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442
标签:
教学论文
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之途径(网友来稿)
贵州省普安县第二中学:余永正
摘 要:兴趣是人们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导向上多动脑子,在教法上认真探索,不断更新唤起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语文 激发 兴趣 途径
兴趣是人们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激发学习兴趣对中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形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目前,由于受就业的影响,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摸索、探究,得到了一些经验的积累。在此,笔者拟就谈几点自己对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之途径与同仁商榷: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要使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获得最高、最理想的效益,教师的“教”就应灵活多样。教师首先应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要“跟学生学”,“如果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如对于小说戏剧题材的文章,可要求学生改编成课本剧,然后表演、讨论、分析。诗歌、散文等采取自己乐欣赏的形式,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因素,“趣味”绝不是庸俗级或故弄玄虚,“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连。如何使课堂有“趣”呢?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认识和发现学生的需要,并施以适宜的“阳光”和“养料”,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乃至爆发自身求知潜能。教师要学会灵活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寓教于乐,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不言而喻。例如蒲松龄的《狼》这一课,传统教法是先让学生把字词解释搞懂,句子会译成现代文,文章结构要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一堂语文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但如要让学生激发起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就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我将《狼》这一课安排学生通过小品演出把故事情节演绎出来,这样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同时又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语文。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又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年龄,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又如教学《一面》一课,可以质疑学生“作者为什么说:我们不愿恣情的悲痛呢?”通过同学们的思考、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答案:这句话隐含着作者化悲痛为力量的浓厚情思。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典型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在环境中进入角色,去欣赏文学作品,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阅读趣味书籍,激发学习兴趣。
我曾有一位学生,在我上《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一篇课文时,由于我对老舍以及《骆驼祥子》的介绍,他对《骆驼祥子》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放学就立即要求父亲帮他去买一本回家。后来他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对语文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语文成绩也就此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例如在上《智取生辰纲》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把《水浒》这本名著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去阅读这类书籍。这样做可谓一举两得。就这样“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形成有序、有趣、有利、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前人苦学事例,激发习兴趣。
杰克•伦敦少年失学,边找工谋生边自学文化,随身携带记录着各种词语和警句的小纸条,一有空闲就加以记诵,二十多岁开始发表作品,一生著述颇丰,传世之作《热爱生命》大受推崇;高玉宝仅上过三年学,苦读苦写,发表了自传体小说《高玉宝》;高尔基4岁丧父,10岁丧母,后靠自己努力学习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自传三部曲是在列宁的鼓励下写成的,它们独自成篇,又前后相连,艺术地再现了主人公阿辽莎成长历程的三个阶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被视为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成就。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玄奘苦学佛法。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这些伟人、名人刻苦学习语文,最终斐然成家的事例,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决心。
四、通俗易懂谜语 , 激发学习兴趣
“刘邦闻之而笑,刘备闻之而哭”,涉及两个历史人物项羽和关羽,跨越了整整一个朝代,牵扯出一串历史史实,教师稍作点拨,联系相关课文,学生不难由谜面推出谜底。机关识破,满堂欢笑。再由教师或学生讲述史实、评点人物,融历史知识、文学典故于一炉,合旧知与新知于一体,学习兴趣,油然加浓,其导因不过是一则谜语。激趣手段用得巧,可以营造起满堂轻松、愉快、热烈的学习气氛,在这种气氛下求知、探疑,其收效不必置疑。
展开全文阅读
五、采用好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电化教具“化静为动,以动促思”。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演示把死的东西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学习面前,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可以借助投影仪打出赵州桥外形图,讲《变色龙》时,可以播放课本剧《变色龙》录像片。这样可以直观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优化课堂总结, 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总结是一堂课的“压轴戏”。尽管接近“尾声”,但也必须精心组织,精彩表演。在课堂总结中,我运用了衔接过渡式、联系媒体式、延伸探究式。衔接过渡式就是总结上文,联系下文,设下悬念,如《捕蛇者说》,第一课时讨论了前三段,我是这样总结的,“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永州的蛇很毒,致使蒋氏三代深受其害,那么当蒋氏听到作者说:‘更苦役,复若赋’时,心情怎样?他愿意更换这份差使吗?好,下一节,我们再来继续学习。” 联系媒体式,就是联合现代传媒,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情。如教学《藤野先生》时,我是这样结课的:“同学们本文主要追忆了在仙台与藤野相识相处的四件事,赞扬了藤野先生热爱科学,治学严谨,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那么文中作者从东京到仙台最后回到祖国,这是源于什么呢?” 学生齐呼:“爱国”,“爱国,这使我想到了一句歌词:‘无论何时何地,我的心都是中国心’,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 “是《我的中国心》”,“大家会唱吗?”“会”,好,下面我们来一齐唱一遍,于是,在铿锵有力的唱声中结束这一课。我想这个结尾一定激起学生巨大的爱国热情,产生了无穷的学习动力。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做有效的练习,激发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的兴趣。采用延伸探究式,就是选择课文中的生发点,设置得当的作业,理解文章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背影》,我是这样总结的:“本文主要回忆了车站买橘时父亲给自己留下了难忘的背影,表达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文中抓住买橘这一细节进行了细致描绘,“背影”就显得尤为传神、感人。这样以小见大,升华感情,突出中心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下去以后,大家运用细节刻画的方法,以《妈妈的背》为题进行细节描写,看谁写得好。”就这样结束了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的还有《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作为教师,教而自信;作为学生,学而乐学,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总之,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导向上多动脑子,在教法上认真探索,不断更新唤起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6月出版
2、李福灼、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3、晓苏:《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4年8月—10月总第408期和总第414期。
4、刘舒生主编《教学法大全》,经济日报出版社,于1990年12月出版
作者邮箱: yuzhrngy1963@126.com
标签:
教学论文
激发中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第一次真好(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
熟语使用中的常见类型(人教版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