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2584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新课标《语文》必修浅探第一册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人教版高一必修)
(1)“怅寥廓”的“怅”。书注: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怅”的意思就是“怅惘”“怅然”“惆怅”,都是失意,它没有“激昂慷慨”的意思。
毛泽东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与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阵线。在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创办黄埔军校,组织革命军队,1925年开始东征、南征,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军阀势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面对大好形势,毛泽东并未盲目乐观,而是惆怅地提出疑问:苍茫大地由谁主宰?
毛泽东为什么惆怅的发问,有两个原因:一是苏共中央以老子党自居的瞎指挥表示不满。苏联解体后,据解密档案显示,从1923年-1927年苏共中央政治局为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开过122次会议,做过738个决议,平均两班一个。苏共中央认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应交给国民党。据杨尚昆《关于“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问题》说,1927.4.5斯大林说:“没有必要驱逐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是服从纪律的。”话音刚落,发生了“4.12”反革命政变。毛泽东填此词时,中共中央完全听命于苏共中央,他认为这很不正常,因而惆怅发问:中国革命由谁主宰?二是对以邹鲁为首的国民党“西山会议派”的革命活动感到忧虑。邹鲁等人于1925年11月23日在北京西山召开会议公开反对国共合作,毛泽东填词时间是“寒秋”,西山会议也可能尚未召开,但他明察秋毫,已经预见到国民党右派不可小视,而中共中央对国民党右派的活动,还不采取应对措施。因而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前途担忧,惆怅发问:中国革命领导权应该交给谁?
(2)“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书注“击水”:指游泳。
“击水”指毛泽东与他的同学们在湘江中用手击水前进,即游泳。他写过一副对联:“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水击三千里”典出《庄子 .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课本注释与毛泽东的对联完全相符。“击水”,也可指划船。屈原《涉江》:“齐吴榜以击汰”苏轼《赤壁赋》“击空明兮溯流光。”“击汰”、“击空明”都是“击水”。毛泽东的老同学周世钊在《湘江的怒吼》一文中就描述过十几个同学在湘江中划船游览橘子洲的情景。
“中流击水”是成语“中流击楫”是化用。《晋书.祖狄传》记载,东晋名将祖狄(ti) 任豫州刺史,渡江北伐前秦国君苻(pu)坚。祖狄中流击楫曰:“祖狄不能清中原而复济南,有如大江!”毛泽东是我“中流击水”与祖狄的“中流击楫”表达的意思感情是相同的:壮志豪情。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新课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真有那么难吗?!(必修)
下一篇:
美腿和丑腿(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