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116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人教版高一必修)
 

海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一、海子•档案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与龙家营之间的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西川撰文)(注: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海子的第一首诗是《亚洲铜》最后一首短诗是《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是中国新诗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二、海子死亡:

海子于1989年3月26日凌晨躺在山海关外的铁轨上,当现代工业社会最有力的象征--火车碾压过中国最后一个田园诗人的身体,所带来的阵痛不仅仅是钢铁碾压肉体的,它给所有中国真正热爱诗歌,热爱土地,热爱太阳的人们带来的阵痛将会在持续再一个甲子年甚至更长久。而那些正如海子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所提到的“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的那些“小丑”们在海子死后也不忘发表他们的言论。

  根据海子死后一些诗人和作家发表的一些文章看,有人认为海子是死于精神分裂,有人认为他是江郎才尽,有人说海子的死是殉诗,有人说海子的死缘于城市和乡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说海子的死是练气功走火入魔,这些说法反映了人们当时对海子之死的关注,也正是这样的说法可见世俗对诗人的无知揣测。一个把生日和忌日选择在一起的人,你如何去说他自杀仅仅是一时冲动?深深阅读他的诗歌,每个有灵魂的人都会发现为什么。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不应该学习海子,我们更应该从海子自杀事件中学习到:我们要乐观的生活。

三、死亡原因分析:

1、自杀情结 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我在《怀念》中已经引述过海子于1986年写下的一篇日记,那篇日记记于他一次未遂自杀之后。此外,我们从海子的大量诗作中(如发表于1989年第一、二期《十月》上的《太阳?诗剧》和他至今未发表过的长诗《太阳.断头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杀的精神线索。他在诗中反复、具体地谈到死亡--死亡与农业、死亡与泥土、死亡与天堂,以及鲜血、头盖骨、尸体等等。海子对于死亡的谈论甚至不仅限于诗歌写作中。他死后,朋友们回忆起他生前说过的一些话,深悔从前没有太留意。有一位海子在昌平的友人告诉我,海子甚至同他谈到过自杀的方式。海子选择卧轨,或许是因为他不可能选择从飞机上往下跳;在诸种可能的自杀方式中,卧轨似乎是最便当、最干净、最尊严的一种方式。我想海子是在死亡意象、死亡幻像、死亡话题中沉浸太深了,这一切对海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暗示。

2、性格因素 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爱干净,喜欢嘉宝那样的女人,有时有点伤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在多数情况下,海子像一只绵羊一样对待他人。有一回海子的一个同事给他送信,因为信有好多封,那人便一边读着信封上海子的名字--“海子海子海子”--一边把信递给他。可是忽然,送信人不再读“海子海子海子”,而改口为“孙子孙子孙子”,海子觉得送信人是在说着玩,便只是笑,倒是站在一旁的骆一禾火了起来,把送信人大骂一顿。一般说来,海子是温和的,但他也有愤怒的时候,而且愤怒起来像一只豹子。有一回他在饭馆里一个人和几个人打起架来,结果打碎了眼镜,脸上也留下了血痕。事后他对我说,因为当时他真把命豁出去了,所以他一个人和那几个人打了个平手。

3、生活方式 海子的生活相当封闭。 

1988年底,一禾和我先后结了婚,但海子坚持不结婚,而且劝我们也别结婚。他在昌平曾经有一位女友,就因为他拒绝与人家结婚,人家才离开了他。我们可以想像海子在昌平的生活是相当寂寞的;有时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与别人交流。有一次他走进昌平一家饭馆。他对饭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可没有那种尼采式的浪漫,他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我想是简单、枯燥的生活害了海子;他的生活缺少交流,即使在家里也是如此。他同家人的关系很好,同大弟弟查曙明保持着通信联系。但他的家人不可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据说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因为他是一位大学老师。海子死前给家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有一段时间,海子自己大概也觉得在昌平的生活难以忍受。他想在市里找一份工作,这样就可以住得离朋友们近一些。但是要想在北京找一份正式的、稳定的工作谈何容易。海子的死使我对人的生活方式颇多感想,或许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被一张网罩住,而这张网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一般说来,这张网会剥夺我们生活的纯洁性,使我们疲于奔跑,心绪难定,使我们觉得生命徒耗在聊天、办事上,真如行尸走肉。但另一方面,这张网恐怕也是我们生存的保障,我们不能否认它也有可靠的一面。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婚姻关系,还是社会关系,都会像一只只手紧紧抓住你的肩膀;你即使想离开也不太容易,因为这些手会把你牢牢按住。但海子自杀时显然没有按住他肩膀的有力的手。

④荣誉问题 

⑤气功问题

⑥自杀导火索 每一个人的自杀都有他的导火索。作为海子自杀诸多可能的原因之一,海子的爱情生活或许是最重要的。在自杀前的那个星期五,海子见到了他初恋的女朋友。这个女孩子198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在做学生时喜欢海子的诗。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中等身材,有一张圆圆的脸庞。她大概和去年去世的内蒙古诗人薛景泽(雁北)有点亲戚关系。海子最初一些诗大多发表在内蒙的刊物上恐怕与这个女孩子有关。她是海子一生所深爱的人,海子为她写过许多爱情诗,发起疯来一封情书可以写到两万字以上。至于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分手的,我不得而知。但在海子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她已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海子见到她,她对海子很冷淡。当天晚上,海子与同事喝了好多酒。他大概是喝得太多了,讲了许多当年他和这个女孩子的事。第二天早上酒醒过来,他问同事他昨天晚上说了些什么,是不是讲了些他不该说的话。同事说你什么也没说,但海子坚信自己讲了许多会伤害那个女孩子的话。他感到万分自责,不能自我原谅,觉得对不起自己所爱的人。海子大概是25日早上从政法大学在北京学院路的校址出发去山海关的。那天早上我母亲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了从学院路朝西直门火车站方向低头疾走的海子。当时我母亲骑着自行车;由于急着上班,而且由于他和海子距离较远,不敢肯定那是不是海子,便没有叫他。现在推算起来,如果那真是海子,那么他中午便应到了山海关,我想任何人,心里难处再大,一经火车颠荡,一看到大自然,胸中郁闷也应化解了。看来海子是抱定了自杀的决心。他大概在山海关待了一下午,第二天又在那闲逛了一上午,中午开始延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走去。


展开全文阅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导入 

  某个初春的傍晚,天空飘着细雨,一个年轻人走进一间饭店对老板说:我给你朗诵自己的诗歌,你给我酒喝。老板看着这个身材不高,头发又长又乱,衣冠不整的瘦削而落魄的小伙子,冷冷地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不能在这里朗诵你的诗。 

  这个落魄的年轻人,这个不被理解的诗人就是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抒情诗中的名篇。这首诗写于海子自杀前两个月。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看这位天才诗人的心路历程。 

     

  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初读后体会到的感情基调。

  (二)鉴赏诗歌 

  1、师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诗人是如何围绕“幸福”抒发情感的? 

  明确:本诗是一首风格明快、感情强烈的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诗歌一开始,就点出了主词“幸福”,同时,以“幸福”贯穿全篇,并得以逐层强化。第一节,诗人选取平常的生活细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都是幸福之所在,因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二节,诗人的“幸福”满溢心胸,无法独享,要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幸福”的情感得以强化。第三节,要让“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感染上诗人的幸福,陌生人也会得到幸福,诗人的情感再次扩大强化。读来觉得整首诗都洋溢着乐观、欣喜、幸福的情绪,有极强的感染力。 

  (2)、海子所理解的“幸福”是怎么样的?和常人的“幸福观”一致吗? 

  明确:诗里海子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常人理解的“幸福”不同。普通的幸福生活,不外乎物质上的丰富与奢华,世俗感观享受的满足,政治和文化观念上的“权力”“业绩”等生命本真所不需要的东西。而海子把“幸福”理解为生命得以自我呈现和自我满足的一种资源。生活虽然粗扑,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这种理解的深度非常人所及。 

  (3)诗人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亲人”“山”“河”和“陌生人”? 

  明确:诗人将自己获得的“幸福”传递给他人、他物,意在说明他要让每一个世间飘泊的灵魂都关注“幸福”,理解“幸福”,体验到获得“幸福”时的人类大善大美的至境;还在于他希望整个世界和人间都成为“幸福”的家园,让其中的每个人都能和自己一样幸福愉快的活着。这表明了诗人内心洋溢着博爱之情。 

  2、思考: 

  从这首诗洋溢的积极、乐观的情调来看,诗人应该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向往幸福的人,那么为何他在不久之后,会选择了卧轨自杀这一极端的做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呢?难道是他写完这首诗以后突然遭受到什么灭顶的打击,使他突然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吗?显然不是的。其实,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一种隐含的忧伤。(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要从“明天”开始,为什么不从“今天”、从“现在”开始?明确:“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意味着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的海子,并不拥有这种幸福。他所希冀的幸福,只能寄托在明天,寄托在一种美好的想象中。 

  (2)、于作者而言,幸福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是些凡俗的琐事,可是作者却觉得幸福,怎么理解? 

  明确:“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诗人想象中的世俗生活,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它是真实、自然,朴实无华的,却也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在他的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甚至他在离开大学的六、七年间只看过一次电影。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写作和读书上。他只有在诗歌中、在想象中去描绘他想要的幸福。 (3)、“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只愿”一词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歌要表达的“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只存在于诗人的想象中。“只愿”,犹言尘世幸福是你们的,我情愿独面大海,独守清高。这就显示出诗人陷入矛盾境地:一方面对世俗生活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去,面朝大海,背对尘世;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因为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而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则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痛苦中,海子最终选择了一条也许是最彻底的路,完成了和这个世界的和解。(四)结语 

  诗人海子的一生是短暂的,他的生命就像是一颗流星,瞬间陨落,却在天际燃烧成一道发光的弧线。因为在有限的时空里有着强烈的闪电般的燃烧,所以这颗星辰的陨落留给人们以久远的思念。当然,在这思念背后,是一种对才华的敬意。充满才华的诗人消失了,但人们依然思念这种才华的闪光。人的生命总是要消失的,而艺术的生命却因才华的闪光而得到延续。

赏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写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海子,这个用心灵歌唱着的诗人,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他与世俗的生活相隔遥远,甚而一生都在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似乎宣告了诗人面向尘世,开始了一系列的体验式行动,不再任时间在贫穷、单调和孤寂中逝去。“周游世界”是诗人的理想,那便是让自己的心灵充分向世界开放,充分享有这个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粮食和蔬菜”本来是物质世俗的代表,是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料。“关心粮食和蔬菜”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从这可以感受日常生活本身包含的享受物质快乐,使人休闲放松的内容。诗人下定决心“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表明过去诗人缺少幸福感受,对生活漠不关心,于是踌躇满志,打算重整心绪,重建生活,追求幸福。“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在想象中构建着自己的幸福家园,想象自己有一个超离生活之外,眺望大海的姿态和空间,在那里,诗人可以面朝大海,获得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诗歌的审美意蕴往往凭借单个词语或者一句话产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情景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审美情境,在此,我们感受到自然和人的内心世界融合为一体,达到了崇高的境界。


展开余文
      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我们能体会到一个超越自我的生命关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当诗人拥有了如此美妙的幸福感受时,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种感受告诉每一个亲人,他甚至要将幸福送给每一个与他不相关的人。“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那幸福”如“闪电”一般,表明幸福的突如其来以及诗人对幸福的强烈的感受,似乎也表明了这种幸福会转瞬即逝,是那样的虚无缥缈。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其实就是对那日常司空见惯的、早已感到失去光彩的山山水水的重新审视,重新感受,重新发现。“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幸福世界里,诗人的幸福感受因过于强烈而溢出,他用真诚的祝愿、世俗而实在的祝愿为陌生人祈福。关爱万物生命是诗歌的存在价值,此诗的抒情主体以一种“超越自我”的姿态关怀人类,祝愿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悲天悯人的人类情怀使得整首诗突破了通常抒情诗的情感表达,全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只愿”暗示了前边的一切,原来都是诗人在为别人祈祷,他自己根本就不愿去拥抱世俗,而是坚守自我的空间和姿态,只愿独自一人面朝大海,背对尘世,静看花开花落。

      因而,无论是想象中抑或是现实中的尘世幸福,海子都不在其中。海子这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后一个牧歌诗人,将永远栖居在自己的麦地里守望着别人的幸福。

海子是当代学院派新诗人的代表。他众多的抒情诗就像大海里的珍珠,熠熠生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他的抒情短诗中的佳作之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诗的题目就是点睛之笔,“诗眼”所在,宏大的画面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体验,这种带有海子独特的辽阔、明朗、纯洁的抒情方式,只要你阅读,就会立刻会渗透到你的心灵,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隔。同样是写海,曹操登高望远,即作《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彰显出政治家一统天下的豪迈气势。而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颂扬了大海所凝聚的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是一篇战斗性的抒情诗。

  整首诗采用回环结构,重章叠句,首尾复沓。些许是诗人的思绪比地球的自转速度要快,他想要做的一切,都是从明天开始,这是不是向世人寓意着什么?此时,海子的心里装着大海,也只有此时,海子的心里才会春暖花开。惠特曼是孤独的, 狄金森是孤独的,海子注定也是孤独的,大海才是安魂之居所,海子,海的儿子。海子向着大海抒情,已无憾事,不久他永远地“面朝大海”了。他终于把他的诗和诗中那种追求自由的精髓和沉默的思考,留给了这个世界。

    我愿意相信西川所言:谁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种飞翔?

 海子选入高中语文新诗的文章。即使在如今教材大刀阔斧的改革的同时,海子的诗歌依然没有走下教科书。

 九 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马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也许,海子的最后遗篇能给我们最后关于他的记忆。)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面朝大海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孟子》二章教案(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下一篇:创新源于批判(人教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