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286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厨房
系列文章摘自新加坡“空中华文教室”,在此向原作者蔡深江先生和沈淑华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
作文有声有色:谈作文中的声音,颜色,气味,变化和对比
作文小点:谈作文中的比喻
作文口沫横飞:谈作文中的对话
作文酸甜苦辣:谈作文的结构与情节的起伏
作文甜品:谈作文的结尾
作文有声有色
写文章的人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读者看到的却远远超越了平面的文字,他们靠想
象,把文字变成立体的画面,所以,作文中的声音、颜色、气味、变化和对比就显得格
外重要了。
好的厨师除了煮出一道道的美食外,还要懂得引起食客的食欲,让看到的人会想要
吃,吃的人会满意。因此,厨师花心思处理食物的摆设,也让食物看起来色、香、味具
全。
1 声音
你可以想象看默片的感觉吗?没有了声音与色彩,效果一定大打折扣。
在一篇作文中,声音肯定不是主角,但是,必要与适当地加入音响效果,可使文章
更生动、亲切。
在写景的文章中,声音调和了画面过多的缺陷,让雨滴落地、风吹过树叶、虫鸣鸟
叫、浪拍堤岸等大自然的声音,以及都市的不同声响交代你所要传达的意思。
其他主题的作文也可以视情况加入声音,例如哭泣、心跳、清喉咙、脚步声等,只
要倾心聆听,你就会感受到文字敲击出来的声音,只要稍花心思,这些声音就可以点缀
你的作文。
2 颜色
我们生活在一个彩色的世界,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可能是黑白的,可是有很多作文却
恰恰是白底黑字。
为作文添上色彩,靠的是观察,什么状况之下要突出什么颜色;什么颜色衬托什么
心情,在文字的世界里,是有一定的规矩。我们要多读多思考,才可以准确掌握。
例如风,风是没有颜色的,但我们可以借风带出不同色彩。风吹过绿树青草地、蓝
天、红色屋顶、蔚蓝的海,风甚至吹拂了你的黑发与蓝色忧郁的心。
当然,不必要、不妥当的颜色,会显得格格不入。
3 气味
在现实生活中,气味看不见,但是,它肯定存在。正如一道美食散发出的香味,它
无法填饱肚子,却让人胃口大开。嗅觉在关键时刻取代了视觉、听觉与触觉,例如,食
物如果馊了,我们不见得看得出来,但是,肯定闻得出。
作文的气味使表达的方式更多样化,也更活泼。
例如风,风的味道全凭它来的方向决定。风吹过海岸,带来浓重的盐味、鱼腥味;
风吹过垃圾槽,你闻到腐臭;风吹过欢乐的人,你甚至闻到他们的笑声中夹带的美好气
息。
无论是美好的气味或者令人恶心的恶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妙处。
4 变化与对比
变化可以是肉眼分辨得出的,例如阳光的转移、人的情绪与表情。变化也可以是间
接的,如一个人改变了,或者是成长、老化的过程,我们不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察觉,
却一直在进行着,运用变化,可以使文章有层次,也更有深度。
对比往往离不开变化,不过,对比的运用更强烈。无论是颜色、声音、光暗、心情
、行为,对比的作用在于制造冲突,让读者有震憾的感受。通过对比,我们所要表达的
意思会更清楚,效果也显著。
在作文中运用变化与对比,可以表现作者观察入微的仔细。
展开全文阅读
5 总结
厨师煮一道菜,不会只注重色彩与调味,更不会轻重倒置,顾此失彼,破坏了原料
的特色,使食物失去原味。同样的,我们写一篇文章,也不可以过度注重技巧的运用,
而掩盖了原本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篇好的作文,应该平衡、有轻重、先后、主次之分。
文字的润饰,也就是词语的选择、修改,可以在作文完成以后再视情况增删。
最重要的是:不可刻意,以免画蛇添足。
回页首
作文并不可怕。
作文的乐趣在于创造与想象。正如一个喜欢煮东西的人也通常喜欢品尝美食,希望
结合不同厨艺、煮法,烹调出美味佳肴,我们一方面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也
尝试在作文中加入自己的创意,使文章显得独特而与众不同。作文的满足感来自于自我
挑战。
1 创意是什么?
创意是想出,或者是做出了其他人没有想过的或者做过的东西。这个“东西”不是
凭空得出的,它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能够结合现有的条件,使一切更美好贴切。
所以,在厨艺上,创意是利用现有的材料,煮出了不同口味与风格的食品;在作文
中,创意是运用熟悉的字句,写出了感觉与角度不同的作品。
2 创意与比喻
作文的取材、内容不可能脱离一般人熟悉的事物与感情,因此,比喻的运用提供了
一个展现创意的空间,使作文的过程不至于太过枯燥,也使产品不落俗套。
作文的内容就如同一道食物的主要材料;我们不可能为了创新而不吃鸡鸭鱼肉,转
而食用别人不敢吃或者不习惯吃的东西。同样的,我们也不可能每一篇作文都写光怪陆
离的题材。
可是,比喻就不同了。比喻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使作品在平凡中脱
颖而出。
3 比喻的运用
既然比喻是表达创意的方式之一,它就具备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厨房里,有创意的厨师敢于利用平淡无奇的用料,煮出新鲜的菜肴,也尝试改变
传统的处理方式,呈现新菜色。通过比喻的运用,写文章的人在表达喜怒哀乐的时侯,
改变了传统的观念,使情绪、感受更具体生动。
恰当的比喻就如同宴席中的小点,它虽然无法成为主食,也填不饱肚子,却让食客
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4 什么是比喻?
比喻是用具体的事物表达抽象的感觉,具体的事物是摸得到、看得见的东西;抽象
的感觉必须用心体会与判断,例如美丑、快乐、悲伤、害怕、生气。
老掉牙的比喻是:她美得像一朵玫瑰。
新鲜的比喻是:她美得像雨后的彩虹。
更新鲜的比喻是:她美得像新颖的帅奇表(Swatch)。
5 如何比喻?
就如同厨师以随手的材料创造新菜色,我们以身边熟悉的具体事物做简单的比喻。
初尝创意的人不妨从浅处着手,好的比喻是自己想出来的,而不是既定的,或者一
般人通常运用的。
例如快乐,快乐的感觉每个人都经验过,在作文中通过比喻表达这个普通的情绪,
可以使读者更重视你的感受,也更能体会你当时的心境,我们可以形容一个人快乐得
像一个小孩(因为孩子无忧无虑)、快乐得像水中的鱼、快乐得像吃饱的猴子等等。只
要是合理的、可以联想的、自然而且踏实的,我们都应该接受。
复杂的比喻,句子结构较繁复、表达较间接。例如,声音大得像一把铁锤重重敲打
我的头;难过得像一只找不到玩伴的小鸟;要是掌握了简单的比喻技巧,有意自我挑战
,向创意挺进的朋友,不妨尝试复杂的比喻。
6 总结
凡事要适可而止,作文不是耍文字的杂技,因此,一篇作文里最好不要运用过多的
比喻,免得哗众取宠,掩饰了文章的主题,理想的作法是在一篇作文中“布置”三、五
个比喻,使文章有喘息的空间。
适度而贴切的比喻是作文的利器,尤其对表达能力稍弱的朋友,运用自己有把握又
熟悉的简单物件做比喻,绝对会使文章增值。
回页首
展开余文
谈作文的对话
文章是有生命力的,它具有与读者沟通的能力。
通过对话的运用,写文章的人借以推展情节,突出人物的性格。呈现事物的原貌,
也使文章的表达形式更加灵活。
在餐桌上,华人习惯交谈,因为对话可以促进人际关系与情感的交流。作者通过文
字与读者对话;厨师以食物和食客们交谈,因此,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思想不断撞击
、回荡。
1 怎么讲?
不是每一篇作文都适合穿插对话。所以,要把对话写好,必须想清楚是谁在和谁说
话。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身分各异的人说话时的语气、用辞、风格和表达方式都不相
同。
正如我们平日对朋友、对长辈、对熟悉的人、对关系不同的人说话时会有不同的内
容,也会用不同的口吻,把话化为文字,我们也必须注意这些差异。
例如:“有问题吗?”这么一个简单的问句,如果是服务人员对顾客说,是“请问
...有问题吗?”,口吻带有谨慎、谦卑的意味。如果是长辈以高姿态说出口,则是:
“怎样,有问题吗?”,语气中带有浓烈的命令与要挟,隐含的信息似乎是“胆敢提出
异议?”的强势作风。平辈则会这么问:“是不是有问题?”,重点是要对方把问题说
出来。
可见,相同的字句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传达了极不同的效果。
2 讲什么?
对话的运用,尤其在叙事、写人和抒情的文章中,往往传达了丰富的意思,即使是
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情绪底下,说的话也不相同。所以,要讲什么,必
须从对话的情境中判断。
正如在餐桌前,有些对话言不及义,有些是粗浅的寒喧,有些则是深刻而有意思的
。在作文中,我们也选择准确而有效的对话,不要让文章里的人说一堆废话。
因此,对话的运用不应该是交代不重要的琐事。
运用对话提问、谈感受、表达看法或者推展故事情节,告诉读者:“然后呢?”,
也可以是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
贴切的对话不但可以表达思想感情,还可以进一步刻画人物的性格,省去反复描绘
的笔墨,一针见血展现出人物的面貌与内心。对话不止是简单地告诉读者:他们在讲话
。而是通过人物所讲的话,看出他们的动作、忧虑、喜悦、迟疑、痛苦、矛盾、不安等
等。
3 什么时侯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察言观色,选择适当的机会表情达意。即使是在用餐,我们也
不会在对方努力咬开鸡翅膀的关键时提问,因此,什么时侯讲,要拿捏得当,这是非常
重要的。
欲言又止的人就是无法把握说话的机会。
在情况危急时,说话的人上气不接下气,却又迫切把事情说出来,通过对话,就可
以充分表现出当时气氛的紧张。
要让读者知道得更多,我们也可以利用对话,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带出
主题。
在介绍人物时,对话比起形容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也更具体。
对话也可以出现在峰回路转的时刻,在不知道该如何写下去时,巧妙地借对话重新
部署,让故事顺利发展。
4 总结
对话象一扇窗,让人看见了屋里的摆设。
长篇大论或者喋喋不休的人通常无法精确表达,也无法掌握听众的注意力。在作文
中使用对话,就如日常生活与人交往,谈话的内容、时机与态度比声音的大小、听众的
多寡更重要。说话的艺术贵精不贵多,勤尝试,肯观察,就会进步。
回页首
谈作文的结构与情节起伏
作文的结构要完整。情节则要像波浪,也要像山势。
经营一篇文章的情节,或者安排文章的结构,就像厨师煮饭做菜的时侯,必须注意
每一道菜的调味,同时,他也要注意整体的搭配,为食客烹调口味各异的菜肴。
结构就好像你要宴请客人前,预先安排好的菜单;什么菜先上桌、哪一道菜必须在
哪一道菜之后、最后的甜品是冷食或热汤,都要策划安排一番。
情节就像每一道吃起来的感觉,如果每一道菜的味道都是以酸辣为主,吃起来难免
单调。同样的,一篇文章也要避免以一种口吻,写一种情绪。
1 结构
完整的结构使文章条理分明,有清楚的开头、发展和结尾。
如果写的是事件,从发生了什么事、如何发生、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什么
人等,都要一样一样交代,最后事情怎么解决、感受如何,也要清楚表明。这才算有头
有尾有交代,道理和做人处事一样。
厨师在安排菜肴时也讲究顺序,从开胃菜、汤、主菜,到甜点等,都精心调配,考
虑到食客的感觉与要求,一顿晚餐吃起来才算完整。
2 味道
一篇文章,离不开喜怒哀乐悲愤怨恨这几种情绪。虽然我们常说:人是复杂的感情
动物,而人与人之间又的确产生错综杂乱的情绪,但是,在短短数百字的作文中,我们
不可能交代过于独特复细腻的情感。
好的处理方式不会只取其中一种情绪,也不可能贪心地让所有情绪列队出场,而是
悲喜交集,或是以德报怨,或者乐极生悲...反正写文章的人决定了故事的情节发展,
掌握了角色的生死情仇。
你一定到过海边,见过一波复一波,生生不息的浪潮。作文的情节推展也要像波浪
,层层推进,把读者带入阅读的美妙之中,让读者时不时会产生欲知下文的感觉。
3 决定
作文的情节像山,有最高峻险恶的顶峰,也有深层见底的峡谷,情节的起伏要安排
得像山峦的绵延,高低有致。
厨师煮菜,也喜欢加入不同的元素,综合各种原料的味道,煮出来的菜肴才美味。
记得海南鸡饭吗?单单用鸡肉和白米是无法煮出我们熟悉的鸡饭的味道的,厨师必须
加入葱、蒜、姜、醋、酱油、胡椒、麻油等调味料,煮熟的鸡饭才会泛着诱惑食欲的
展开余文
香气,在吃鸡饭的同时,我们可能还会沾蒜泥、辣椒酱,以满足各人的不同口感。
在这个部分,决定很重要。
写文章也一样,有了人物、故事题材,我们要决定故事发展的方向,运用不同的情
绪赋予人物及事件不同程度的效果。
一篇好文章不会老套;一个好厨师不会一成不变。
一个题材就好象一块肉,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不当,做了错误的决定,成
果就大受影响,一块肉可以煮成卤肉、叉烧、酸甜咕噜肉、糖醋肉等各式菜色。
同样的,一个题目如“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也可以处理成快乐、悲伤、痛苦、温馨
、遗憾、懊悔、失败等不同的结果。如果快乐是意想不到的、悲伤是措手不及的、遗憾
是不经意造成的、失败是骄傲导致的、温馨是努力经营的、懊悔是可以避免的......一
切,有了起伏、波动,会显得格外吸引人。
4 总结
我们以看电视连续剧的经验来衡量,就知道怎么样的作文才好看。有头没尾巴或者
粤语残片式的连续剧,都令人不忍卒睹。多方尝试,勇于创新,不怕吃苦失败,才能成
就一位好厨师。
回页首
作文甜品:谈作文的结尾
要结束一篇文章,有好几种方式。其中最糟糕的是因为时间不足而草草结束。那种
感觉像参加结婚晚宴,宾客们在甜点上桌以前就准备离席,结果大家只好站着吃。
许多人都晓得如何经营一篇好文章,从列大纲到下笔都用心良苦,可惜后劲不足,
一心急着要完成作文,最后关头处理不妥而前功尽弃。
1 什么样的结局?
好厨师肯花心思制作一道精美的甜品,因为他知道那是给食客留下的最后一个印象
,也通常是最深刻的记忆。特别是前面的菜色都令人满意,这最后的考验更不会掉以轻
心。
同样的,文章的结尾是给人评卷的人一个最后印象,它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文章
的结束当然与内容的安排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写文章的人选择如何结束
一篇文章。然而,什么样的结局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关键在于作者要留给读者的是什么
。
2 堂堂正正结束
最普遍的做法是堂堂正正结尾,这也是最自然的方式,一般用在叙事性的文章,顺
着故事的发展,让事件告一个段落。例如写一起车祸,救伤车把伤者送走,围观的人散
去,地上留下血迹与汽车残骸,文章就结束了;写一个令人难忘的假期,当假期接近尾
声,一切的活动伴随美好的记忆结束;写完成文章,配合引题指点的时间、人物、地点
、事件、发展故事,再将发生的一切作总结,最好也在规定的条件下结束。
这种结尾是很安全的一种方式,它重新呼应主题,做法像绕着一个湖走一圈,最后
一定会回到原地,否则就是远足迷路,作文离题,那就麻烦了。
3 总结陈词式
结束前再一次简单扼要陈述作者的观点,不但强调了文章的主题,结构上也完整地
处理了文章的内容分配,使文章不会显得头重尾轻。这种总结性的结尾,通常用于写、
说明、议论的文体,也可用于写景和其他文体,是一种相当保守但有效的结尾。
例如写人,在最后一个段落归纳出整体印象,或者根据前面所写的内容,整理出个
人的观点、感受,甚至是批评,都可作为文章的结束。若是说明、议论性的文章,总结
性的结尾合理地把各人论点、重点呈现出来,做法像一场表演结束后的谢幕,让演员再
一次出场行礼。
4 出人意表的结局
结局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对作者和读者都是很大的一个挑战。这样的处理方式与推
理、侦探小说类似,非到最后关头真相不会水落石出,好处是文字紧扣读者的心,作者
有极大的控制权和满足感;缺点是风险高,容易让人因期望过高而失望,同时,也不容
易处理,这种结束方式属于难度较高的写作技巧。
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都可以尝试这种方式,特别是完成文章题,一般上都会在结
尾时这么安排。
5 结局总是让人牵挂
就像一些影片的结尾,到底那个好人是不是死了?观众从画面上找不到答案。文章
的结尾也可以是悬疑性的,让读者猜测、参与、推敲。任何文体都可能运用这种结束方
式,不过,处理的手法直接影响了效果,要有足够的经验和写作技巧才可以驾驭这种方
式,否则会车毁人亡。
巧妙地使用,可以使文章起死回生,力挽狂澜,不过,也要配合评卷者的接受程度
;不是每个人都思想开通,用于接受新事物。
6 让读者自己走回家的路
在表达好几种观点后,作者可以选择不作决定,由读者自己安排孰是孰非,也就是
哪一个是好的,哪一个是不好的,除了论说性质的文章,写人、叙事的文章,也同样可
尝试这种写法,在文章的最后,由读者自己决定对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应该有怎样的
判断。
例如写的是我的烦恼,最后该坚持立场或者妥协?在父母的期望与自己的理想之间
,该如何抉择?我们可以不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展现出进退两难的困境,让读者咀
嚼、玩味、体会。
7 找不到结局
有时我们经验不足,加上题材掌握得不好,文章的内容就会无止境地发展下去,或
者不断兜圈子,迟迟无法结束。这种情况就好比厨师在甜品上桌前,安排了太丰盛的菜
肴,没有给甜品预留空间。
这种状况要果断,否则一定会因时间掌控不当,而牺牲了文章的结尾,也破坏了文
章的结构。
8 总结
其实一篇好的文章,结尾从作文的开始就已经安排好了,作者的每一个步骤、布局
都紧密地联系,知道最终的方向。
写文章就如同煮一尾鱼,要怎么煮,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要认清本质,也就是:
那是一尾鱼,无论如何,煮成之后,也要是一尾鱼。
摘自作文厨房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厨房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填补“空白”,以想象的激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一篇:
在尝试教学中开发求解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