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048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一、考点解说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题型设置
主观题,第二卷
三、新课导入
历年高考都把诗歌鉴赏纳入考查范围。古代诗歌鉴赏范围广,内容深、难度大。不过,作为高中生,无需面面俱到,无需深入到作者的生活实际和时代特征做太深的鉴赏,只要做到从某一角度初步鉴赏,言之成理就可以了。
四、教学过程
1、了解古代诗歌
a、送别诗:依依不舍,思念劝勉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咏史诗: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忧国伤时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山水田园诗:热爱自然,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恬淡闲适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e、边塞诗:塞外风光,誓死抗敌,同仇敌忾,奋勇报国,建功立业,厌战思乡
高适《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f、闺怨诗:思远怀人,控诉战争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g、羁旅诗:孤独寂寞,思乡怀人,抑郁不得志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诗歌体裁分类(见附录六)
3、读懂诗歌
也就是要弄懂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a、读诗题,看作者
如:王安石《题乌江亭》,从诗题可以知道,诗歌内容跟项羽有关,是对项羽的评价。
又:岑参《逢入京使》,作者岑参是一位边塞诗人,而边塞诗一般表现“塞外风光,誓死抗敌,同仇敌忾,奋勇报国,建功立业,厌战思乡”的主题,再联系诗歌,就能明确作者要表达的是深切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b、看注释,明背景
如:2008湖北卷,结合背景,此词写于不得志(未遇)、受人怀疑(谁肯信)、受人嘲弄(画形容)之时,而作者表现很豁达诙谐(良匠),并坚信自己会时来运转(夕阳红),对前途很乐观(看我碧霄中)。
c、找诗眼,理线索
如:清•蒋捷《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本词以“听雨”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听雨”把三个画面巧妙的构成一个整体:在“听雨”中欢乐,在“听雨”中忧愁,在“听雨”中总结一生。
又: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还流露出作者经历第一次罢相之后,虽被再次征召回朝,但不能不产生的重重忧虑。
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小结:诗眼作用 ①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 ②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③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
d、抓意象,找典故
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又: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一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e、析情感词语
如:2007宁海卷,首联“怜”“爱”二字表明作者喜欢琴、棋,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喜欢它们,便可明确,真正喜欢的是“直”“方”,从而表现自己的“志”:为人正直、有棱角。
五、总结
从诗题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注释破解难处,从作者了解背景
从原作找到依据,从题干得到启示
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
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0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六)语言表达和运用(二)(人教版高三必修)
下一篇:
古代诗歌鉴赏(二)(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