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713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教你实用秘笈力克多音难题(高三)
教你实用秘笈 力克多音难题
辨析多音字是近年来各省市高考的重点及难点。虽然常考的多音字也就一百多个,但考生在与多音字难题的对决中屡战屡败。观察教学双方处理过程,要么是识记方法简单、机械,要么是方法不科学,繁琐零碎,操作性不强。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秘笈”。现把方法介绍如下,敬请方家指教。
1、密笈一——以少带多法
以少带多法应该是识记多音字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即在多音字有一个读音词条数量很少或义项单一的情况下可以只记住少的,从而也相应记住了多的。它主要有三种情况:
⑴有的多音字,有一种读音只有唯一词条,另一种读音词条较多,可以用记少不记多法,加以记忆。如“扛”只有“力能扛鼎”才读gāng其余读káng,“估”只有“估衣”读gù,其余读gū;“提” 只有“提防”才读dī其余读tí; “胖” 只有“心广体胖”才读pán其余读pàn。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华、颈、据、碌、稽、作、巷、亲、稍、厦、红、拾、遂 、殷、叶、埋、委、蛇、扁、迫、熨、勾、脚、秘、瓦、臂、殖、挣、扎、可、汗、暴、臂、拾、卜、症、似、厦、堡、柜、论、邪、瘪等。
当然,这类多音字的唯一词条有的还有着特殊的来源。有的是人名、地名,如单chán于(古代匈奴的君主),秘bì鲁是国名,泌bì阳、蚌bèng埠是地名;有的是专业术语,如瓦wà刀巷hàng道;还有是因为通假,如剿(同“抄chāo”)袭、溃(同“殨huì”)脓。类似的还有龟兹、可汗、华山、厦门、瓦窑堡、十里堡、六合、咖喱、铅山、稽首、镐京、蔚县、安娜、涡河、栅极等,如果了解这些来历,运用该法更有事半功倍之效。
⑵有的多音字,有一种读音词条较少,另一种读音词条较多,可以用记少不记多法,加以记忆。如“弄”字,跟“街道、小巷”义项有关的,常在“弄堂、里弄”等词里读作“lòng”,其余均读作“nòng”。 “绿”只有“绿林”(泛指聚集山林间的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集团)、鸭绿江(地名)“绿营”(清代的汉营)才读lù,其余读作lǜ;如“识”字,跟“记、记号”义项有关的,常见的在“标识、款识、博闻强识”读作“zhì”,其余均读作“jì”。再如“靡”只有在“靡费、奢靡”解释“浪费”时才读mí,其余读第三声。掌握了这一点,像“所向披靡、萎靡不振、风靡一时”等就不会读成第二声了。类似的有便、打、什、同、殷、杉、脉、炮、烙、络、解、缉、匙、汤、说、否、乘、别、骨、说、系、择、要、压、亟、落、否、缪、叨、券等
⑶有的多音字,几种读音的词条都较多,但有一种读音义项较单一,可以用记少不记多法,加以记忆。如“发”虽然读“fā”和“fà”时词条都相对较多 ,但却只有义项与“头发”相关,才读“fà”,否则读“fā”。再如“兴”,只有解释“兴致、兴趣”时,才读xìng。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就也很容易辨认“兴奋、兴盛、兴师问罪”等词条的读音了。于此类似的还有:车、坊、佛、假、几、模、强、率、纤、石、宿、饮、燕、召、正、贾、乐、打、屏、帖、与、拓等。
以少带多法是一种非常实用、而且非常简单高效的方法。它不需要记住零碎的义项,更不必去理清难懂的词性,而且通过它能快速有效记住一半以上的多音字。所以它应是首选的识记方法。(许多人把词义识别法放在首位,但由于要弄懂甚至记住零碎的义项,所以麻烦而不实用)
2、秘笈二——词性辨认法
一般来说,许多多音字词性不一样,读音也不一样。如“处”,作名词时,读作“chù”;作动词时,读作“chǔ”。 “畜”,作名词时,读作“chù”;作动词时,读作“chǔ”。类似还有囤、创、观、冠、劲(作名词时,读作“jìn”;作形容词时,读作“jìng”)、泥、为、数、丧、舍、粘、咽、卷、散(作动词时,读作“sàn”;作形容词时,读作“sǎn)、数、钉、铺、膏、缝、教、笼、磨、通(量词读第四声)钻、擂等。
词性辨认法是基于弄懂多音字各义项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但又不必依赖义项的识记的一种方法。但它也需要学生有起码的词性识别能力。
3、秘笈三——语体识别法
语体识别法是根据多音字语体色彩来辨识多音字读音的一种实用的方法。一般来说,有的多音字几个读音有书面语、口语之分。不同的场合读音也不同。如“给”,口语读作“gěi”,书面语读作“jǐ”。所以“给以”应读“gěi”;“给予”则应读“jǐ”。 “剥”,口语读作“bāo”,书面语读作“bō”。而“血(xiě)淋淋”和“血(xùe)海深仇”,也是因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而读音有所不同的。当然,这类多音字大多还伴随着口语可以单用、组词可以拆开理解而书面语不可单用的规律。如“薄脆”的“薄”是口语,该词即可以理解成“又薄又脆”的意思。类似的还有差、逮、壳、露、削、色、熟、疟、翘等
4、秘笈四——据义辨音法
据义辨音法本来应该是多音字辨识的基本方法,但由于该方法使用时不简洁,所以一般只在较难分解的多音字辨识时才使用。如“禁”在解释为“禁得住”时读第一声,如弱不禁风、忍俊不禁、情不自禁;解释为“禁止”时念第四声,如犯禁、入国问禁、令行禁止、紫禁城。再如,“辟邪”“辟邪说”中的“辟”都有“排除”的意思,但“辟pì邪说” 的“辟”解释为“驱除、排除奸邪或不正确的言论、学说”;而前者没有这层意思。由此可知“辟谣”等词的读音了。类似的还有场、称、臭、传、度、供、应、倒、调、分、空、量、蒙、闷、转、氓、觉、横、遗、分、济、供、属、鲜、看、载等。
5、密笈五——连词造句法
连词造句法是在多音字很难辨识的情况下,把容易出错的词条巧妙的组成容易记住的短语或句子。例如,在识记“奔”时,“投奔、奔命、奔向工厂、各奔前程”等词条较难记清楚。就可以组成一个句子:别人都各奔前程了,只有他还无处投奔 ,为了奔命,他只有奔向工厂了。再如“答应、答言、答腔、答理、答讪”等词读第一声时,可组成句子:小明跟他答讪,可他根本就不答言(答腔),也没人答理(答应)他。再如“着”念zháo时与zhuó容易混淆。特别是“着火、着凉、着迷、着慌、着忙”等词条,就可组合成句:网吧着火了,他由于着忙(着慌)去救那个着迷的网民,自己也弄得着凉了。还有“外强中干、中看、中用、中听”很容易念成第四声,可以组成句子:这个外强中干的家伙,既不中看、也不中听,更不中用。这样造句记忆不仅充满趣味,而且不易混淆遗忘。至于连词法,则是把几个易混淆的词条连在一起,快速念熟悉。就如记忆外国人名字一样。如“靓妆靓女”、“打颤颤抖”等词,把它们一个一个拆开来记忆,可能更易混淆,连在一起,当作一个词语读熟,效果就不同了。
展开全文阅读
6、密笈五——强化朗读法
当然,运用上面方法以后,必然还有些特别难肯的“骨头”。特别是那些词义相近、词条都较多的多音字。可先用上面方法筛选,得出最难的词条,然后反复朗读,直至熟悉为止。如“露”,“抛头露lù面、出头露lòu面、藏头露lù尾”“露lòu马脚、露lù头角”。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教你实用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09高三复习学案:送别诗(苏教版高三)
下一篇:
“正确使用虚语”专题复习学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