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730  
标签:教学论文
论语文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人教版)
王子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生态环境中,积极引导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生存与发展,以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和需要。整个教学过程都在追求“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本文试从学生观的角度, 阐述全面理解和构筑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堂;主体;学生观;意义

传统的语文教学本质上是教师单向、独白式的权威教学,即承认并维护教师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弱势群体地位,教师成为了话语霸权的拥有者,学生的个性、潜能遭到遏制甚至抹杀。“教育已经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学生是储蓄所,教师是储蓄者。”①在这种观念下,教师是“权威”,学生是语文知识灌输的“容器”,强调“授人以鱼”。其实质是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迷失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丧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赤裸裸的奴性教育。那种机械式的教学,追求教学同一性和规范性,塑造一个个“标准件”,坚决摈弃不符合标准的“次品”的做法完全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当代教育学指出:我们的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1]他们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有潜能的、发展的、完整的生命体。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一、尊重个性差异,强调多元解读

加拿大课程专家大卫•史密斯说:“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护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②这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找到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尊重个人见解,强调对文本知识的多元解读,并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主动、自主地探究,促进学生的灵性思维,实现教育对象的“解放”。语文新课程强调学生对文本应该注重多元解读,[2]而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就如夏丏尊所说的“见了‘新绿’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 ③然在传统教育下,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不允许有个人的独特见解。请看下面这个经典故事:有老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一学生说:“变成水。”“对。”另一学生举手回答:“变成春天。”老师说:“你又胡说了,雪怎么会变成春天呢?”雪融化了,天气就暖和了。小草绿了,桃花开了,春天也就到了。难道春天不是吃雪长大的吗?那个孩子想。还有的学生回答:“变成了诗。”“……”但都被这位语文老师否定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从物理学的角度讲雪融化变成了水是对的,但从语文的角度讲,雪融化了变成春天当然也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在对这个孩子给以表扬的同时,更应该反思,语文教学能抹杀学生的灵性思维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语文阅读教学历来强调感悟,读者经历不同,修养不同,角度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会出现差异。“语言文字只是一座桥梁(叶圣陶语)”,我们不能刻意去扼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应该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让人充满无限的想像。在语文学科内,往往由于理解者的视界不同而造成不同的理解。用伽达默尔的话说:“理解因而并非是一个再现作者原意的过程,相反,它永远也是创造的过程,因而更可以说是一个发明过程。”

教育的作用,就像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阐释的那样:“保证人人享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④这次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充分具备‘全人意识’,即教师要将学生视作有待点燃的学习与发展主体,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上关注个体的完整发展。” ⑤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都感受到成功,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和发展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归正于“人的发展”这个本位。我们认为语文教学要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铲除对程序和权威的绝对服从,鼓励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以师生的平等对话替代教师的传授与灌输,鼓励学生开放思维,放开想像,不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实现感情的融合,思维的碰撞,“在第三世界实现精神的相遇(李海林语)”,从而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语文创新精神。 

    

二、挖掘语文潜能,感受语文乐趣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因为“每一个个人都代表着人类的部分,在他的身上具有人的全部潜能,人类的使命就是去实现这些潜能” 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均具有九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他认为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这九种智能,而各种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既表现出学生个体之间的个体差异,也预示着个体之间的不同潜能和不同发展的前景。书中,他认为语言智能是指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指出语言智能属于与“物体无关”的智能范畴,不依赖于物理世界而形成,而是有赖于语言系统。语言智能具有独特的发展顺序,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萌芽、开花。学生只有充分地施展自己的语言智能,才会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会唤起对生活和生命的渴望和不懈追求。我们可以想像在语文教师按部就班地提供前人已总结的知识下,学生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怎么会意识到自己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语文学习的动机、兴趣怎能激发并维持?日后又该如何更深层次地学习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倡导通过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潜能充分发挥的教学情境、手段、方法和策略来实施个性化教学和评价,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始终充满求知的欲望和动机,并体验到成功。[3]请看下面一个案例: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文,办公室的门开了,高三(6)班学生刘勇走到我面前,声音很小,脸上带着一丝不安的神色对我说:“杨老师,请您帮我看一首诗。”说完就把他写的《山鹰》递给我。“呵,你怎么不给赵老师看?”他低着头,没有吱声。“他是你的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我一边看着诗,一边唠叨着。“赵老师看过,说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着,眼角边含着的泪珠差点要滚出来了。“癞蛤蟆……这是什么意思?”“说我期中考试有两门不及格,还写什么诗!”“噢!”我望着柳勇,他好像很委屈。诗前面的“题记”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山里孩子最喜欢什么?山鹰!那个山里孩子,也像山鹰一样,有着搏击长空的雄心和信心。”这哪里是“题记”,是理想之光泽,是童心在闪耀!看后,我鼓励了柳勇一番,并指出了诗的缺点以及修改意见。柳勇带着希望和信心离开了办公室。第二天,柳勇就将修改稿送来了。我给他写了一段评语,并将诗和评语寄给了山西的《语文报》。这一次,除了跟他谈诗以外,还和他谈了要学好其他学科,争取考一所重点大学,我还告诉他,我跟赵老师讲过他的情况,赵老师说,上次批评他并无恶意,只是恨铁不成钢。我叫柳勇主动去找赵老师交交心。过了不久,《语文报》在“发表园地“里用红标题将《山鹰》登出来了。《山鹰》发表后,柳勇还陆陆续续收到了全国各地的鼓励信100多封。“山鹰”起飞了,我为他祝福。这年放寒假,柳勇的班主任告诉我,期末考试,柳勇跃升到前列,还说谢谢我助了他一臂之力。后来,柳勇还考上了大学,并不断地有他的文学作品发表和获奖。此案例中,杨老师发现了柳勇作品中的闪光点和对写诗的兴趣,积极挖掘他的文学潜能并加以引导和鼓励,使他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感受到了语文的乐趣,并获得了成功。不仅消除了他的消极、悲观心理,更帮助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强调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精心呵护,并鼓励引导学生对语文课程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创意地探索他们个人的兴趣和才干,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并感受到语文的乐趣,促进其智能的发展。


展开全文阅读
三、关注认知发展,培养语感能力

现代教育学表明:儿童不是一张白纸。人自出生之时就开始与环境发生着信息的交流,在交流中不断积累和内化着知识。儿童在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中,教育就应该有目的地促进其社会化的进程。[4]我们认为学生是发展的,而非静止的,“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发展是多纬度、多侧面、多层次的;个体发展存在极大的可塑性;个体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⑦对语文教师而言,理应是教育学生看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着种种的疑惑和不足,然后去思考和解决他们,培养他们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直觉同化。语感的过程,也就是“有意义的学习”的过程,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或命题相互作用,使新知识的意义发生变化,同时使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概念或命题发生变化,从而发展言语心理行为和言语心理状态,实现言语的迁移和发展。[5]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们的老师没有精心指导学生去感悟言语形式所表达的言语内容,而是脱离言语的具体情境单纯地去解释言语形式的表层意思。如某老师在对《故都的秋》审题时,说作者用“故都”而不“北平”的原因仅为北北平是作者以前的故乡,现在身处异乡,却没有真正体味字面下隐藏的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的感情。这样去指导学生,试问,语文教学会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么?学生会实现发展和完善自我么?我们的任务是通过语文学习,要培养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要从学生成长进程着眼,既不忽视其当下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中的缺陷,更要关注其言语成长的潜能和可能发展的前景。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从语文课程的始点、过程和终端多方面去关注“这一个”学生;给学生创造发展自己的一个又一个时间和空间,以开放的、生活化的语文课程教学,通过各种形式,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全方位的发展,真心实意地为学生铺就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四、正视生命完整,提升语文素养

我们认为生命是一个整体,具有完整性的特点。所谓“生命的完整性”,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叶澜说:“是指人的生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各方面的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个方面的参与和投入。”精神科学的创始人狄尔泰对次此也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人是完整的人,是“有意志,有情感、有想像的存在物” ⑧,在“人这一整体事实中”,“精神生活与人的心理—物理(灵与肉)生命统一体完美融合” ⑨,并以此来与那些将人分解、割裂、看到做单纯反映的、无生命的“死”主题的陈旧观念相区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 学会生存》把个性的完整性理解为是道德、体力、智力、审美意识、敏感性、精神价值等品质的综合,是“ 完人”,并认为这种“ 完人”是教育的“ 基本目的”。

由此看来,不能把某一种或某几种品质从完整的人身上分离出来孤立地加以培养,否则就会造成人格分裂。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因为学习者的心理具有整体性,当学习者与相互关联的观念发生际遇的时候学得最好。当今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当信息渗透于有意义的情境之中的时候,当提供对知识的运用机会和对知识的多重表征的时候,当创设隐喻和类比的时候,当给学习者提供能够使其产生与其个人相关联的问题的机会的时候,学习者就能够进行理想的学习。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基于其知识和经验的背景而整体地建构知识的。因此,我们要从整体的综合发展的角度去设置语文课程,通过语文教学,对其各种品质进行综合培养和发展,使其成为完整的社会的人,具有卓绝的智慧、高尚的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健康向上的审美需求、杰出的创新精神。记得有一位语文老师在讲“词义”时,先向学生讲了一个阿凡提理发的故事。从前有个人理发从来不付钱。有一天阿凡提想惩罚这个小人。给这个理发时问:“先生,你的眉毛要不要?”那个人答:“要。”阿凡提刷刷将这个人的眉毛剃下来,交给他。这个人很生气,但没办法。接着,阿凡提又问:“你的胡须要不要?”由于刚才上当了,那个人赶快说:“不要,不要。”阿凡提刷刷几刀将这个人的美丽的大胡子给剃了下来,扔到地上。结果理完发后,这个人的头像剥光的鸡蛋一样。学生听完哄堂大笑。这时,老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阿凡提在什么问题上捉弄了这个人?”经过讨论,得知是在“要”的多义性上捉弄了这个人。这时老师讲“词义”就水到渠成了。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语文老师运用讲故事的形式,生活化的教学,不但讲清了“词义”的知识,而且让学生懂得了在生活中具有语文素养的价值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学生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育就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只有确立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改变以往以教师的为中心的观念,通过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张扬个性,激发灵性,尊重文本,又能超越文本,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适合人的本性的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教学;是使人更具备人性,让人性更为发扬光大的语文教学。

注释:

① [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5页.

②[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73页.

③ 朱作仁著.语文教学心理学[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81页.

④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5页.

⑤潘涌著.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64页.

⑥埃•弗洛姆.为了自己的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⑦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2页,

⑧⑨转引自邹进著.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26——27页.

参考文献:

[1]  金一鸣著:教育原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区培民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标签:教学论文 论语文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苏教版高二必修)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主体角色”的教学实例略解(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