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高考范文
阅读:839
标签:
高考范文
高一高考范文
剃头师傅与高考作文——《剃光头发微》漫笔之二(人教版高一必修)
邓金平
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之所以被作为范文选进教材,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它的构思极为精巧。作者用了绝大部分篇幅,铺陈古今中外关于理发的种种掌故,到最后,才点明主题是嘲讽那些滥用职权者,卒章显志。文章谈天说地、道古论今,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故而深为文章家们所钦佩。不过这篇文章是否真的可以成为学生们作文的范式,还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问题。
前两年曾有“小作家”的高考作文写得很有个性和艺术性,却没有得到高分,于是引发了人们对高考作文议论纷纷和猛烈抨击,后来有专家出来发话说,“高考是面对大多数人的,主要是考一般知识和能力,就作文而言,主要也就是考能否写有内容又通顺的文字,才情的发挥也必须在考试要求的框架内”,于是有关这方面的讨论似乎也就渐渐地平息下来。毕竟,对专家、对权威,国人一向是非常敬畏的,既然专家都说必须要有“框架”,我们老实地按照专家的话去做,戴上这个“框架”就是了。就连有“天才少年作家”之誉的蒋方舟在高考作文时,也“不敢稍有发挥”,而是和大多数学生一样“写得很平稳,也很‘八股’”。不难想象,如果我们的学生也模仿何老先生写一篇就连一些老师也不太喜欢的、似乎杂乱无章而实则功力深厚的《剃光头发微》,等待他的命运将是如何了。
据这位专家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提高读写能力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起码要求,先要学会掌握语言表达的工具。”我在想,如果以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为了掌握一门工具为借口而扼杀孩子们的才情和创造的话,也许他们掌握这个工具之时,就是他们成为社会工具之日!这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只要看看现在毕业的许多大学生的命运,就会明白不注重个性和才情的教育,除了能够培养出大量过剩任人摆布不会独立思考的工具(而且还是许多企业单位不屑于要的工具)之外,还会造就出些什么东西出来!
不过据说教育部是不反对(但并没有说要赞成)学生考试时写最能体现个性和创造精神的诗歌的,可问题是现在各地的高考作文,依然是明令不得写成诗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我想这绝不是下面那些考试部门心怀仁慈,担心学生诗歌写不好而得低分而落榜,而是心生虚怯,害怕自己诗歌读不懂因误判而丢脸。所以他们就利用手中的这一点点权力,虽然“就有那么一点剃头权”,但“谁撞在他手里,就得看他的嘴脸,听他的发落”,你要写诗歌,没门!
中国的学生头脑中仅剩的一点个性和创造性的皮毛,在这些“剃头师傅”们的锐利剃刀的飞舞之下,是要被砍削得牛山濯濯、一毛不存的;而中国作为一个“诗的国度”,在现在各省市高考制度的"框架"之下,也必定是要被窒息而永久地消亡了。
对这样一些“剃头师傅”们,怎么就没有人依据“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的原则,也将其剃掉呢!
标签:
高考范文
高一高考范文
剃头师傅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女子缘何爱长发---《剃光头发微》漫笔之一(人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
雪(鲁迅)(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