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887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人教版高二必修)
一、导语 1
古代文人墨客不管是壮山河之美,抒安邦之志,发思古之幽情;还是表闲愁遗恨,达相思之苦,大都“爱上层楼”。登高临远,天地悠悠,或喜或悲,自然一吐为快,从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声情并茂、动人心魄的诗词名句。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篇登高临远的名作—《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板书)
请同学们将必修四翻到 页,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板书)
二、初读诗文,感知情感
1、自由诵读 2
首先我们来熟悉一下这首词,大家先利用2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一要读准字音;二要注意停顿、语气;稍后请同学来朗读。
2、指导诵读 3
好,就读到这。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仔细,相信大家也读懂了一些东西,读出了一些情感。现在请几名同学结合自己的体验朗读这首词,要求:要读出情感。
读得太精彩了,(两位同学读出了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了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更读出了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
3、译读 3
现在同学们结合注释以及老师给的资料再次读这首词,要求读懂文中字词的意思。除所给资料外还有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和同学或老师探讨。
多媒体显示 遥岑远目:目,看;注意句
把吴钩看了:看了又看
忧愁风雨: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形势
倩何人唤取:倩,请;注意停顿
揾英雄泪:擦拭
三、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2
通过读,同学们对诗歌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现在我们开始鉴赏分析这首词。鉴赏诗词,应该知人论世,我们只有了解诗词作者的个人经历、写作风格以及所处的时代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和内涵。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些有关辛弃疾的情况。请前面的同学为大家读一读投影的内容,注意掌握老师特殊标记的地方。
多媒体显示
四、研读诗词,鉴赏手法,体会情感
读得很清楚,由资料可知词人本想登亭览景,消愁解闷,结果却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那么词人登赏心亭见到了哪些景物呢?我们一起看上片。(多媒体显示上片)
(一)分析上片
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了哪些景? 2
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分别写了“江天”、“山”“落日、断鸿、游子”(板书)这些景物。
2、看到这些景物,你会引发什么情感呢?为什么? 5
板书:愁苦、孤寂
3、和同学们一样,词人也有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是胸怀满腔报国之志的辛弃疾的愁苦孤寂要比我们深刻得多,那么辛弃疾的愁苦孤寂是什么呢?同学们利用2分钟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也可以同身边的人探讨,一会请同学来谈谈。 6
同学们很聪明,想到了结合背景解决这一问题,虽然词中没有交代因何愁恨,但结合登临时的情景和词作背景,可以意会到,词人北望中原旧疆,收复失地无日,南望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偏安一隅,复国主张,无人应和,满腔壮志,却不得伸。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上片词人除了以景写情外,还选用具体动作表达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情感。
5、同学们读最后一句,找出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并分析动词是如何传达词人情感的?
动词分别是“看、拍”(板书),同学们找得相当准确,对于动作分析,这里“看”是一个难点,老师给大家一点儿提示。可从“吴钩”入手分析,吴钩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贺《南国》诗中就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据课下注释⑧我们可知,“吴钩”是吴地所造的一种宝刀,本应该在战场上杀敌,而今却闲置身旁,只能“看”不能“用”。现在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交流,稍后请同学分别对两个动词进行分析。
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很棒,词人用一个“看”字,写本应驰骋沙场的“吴钩”,而今却闲置身旁,徒有锋芒,无处施展。这不正是词人自身的写照吗?作者以物自比,巧妙将自己虽有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悲愤表现出来。苦闷、悲愤郁积在胸,无处倾诉,只好借拍打栏杆发泄。“栏杆拍遍”则反映了词人苦闷、悲愤之急之深。
整个上片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愁苦、孤寂的心情,
6、那么主要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呢? 1
非常准确:借景抒情、融景于情(板书)。
(二)分析下片(多媒体投影下片)
1、下片中,作者进一步抒情,但手法有了变化,那么运用的是什么手法呢?
非常正确,是用典(板书)。 1
2、辛弃疾这首词中哪些句子用到了典故呢?请同学们读出来。
同学们都找到了,前三层,每层都用到了一个典故。 1
3、这些典故分别有何用意呢 ?
①现在我们来分析第一个。 6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多媒体显示)
提示:分析典故,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典故的处出、原意(即写何人何事)。请一名同学读一遍课下注释⑩,同学们共同概括此处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非常好,写的人是季鹰——事件是思鱼(美味)辞归 板书
关于这个典故,老师在补充一些内容。
(多媒体显示:)
除了解这些相关内容外,还要关注作者评说典故的词语。现在结合这些资料,同学们思考这个典故的用意。
同学们很善于发现。在这里词人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又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之情。
②第一个典故我们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请同学们运用这种分析方法,结合课下注释,用4分钟时间讨论解决后两个典故。 7
展开全文阅读
多媒体显示:“求田问舍”句 “可惜流年”句
通过刚才合作探究,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求田问舍……”引用的是“许汜——求田问舍”(板书)的典故,作者借此批判了那些像许汜一样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小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为国忘私的广阔胸襟和远大抱负;“可惜流年……”涉及的是东晋大将军“桓温——叹时光流逝”(板书)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痛苦。
下片作者运用三个典故,一波三折,一唱三叹,将词人那壮志难酬的悲、执著抗争的壮,表现得愈加回肠荡气。情致极处,词人不禁流下英雄泪。
投影: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看来大家都读懂了。从中我们读出了词人壮志难酬、知己难觅的悲愤与凄凉,读出了词人独自哀伤、无人慰籍的孤独与痛苦。
这首词我们就鉴赏到这,
五、小结全文
一首《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读罢,函咏咀嚼,在感受文中的每一句词、每一个字,所渗透的词人为国为民的忧愁,满腔爱国的忠愤的同时,更不要忘记英雄的辛弃疾是通过什么手法将其炽烈的爱国情怀流传后世的。最后留一个作业。
六、作业
七、齐诵结束本课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之际,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优国伤时的诗人的情怀。(齐读或插录音)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水龙吟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
长亭送别(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