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31
标签:
教学论文
关注文本诵读
孟津双语实验学校 陈新安
教育部新编订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必须让全体学生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并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语文素养修习而言,是永远也离不开经典文本与良好的语言环境的。
眼下的语文课越上越大,也越上越空了。远离了文本,也远离了最有活力的语言文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不但要突出工具性,而且要挖掘出工具性中本来蕴藏着的人文因素,而在弘扬人文性时,又必须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文本,通过语言文字的“细嚼慢咽”,把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熟悉语文教学得人都知道,辨词析句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因为在不少名家名篇中,一些原始的、最细小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标点,有时却是最基本的、最有质量、最含有语文味的,而且往往是能够带动全文的。如朱自清的《春》中,“蜜蜂嗡嗡地闹着”,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声音,而且有热烈的气氛,绘声绘色地表现出了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另外,还有“钻出来”的“钻”字,“散在草丛里”的“散”字,“笼着一层薄烟”的“笼”字,无不是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若不细细品味,是体会不出其中韵味的。这样的例子,应当说在语文课中是不胜枚举的。当今的语文课,太需要学生养成这种良好的读书、品书的好习惯了,因为这是可以终身受益的。
语文课堂上,还不能缺少琅琅的读书声。诵读应当是语文课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接受高品位的语言与高质量的文化熏陶,从中提高审美能力。要重视训练学生学会出声、大声读书,让他们大胆去读、自由地读、高兴地读、轻松地读。在有声朗读的过程中,他们能感悟到其中内在的感情,这种语流也能使他们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我在教授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时》时,由于经验不足,并没有很好的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只是按照程序让学生读了两遍便开始思考、讨论、探究,因此,学生学习效果并不好,没有透彻地理解诗歌的重点语句和深层含义。于是,在教授郭沫若的《静夜》时,我便带领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诵读,直到熟读成诵,学生们便很容易地说出了诗中“笼罩”、“漏”等这些词的妙用,并且能够品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于像《皇帝的新装》这样较长文章,则是先启发学生说出 小说的情节脉络,然后再大声朗读,在读中不仅理解了童话的一波三折,峰回路转的曲线框架,而且加深了对文本真正意义的领悟。恩格斯曾说过:“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创造。”创造不仅是一切知识和技 能开出的鲜花花朵,更是一切实践活动结出的最终果实。只有通过“读”的实践活动,学生“读”的能力得到真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思考、讨论、探究”的同时,也要重视文本和阅读性教学。
标签:
教学论文
关注文本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
下一篇:
巧用多媒体,教好古诗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