极有
关系。
以上是音节完全相同的情况,还有声母、韵母相同、相近的字相
连的形式。如周邦彦《丑奴儿·第二》[10]句:“香梅开后风传信,绣
户先知。”(x声母)《木兰花令》 [10]句:“薄酒醒来愁万绪。孤灯翳
翳昏如雾。”《双头莲·双调》[10]句:“云迷阵影,隐约望中”。
写到这里,如若你还不能体味到其中妙境,那就读读下面这一
首叠唱频繁的《蓦山溪·第二》[10]吧:
江天雪意,夜色寒成阵。翠袖捧金蕉,酒红潮、香凝沁粉。帘波
不动,新月淡笼明,香破豆,烛频花,减字歌声稳。 恨眉羞敛,
往事休重问。人去小亭空,有梅梢、一枝春信。檀心未展,谁为
探芳丛,消瘦尽。洗妆匀。应更添风韵。
这首词有如回澜拍岸一般,声母韵母错落相续,吟来使人口齿噙
香。
(二)去声的妙用
周邦彦《瑞龙吟》[10]句:“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一个去声字——“个”,夹在缓缓地自叙往事的句中,恰似写意一般,活泼地添上了一位娇小可爱的姝丽,又自然地流露出了作者怜惜和亲切的感情。
(三)拟声词的点染
周邦彦《长相思·晓行》[10]句:“箭水泠泠刻漏长。”萧瑟之感渗透纸背,然而丁冬之声不绝于耳,正是“泠泠”之妙。仿佛绘画中的“跳脱”手法一般。
下面请欣赏姜夔的《醉吟商小品》:
1=C
5 - 4. 6 │ 5 - 7 - │ 6 - 5 2 │ 7 2 1 - │ 7 - - - │
又 正 是 春 归,细柳 暗黄千 缕,
2 3 4. 6 │ 5 - - 0 │ 3 5 4.5 3 │ 2 - 7 # 5 │
暮 鸦 啼 处, 梦 逐 金 鞍 去。一 点
b 5 4. 5 3 - │ 2 - - - │ 6 5 4. 6 │ 5 - - 0 ┃
芳 心 休 诉, 琵 琶 解 语。
怎么样?很美吧?但若用音韵讲又太牵强。那么,就请看下面的分析:
二、 音乐意境
古人说起教坊,总用“风月”这个词,那么,就让我以此为据,从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撷几点精英,谈谈自然中的音乐意境。
风
如李煜的《三台令》[5]句:“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一个“切”字,在“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时绘出了因国运败落而悲苦、萧索的凄冷心境。薛涛的《风》[11]写得更妙“猎蕙微风远,飘弦唳一声。林梢明淅沥,松径夜凄清。”这里的“飘弦唳一声”最妙,既然是“微风”而且“远”,如何能写出“凄清”呢?轻轻“飘弦”即出“风声鹤唳”,难道还是春日融融之微风吗?大约是秋在中国文人眼中更有诗韵的缘故,坊陌人家所善写的也是秋风。比如周邦彦的《南乡子·第三·咏秋夜》[10]中“已觉秋声引雁高”就很妙。常人多用大雁哀鸣衬托萧瑟秋风,而此句却是秋风之声援引秋雁高飞复哀鸣。
月
仍举李后主的《捣练子令》,词中末了说寒砧“数声和月到帘栊。”别小看几下砧声,它有“以动写静”的妙用,而且还是“寒砧”,月色的清冷、凄冷、宁谧尽皆跃然纸上。
坊陌人家对乐器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所以下文中,我就借与乐器极有关联的诗词谈谈人文因素所占比重极大的音乐意境。
芦管
薛涛的《听僧吹芦管》[11]前两句是:“晓蝉呜咽暮莺愁,言语殷勤十指头。”将“黄芦苦竹”的“呕哑啁哳”之声模拟了出来,而且又溶入了人的“言语殷勤”,只是僧人吹时,我认为应写得超逸些,这里倒像对唱的山歌了。
钟
周邦彦《虞美人·正宫·第二》[10]句:“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篷。”“疏篱”、“曲径”、“云树”“清晓”、“天寒山色”,在这样一个萧疏而缥缈的佳境中,铜钟轻响绵延振微波,作者所乘“孤篷”便徐徐出发了¨¨¨此情、此景、此境,较之柳三变的《雨霖铃》又是一般滋味。
笛
最后,谈谈本文标题中出现的两首词。
姜白石的“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深情款款,卓然不群,真个能“唤起玉人”。周邦彦的“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又是与伊人相伴时恬静、优美的意境:天上婵娟撒下清光,地上水榭波影粼粼。悠扬笛声丝丝飞来,醉了花枝柳绦上的莹莹晚露。携手相和同吟,也醉在了笛声中的四月天¨¨¨
坊陌人家的诗词中有太多的无奈与悲哀,因而少有什么意气澎湃的宏篇。这是他们的局限性。然而,坊陌人家所吟哦的,几乎都是内心的深情。而且坊陌中恐怕不会有人不精于音韵。“言为心声”,用他们的作品论述诗词的音乐美,的确再合适不过。谨以此文致当今诗与歌坛。
参考文献
[1] 姜夔《暗香·仙吕宫》句:“梅边吹笛”。《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第四八页(夏承焘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新一版第一次印刷)
展开余文
[2] 周邦彦《兰陵王·越调·柳》句:“露桥闻笛”。《清真集》第四三页([宋]周邦彦撰,吴则虞校点,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4月第一版、北京第一次印刷)
[3] 坊陌人家:即坊曲人家,唐时官立的音乐、舞蹈机构。周邦彦《瑞龙吟》句“愔愔坊陌人家”。
[4] 音乐美:闻一多《诗的格律》中说“这一来,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中华书局《中华活页文选•2000•6》P10)
[5] 陕西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的《李煜词全集》。Mail:gaorong@snnic.com
[6] 严蕊:字幼芳,宋天台(浙江天台县)军营中妓女,能诗词,通古达今。据载,南宋大道学家朱熹在天台任职时,曾以败风化为名,将她投进监狱。但她据理驳斥,坚不屈服。后朱熹调走,岳霖继任,将她释放。此词可能就是她在释放前写给岳霖的。
[7] 周姬:宋代闽(福建)人,妓女。学子陈筑客蜀与之甚密。后陈筑登第官外地,她写诗寄之。
[8] 聂胜琼:宋时长安妓,李之问妻。寄李词一首传世。
[9]《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夏承焘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新一版第一次印刷)
[10]《清真集》([宋]周邦彦撰,吴则虞校点,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4月第一版、 北京第一次
印刷)
[11]《电子版薛涛诗全集》(以施铁民输入的《全唐诗》为底本。以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的
张篷舟《薛涛诗笺》为校本)(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12]《诗词格律概要》(王力著,北京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3]《中国音乐史略》(吴钊、刘东升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3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
印刷)第三章《隋唐音乐》
[14]《汉语音韵学》(王力著,中华书局出版,1956年7月第一版,1981年6月北京第三次印刷)
第245-251页第四章《广韵》第二十三节《高本汉所假定广韵的韵母的音值》
----------------------------------------
RE: 清华附中学生论文《梅边吹笛露桥闻》 回 复
作者: Being - being (浏览次数: 84 次)
发表日期: 2001-01-25 22:32
这种范式的学习,韩兄总结总结。
----------------------------------------
Being being@k12.com.cn
惟存教育 being.k12.net.cn
大眼睛科技教育网 www.eyecn.com
这里好玩 回 复
作者: 安姐 - wangtr (浏览次数: 73 次)
发表日期: 2001-01-30 03:03
这里好玩,我要仔细看
----------------------------------------
安姐
mailto:wangtr@k12.com.cn
惟存教育 being.k12.net.cn
大眼睛科技教育网 www.eyecn.com
不知指导老师是谁…… 回 复
作者: 好好小子 - boyipei (浏览次数: 71 次)
发表日期: 2001-01-30 08:55
这是中学生写的??
——太不可思议!!
敢问谁是他的指导老师?
----------------------------------------
http://www.s800.com.cn/boyipei
好好先生恭候您的光临
不局限于音乐 回 复
作者: 安姐 - wangtr (浏览次数: 63 次)
发表日期: 2001-01-30 19:19
写的很棒
其实,音乐,一直是先于文字而发展的。古代把语言赋予音乐,是由于那时候还没有发明文字,人们为了记诵的方便,(另外,民间老百姓对文字的普及还非常有限),于是就给赋予语言音乐的特质,诗词也就朗朗上口了,又便于流传。所以,才会称之诗歌诗歌,我想这便是诗歌的由来。诗经,就是最好的典范。
另外,鄙人认为,诗词在表达上的艺术性,还不局限于音乐,色彩、质感、线条,等等,因此,诗词的美术艺术,也是值得研究的。看看谁来研究这个有价值的课题。
到唐宋期间,诗词在艺术上的的表达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改日再续。
----------------------------------------
安姐
mailto:wangtr@k12.com.cn
惟存教育 being.k12.net.cn
大眼睛科技教育网 www.eyecn.com
RE: 不局限于音乐 回 复
作者: 韩军 - hanjun (浏览次数: 60 次)
发表日期: 2001-01-31 23:26
如果让安姐做她的导师恰好。
----------------------------------------
RE: 不局限于音乐 回 复
作者: 安姐 - wangtr (浏览次数: 52 次)
发表日期: 2001-02-02 10:27
那我得先好好学习,不知道对于这个问题先人研究的程度如何?
----------------------------------------
安姐
mailto:wangtr@k12.com.cn
惟存教育 being.k12.net.cn
展开余文
大眼睛科技教育网 www.eyecn.com
李蔚同学论文资料分析及其他 回 复
作者: shiliang - ding_shiliang (浏览次数: 44 次)
发表日期: 2001-02-03 21:33
归结起来,李蔚同学论文中所用资料大致为两类,一类是诗词引文,一类为调查问卷的资料。调查问卷的资料在文中有一处,即文章的引言部分,交待了论文写作的动机目的。在文中更多的是前一类资料,这是让我们感到十分吃惊的地方。文中所涉及的诗词名家包括李清照、姜夔、柳永、周邦彦、李煜、严蕊、姜胜琼、周姬、薛涛等近十人的作品二十余首,且基本上理解了诗词的意蕴,实在是难能可贵。好好先生、安姐等方家激赏这篇论文,所言不虚。
作为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同学,能在自己的阅历范围中对自己钟爱的作品做大量的阅读、分析、综合,无论如何是应该鼓掌致敬的。尤其是阅读(占有),给人启发多多。Being 所讲的学习范式,我的看法首先就应该指这一点。
深入看看(应该吗?),李蔚同学似乎更偏重婉约作品,更偏重女性作家(女同学,抑或女才子大凡如此?),持论个性色彩偏重,理性色彩似乎受到了一点冲淡;另外对音乐美的内涵发掘不够,多为意象分析所淹没,很多地方没能跳出传统诗论词论评点炼字炼句的老套,与音乐美之间的联系不够直接具体。
----------------------------------------
RE: 李蔚同学论文资料分析及其他 回 复
作者: wbihd - wbihd (浏览次数: 25 次)
发表日期: 2001-04-25 10:38
每次学到古文或是诗词的时候,老师总要学生一字不漏的背出来,这可苦了不少学生。
不过今日看到李同学在分析中,写到了《音乐意境》,这到让我想到了当年上课时我们背古诗的情景!那时我们将每一首古诗根据它的韵律分别用快吟和慢吟的曲调来背。一般我们这么唱上几遍就告定了,所以很多时候用音乐也能解决不少问题。
欧阳穆雁
----------------------------------------
RE: 李蔚同学论文资料分析及其他 回 复
作者: wl2000 - wl2000 (浏览次数: 11 次)
发表日期: 2001-04-25 15:33
我曾看过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学生论文集,单是看看那些论文标题和文后所列的参考书目,就足以让我这个做了十几年的语文教师羞愧不已。今天又看到清华附中的学生论文(我想这样的文章肯定还有很多),看来,光是汗颜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信夫!
由此,我更加坚信语文教学应该解放思想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
标签:
教学论文
清华附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汉文化的堕落与悲哀
下一篇:
文学之网络状态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