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6848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安恩与奶牛(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的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重点、难点:

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预习指导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褶( zhě  )    撂(liào )    木屐( jà )    窘迫( jiǒng )

锃(zèng  )亮   瘦骨嶙峋(lín  )( xún  )     翕(  xī )动

反刍( chú )   瑕疵(xiá)( cī )   找茬( chá )    羞怯( qiè)

粗粝( lì )  锱铢( zī  )( zhū)必较    踌躇(chóu )( chú  )

腼腆( miǎn)( tiǎn )   刨根究底( páo)

2.词语解释

腼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旁若无人:好象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

瘦骨嶙峋:形容人十分瘦。

熙来攘往:同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都计较。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 

3.《安恩和奶牛》作者约翰尼斯●延森, 丹麦_(国籍)的小说家、诗人。

★4.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第一课时

课堂互动探究

一、导入新课。

作家赵丽宏希望同学们走进文学之门,巴金老人引领我们走进了散文天地,冰心老人用隽永的小诗带我们漫步了诗的国度。今天我们将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延森的步伐,轻轻地叩开小说之门,去感知小说世界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二、整体感知,梳理全文。

1.请几位学生朗读课文,思考:

①本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两部分,请说说怎么分,每个部分各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 —§2  描写集市上安恩老太太的外貌和她的奶牛。

第二部分:§3 —§19 集市上贩子、屠夫们对安恩产生误会,安恩说出了事情真相。

三、以貌取人,初识安恩。

从刚才的朗读和分段过程中,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安恩,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近安恩,了解安恩。外貌是了解认识人物首要因素。在一些拙劣的影视作品中,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就是因为演员的外形特点决定了其性格的特性。

那我们就首先从安恩的外貌来认识一下这位北欧农村的老人吧。

1.首先请大家找出对安恩外貌集中的描写内容。(文章第一段)

2.学生齐读第一小节,讨论学习该节内容,从字里行间分析安恩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分组讨论,要求在书本上留下讨论分析的痕迹)

3.师生交流,共同形成对安恩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结合文字探讨对老人的认识)

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

小说一开始就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老妇人安恩的服饰,这些不厌其烦的描写除了要表达安恩的勤俭、朴实,体现她的历经沧桑之外,从全文来看,还是一处高妙的伏笔,安恩对自己服饰的一丝不苟未尝不是一种严谨和富有爱心的表现,从她“干净”的“旧衣服”,“土味儿”的“蓝裙”,“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颜色褪得泛白”的头巾“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的木屐可以找到她关怀奶牛的性格依据。

总结:安恩是一个老迈、清贫、干净、勤劳、自尊的老人。

四、察言观色,再识安恩

“人不可貌相”,要全面、准确了解人物,外貌可不是判断人物的唯一途径,我们还要仔细分析其言行举止,从一言一行中找到小说人物的深刻内涵。

1.讨论交流,从文中找出关于安恩语言和行为的语句,画出来,说说你的看法。(2—3处即可,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点,3-5分钟)

2.师生交流:

①你看她“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按闲得很。”,她为什么“安闲得很”?因为她心静如水,“喧闹”的集市与她无关,她只是带奶牛“跟同类聚聚”来“散散心”,超然于世外了。

②“它是不卖的。”她回答说。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地把鼻孔擦个不停。

在市场上,分别有四个人要买安恩的奶牛,这是第一个要买奶牛的人,这个人比起后面三个人说话要客气得多:“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有人要买奶牛,多少有点出乎安恩意料,她小心翼翼地说:“它的不卖的。”但安恩总觉得欠了别人什么,于是有了这些下意识的动作:“把毛衣针撂下”、然后“使劲地把鼻孔擦个不停”,这一“撂”、一“擦”正好反映出安恩的一个真实的心理:善良人才有的一种歉疚。

③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坚定”还是“非常坚定”,又似乎“有些窘迫不安”,矛盾吗?既然是坚定的,为什么又呈现“窘迫不安”的神情,这个细节很突出地反映了安恩的善良,“不卖”是坚定不可动摇的,但今天引起大家的误会安恩心存内疚,于是才有了儿童般的犯了错误才有的左右为难。



展开全文阅读④“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第四个要买安恩奶牛的人是“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的人,当他要买奶牛的愿望被严词拒绝了后,不禁产生了疑问,也有所愠怒,于是有了接二连三的责问:“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是你自己的奶牛吗?”面对如此责问,本性善良的安恩除了小心翼翼的解释似乎没有了别的更好的选择,“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这种心理准确刻画了安恩的心态。

⑤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喂,这头母牛多少钱?”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它不卖的!”

注意安恩在这里的表现,她至始至终没有正眼瞧过屠夫。为什么?很简单,奶牛对于安恩来说就是亲人,在安恩的眼中奶牛根本就是人而不是牛。屠夫的出现就是对安恩精神世界的侮辱。 “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

⑥小说的结尾安恩倒出了与奶牛来市场的缘由,这是情节的高潮,也时情节的结尾,这大段的陈述安恩是很激动的,在这一段揭秘式陈述中有上述这个句子,三个“我们”,把安恩淳朴的的性格以及她对奶牛的慈爱之心表露无遗。

小结:安恩对奶牛,喜爱、尊重、怜惜、爱护,奶牛是她生活中的伙伴,她把奶牛当成和自己同类的生命看待。尤其是三个“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安恩是伟大的,能够读懂牛的孤独,理解牛的孤独,解除牛的孤独,这样的主人是伟大的。难道只有我们人会感到孤单寂寞吗?奶牛也会的。能够把动物当作人来看待,也算是爱心无限了。我们对待动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质性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和动物的和谐。

五、心灵交流,重识安恩

1.★(探究)理解人物的最高境界就是走进人物内心。安恩的行为近乎伟大了,她对待动物不只看到它的物质性的一面,也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安恩发现了牛的孤独,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安恩能发现奶牛是孤独的呢?

可能会有同学说是安恩的”爱心”,可能仅有爱心还是不够的,也是肤浅的。当我们再仔细地在文字中徜徉的时候,当我们把视角对准安恩的心灵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安恩也是一个孤独者,或许只有孤独者才能理解孤独者的孤独,你看,小说的第一节,花了二百多字写安恩的外貌:

“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

一个来市场买卖的人完全用不着精心打扮自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安恩显然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对自己的注意,作者也说“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注意她什么呢,也许是要别人来关注他,和她说说话,一个“腼腆羞怯”的乡下老太太的基本心理需求。

同样我们再来看文章的最后,安恩这里连用了三个“我们”,在安恩的意识中,她早已把孤独的奶牛视为自己的同类,或许还有点同病相怜的味道,起码是相依为命。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这何尝不是她自己寂寞心灵的一声呐喊。

奶牛是孤独的,同样孤独的还有她的主人——安恩,记住这一点,安恩和奶牛其实就是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孤独”。

六、巩固延伸

活  着(节选)

余 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田里的棉花已被收起,几个包着头巾的女人正将棉秆拔出来,她们不时抖动着屁股摔去根须上的泥巴。我摘下草帽,从身后取过毛巾擦起脸上的汗水,身旁是一口在阳光下泛黄的池塘,我就靠着树干面对池塘坐了下来,紧接着我感到自己要睡觉了,就在青草上躺下来,把草帽盖住脸,枕着背包在树荫里闭上了眼睛。 

这位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我,躺在树叶和草丛中间,睡了两个小时。其间有几只蚂蚁爬到了我的腿上,我沉睡中的手指依然准确地将它们弹走。后来仿佛是来到了水边,一位老人撑着竹筏在远处响亮地吆喝。我从睡梦里挣脱而出,吆喝声在现实里清晰地传来,我起身后,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正在开导一头老牛。 

犁田的老牛或许已经深感疲倦,它低头伫立在那里,后面赤裸着脊背扶犁的老人,对老牛的消极态度似乎不满,我听到他嗓音响亮地对牛说道: 

“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 

疲倦的老牛听到老人的吆喝后,仿佛知错般地抬起了头,拉着犁往前走去。 

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 

随后,我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日的歌谣,先是口依呀啦呀唱出长长的引子,接着出现两句歌词—— 

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因为路途遥远,不愿去做皇帝的女婿。老人的自鸣得意让我失声而笑。可能是牛放慢了脚步,老人又吆喝起来: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走近的老人: 

“这牛有多少名字?” 

老人扶住犁站下来,他将我上下打量一番后问: 

“你是城里人吧?” 

“是的。”我点点头。 

老人得意起来,“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我说:“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 

老人回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 

“可你刚才叫了几个名字。” 

“噢——”老人高兴地笑起来,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当我凑过去时,他欲说又止,他看到牛正抬着头,就训斥它: 

“你别偷听,把头低下。” 

牛果然低下了头,这时老人悄声对我说: 

“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 

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

1.运用“观其貌、听其言、看其行”的人物分析方法,分析“福贵”这个老人的形象。

    2.文中最打动你的一句话是哪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安恩与奶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长恨歌(人教版高二必修)
下一篇:《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