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865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琵琶行>并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 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2. 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3. 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教师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高山流水》: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家作品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诗坛代表人物。与诗人元稹合称“元白”,与诗人刘禹锡合称“刘白”。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二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当时号称“千字律诗”。 

创作历程: 

(1) 前期(从入仕到被贬江州司马) 

居易少年得志,官至左拾遗。写下了大量政治讽喻诗,针砭时弊。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卖炭翁》《观刈麦》等 

(2) 后期(从被贬到死) 

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儒家的“乐天知命”、道家的“知足不辱”和佛家的“四大皆空”来作为自己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自己“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力求做到“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以闲适感伤为主。有《长恨歌》、《琵琶行》。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曹操的《短歌行》。 

背景介绍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是其被贬期间创作的千古名篇。 

三、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元和十年,予左迁(降职为)九江郡司马。明年(第二年)秋,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铿锵悦耳地)有京都声(京城乐曲的声调)。问其人,本长安 倡女(歌女),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乐师) ,年长(年龄增长)色衰(容颜衰老),委身(嫁给 )为贾人 (商人)妇。  遂(就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使快(畅快)弹数曲。曲罢(弹完)悯然(忧郁的样子), 自叙少小(年轻)时欢乐事,今漂沦( 漂泊沦落)憔悴,转徙(辗转迁徙 )于江湖间(各地)。予出官(京官外调)二年,恬然(淡泊宁静)自安,感斯人言(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是夕始(才)觉有迁谪意(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 因(于是)为(写)长句(七言诗),歌(作歌)以赠之,凡(共)六百一十六言(字),命(命名)曰(叫 )《琵琶行》。   

鉴赏小序,思考: 

诗前小序写了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明确: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梗概,概括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四、整体感知 (听朗读带) 

    

诵读感悟  

  1.文言知识归纳  

言:感斯人言               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动词  

数:使快弹数曲   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名词  

  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回答,动词  


展开全文阅读
  今夜闻君琵琶语    曲,名词  

为:因为长句         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  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给,介词wèi  

轻:轻拢慢捻        轻轻,形容词  

商人重利轻别离     轻视,动词  

泣: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  

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 今:色彩  

文言句式  

歌以赠之         宾语前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   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于,在  

  

2、文章结构 

诗人               琵琶女 

秋江夜送客       寂寞守空船 

月夜听琵琶       月夜弹琵琶 

闻之长叹息       凄凉诉身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感伤话谪居       感怀良久立 

司马青衫湿       却坐促弦急 

        琵琶行 

琵琶女身世为明线,作者的感受为暗线 

3.思考、讨论、回答文章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点拨:文章主要写了琵琶女的琴声和诗人的感受两部分内容。文章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Ⅰ、寻找思路  

   我们从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点拨: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二节(暗写),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节(明写),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明写)(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  

  点拨: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让学生在文中找)。  

Ⅱ、分析“三奏”  

  1.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拟设置如下问题:(投影显示)  

(1)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 (暗写、略写) 

这是种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也是用文字去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法, 

  (2)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点拨: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此二句在写什么?有何作用?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2.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让学生先挑出来读读)。拟设置以下几个问题:(投影显示)  

(1)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音乐无形,诗人是借助什么手法表现无无形音乐的? 

1、借助双音节词、象声词、叠词,如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间关、幽咽等。  

2、双声、叠韵词的使用。间关、幽咽、呕哑、嘲哳(效果:直接模拟声音,或者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感) 

3、直接议论,为乐曲作解说;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评价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4、侧面烘托,写艺术效果。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 

5、比喻。 

清人刘熙载《艺概》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比喻有何效果? 

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诉诸读者的听觉和视觉,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 ,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  

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是诗人描写音乐的开始,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她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高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这两句写出了漂泊流浪之恨,写得特别入神。 

  第二部分是“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那时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的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形象生动。“大珠小珠落玉盘”更使人觉得在这里落下的哪里是珠子,分明是她往日的盈盈笑语,和欢快时滚烫的泪水,让人过耳不忘。接着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写弦音像黄莺(在)花下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优美动听。这更进一步写出了琵琶女内心的欢快。 

  第三部分“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被寒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润,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在间歇中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压抑着,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此时此刻真是无声胜有声啊。是啊,琵琶女好景不长,“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她“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怎不肝肠寸断? 


展开余文
  第四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这时她的幽愁怨恨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为何? 

  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碎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四弦一声如裂帛”,如裂帛,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也是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被撕裂,是愤激的衰号。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这一段,白居易和琵琶女,一个笔下写忧怨,一个弦上弹忧怨,他们都有一样的愁怨,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 

(3)这一部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与“喝彩”,“经久不息的掌声”等比较,哪种效果更好? 

这种间接描写更能突出音乐声感人肺腑、引人入胜的魅力。更写出了诗人的如痴如醉的神态。是又一种的“无声胜有声”。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这几句有何作用?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总写音色音质以及在不同弹法下产生的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概括音乐的美。  ) 

注意下文音乐旋律的变化!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滑”和“难”写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顶真。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何效果? 

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 有声无声。  

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奔突而出)刀枪鸣。 

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     

曲终收拨当心(对着琵琶中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音乐的旋律是如何变化的? 

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戛然而止。(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 

  3.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让学生反复诵读,自己品味。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诗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满腔激情通过琵琶声自然流露。 )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皆掩泣”比前“悄无言”程度更深,表现大家对两个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用设问句表现自己伤感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 

谁解琵琶语--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司马青衫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你能明白诗人泪洒青衫的原因吗?  

Ⅲ、分析“三感”  

  1.在第一次感悟中拟设置以下问题:(投影显示)  

  (1)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声音时的心情吗?  

  (2)你从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  

  (3)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推进,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  

  2.第二次感悟在文章的第四节,是文章的难点部分(为了更好理解文章主题,联系琵琶女的身世来感知文章)。拟设置以下的问题:(投影显示)  

(1)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心情?  

明确:第四节 

(2)诗人听了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一部分阐明了文章的主题。诗人和琵琶女在身世、才华和遭遇上都有相似之处。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 

(3)为什么诗人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3.第三次感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让学生回答:  

  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人泪洒青衫,源于感伤: 

①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伤;  

②风物的感伤,湓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荻花飘飞,睹物伤怀;  

③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  

④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  

⑤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二、整合评价  

  总结课文  

  △诗人为什么不知道琵琶女遭遇之时便已经听出了音乐中的情感?  

  点拨:白居易是被贬的官员,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这一点与琵琶女的“不得志”有相似之处。再加时值秋天,且“醉不成欢惨将别”,以致心情落寞。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以赠之。(呼应课堂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在课堂结构上首尾呼应。)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  

    

  第三课时: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明湖居听书》片断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的绘声艺术  

  声音没有实体形象,又一发即逝,难以捕捉,怎样描绘才能使之形象、可感呢? 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清代刘鹗的《老 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 虽前者是诗歌,后者是小说,前者描绘的是琵琶声,后者描绘的 是说书声,但两者在对声音的描写上却有相通相似之处、异曲同工之妙。试比较分析如下:  

  二者对声音的描写都可分为正面描绘与侧面烘托两部分,从两方面写出了琵琶女及王小玉说书技艺的高超、绝伦。先来看正面描绘:  

  (1)、开场不凡  

  试音定调时,琵琶女“低眉 信手”似漫不经心地“转轴拨弦三两声”,便“未成曲调先有 情”;王小玉“把两块顽铁丁当了两下,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两人技艺绝妙,都似随手拈来,轻轻两下,便吸引了听 众。  


展开余文
  (2)、两者都描写了一个完整的演奏(说唱)过程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弹奏从“转轴拨弦”开始,而后“嘈嘈切切错杂弹”,继而“间关莺语” “幽咽泉流”之后,便“声 渐歇”,于无声处凝绝后是“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 鸣”般的声音突起,最后以“裂帛”般的高音结束。  

  《明湖居听书》中说唱过程 则是:声音不甚大。越唱越高, 拔个尖儿、回环转折,节节高起 →于极高处陡然一落→渐低渐细 →无声→忽又扬起→霍然收音。  

  二者描绘的声音都是从一般 音阶开始,而后渐低,后至于无声,再又突然进发,在激烈高昂处 结束,声音也由简而繁,抑扬结合,决慢相间,高低交错,刚柔并济,跌宕起伏。既显示了演奏说唱 者的高超技艺,又表明吸引入之处 即在声音的迂回曲折,千变万化。 不同的是《明湖居听书》描绘的过 程更具体,更复杂。  

  (3)、两者都采用以形喻声的方法,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形象,化不可捉摸的听觉为可见可感的事物  

  《琵琶行》在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加强其 形象性,如“大弦嘈嘈如急 雨”,既用“嘈嘈”这个叠音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其形象 化,既有听觉,又有视觉形象。 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就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在显示音乐旋律中的“滑” “涩” 时,作者又用两个比喻“间关莺 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 “幽 咽”之声,悲抑哽塞。在短暂的停歇后,声音忽又扬起, “银瓶 乍破” “铁骑突出”,形象地写 出声音的高亢、清脆。  

  《明湖居听书》中不仅用看得见的景象、想像出的形象来比喻,还用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感觉来喻声音。  

  如“唱几句书,声音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慰斗贸过, 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用的是感觉,重在强调 听觉上的舒适;言其声音到高处时,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这里又用想像出的形象来比喻, 突出了声音的清脆、韧性、高亢;写声音的回环转折,而又节节高起,作者又用看得见的景 象、经历过的事情作喻: “恍如 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初看傲来峰绝壁干仍,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突出了声音愈唱愈高,而又雄浑高亢、婉转悠扬的特色, 使声音的变幻、回环似有形的 景致一般展现于眼前。再如声暂歇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遂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 时显现,使人们通过联想,可 以想像出声音如“花鸣春晓” “百鸟乱鸣”,也让人感到眼 花缭乱,耳不暇接。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干变万 化的音乐形象,已使我们不能不 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而作者在 正面绘声之余,还用了侧面烘托 的手法。  

  首先,两个主人公都是技艺 高超之人,因此在写声音前,作者首先要写入(当然是略写)。两人的出场都是千呼万唤才出现的,而亮相亦有相似之处:“琵 琶女”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王小玉是“半低着头”,两人欲露还藏的姿态更引人注目,让人更急于知道其技艺如何。  

八、布置作业(略)

附:板书设计 

             琵 琶 行 

                 白居易 

               

             三 奏  

              ↓ 

             三 感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主题)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琵琶行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奥林匹克精神(苏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套中人》新发现:21世纪中国的中学教育竟不及沙俄时期的教育?(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