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设计
阅读:504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畔,我们的思绪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节选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三国演义》第95回和第96回梗概。
1、扫清文字障碍
2、弄清众多出场人物
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物,弄清相互间的关系。
3、介绍《三国演义》第95和第96回梗概。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又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中计大败。
三、揣摩文意,概括要点
思考: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如何围绕线索把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起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1、节选部分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蜀魏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诸葛亮和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和朝廷、朝廷和孟达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
2、围绕这些矛盾开展的情节更加错综复杂。作者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因此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
3、本文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第一部分写马谡立状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北上。第二部分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却。第三部分主要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这三部分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
4、前后照应,主要集中在说明街亭的重要、"当道下寨"和"围山断水"这几个问题上。如"围山断水“,在第三、五、六、七、九自然段反复照应,使得文章脉络分明,结构紧凑。
四、鉴赏
(一)再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这一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明确:
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正反对比,用次要衬托主要是本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主要人物诸葛亮部署的正确。
2、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马谡的三次“笑曰”(①“笑”诸葛亮“多心”;②“大笑”王平“真女子之见”;③“大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表现了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和思想。
3、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斩马谡”一段,以诸葛亮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诸葛亮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严于自责、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
(二)美读:课文第三段。
读了这一段文字,一个活生生的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似乎当年的赵括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看,马谡说的第一句话就把诸葛亮的千叮咛万嘱咐当作了耳旁风,他的语气里还似乎有点笑话诸葛亮的谨慎多余。当王平向他提建议的时候,马谡满口理论,什么“凭高视下,势如劈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自己素读兵书当成了炫耀的资本,殊不知这正是他自己的思想误区,而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不是常常遇到吗?
六、作业:
1、问题讨论:马谡失街亭是谁的过失?马谡有没有谋略?
提示:①马谡失街亭与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对马谡的评价相呼应。可从诸葛亮用人上考虑。②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马谡提出“攻心为上”。
2、根据你所了解的故事给诸葛亮写一篇传略。要求400字左右。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失街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下一篇:
《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