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425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理想(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学目标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②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③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奋斗。
重点难点 ①理解诗中“理想”的含义;
②感受比喻的妙用。
预习目标 自读诗歌,寻找自己喜欢的诗句读一读,品一品。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导入
联系《在山的那边》导入。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板书课题:理想 流沙河)
二、了解有关作者内容
三、初读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并试着把各节内容用一句话概话出来,关联前后,串联成一篇精悍的小散文。
(教师明确:理想是前进的方向。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理想。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同时理想却也使人乐观,使人充满斗志,充满活力,使人淡薄名和利。所以拥有理想,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理想,一旦拥有你就要珍惜,一旦实现你更要奋进。树立理想吧,现在正是实现理想的大好时光。)
四、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1.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穿插指导朗读的方法(感情的把握、重音的确立、节奏的划分、语气语调的变化)。学生在此基础上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几位学生挑选其中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读读,其余同学评价。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
五、三读诗歌,读出疑问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后质疑。学生问,学生答,师生共同讨论明确。
质疑预设:
1. 第一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
2. 第二节诗是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
3. 第四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
4. 第六节中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的含义?
5. 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教师明确:
1. 第一节中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即用前一句的结尾部分(词语或句子)作后一句的开头部分,使语句递接连贯下去,紧凑生动而畅达。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这一节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此处可给学生讲解“顶针”如何运用,多举几个例子,并让学生也试着仿写)
2. 理想有时代性、层次性。这一节中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说的。
3. 诗意的重点在后两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引导方向”是说理想使人明确方向。第一节第四句说“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是必然到来的,这种理想是必然能实现的。第四节说了另一种情况,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越到后来越是认训其艰巨性、长期性。
4.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5. 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而不是个人荣誉。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怀有崇高理想的人被人误解,历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这在尚未觉悟的人看来是大逆不道,躲避、反对,奋斗者的处境就陷入寂寥。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六、阅读体验
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八、作业布置
作业本1,2,3,4,5,6,7 语文冲浪课外阅读
课时:1
备课人员:沈礼佳 备课时间: 09.9.9
教学目标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②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③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奋斗。
重点难点 ①理解诗中“理想”的含义;
②感受比喻的妙用。
预习目标 自读诗歌,寻找自己喜欢的诗句读一读,品一品。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导入
联系《在山的那边》导入。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板书课题:理想 流沙河)
展开全文阅读
二、了解有关作者内容
三、初读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并试着把各节内容用一句话概话出来,关联前后,串联成一篇精悍的小散文。
(教师明确:理想是前进的方向。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理想。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同时理想却也使人乐观,使人充满斗志,充满活力,使人淡薄名和利。所以拥有理想,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理想,一旦拥有你就要珍惜,一旦实现你更要奋进。树立理想吧,现在正是实现理想的大好时光。)
四、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1.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穿插指导朗读的方法(感情的把握、重音的确立、节奏的划分、语气语调的变化)。学生在此基础上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几位学生挑选其中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读读,其余同学评价。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
五、三读诗歌,读出疑问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后质疑。学生问,学生答,师生共同讨论明确。
质疑预设:
1. 第一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
2. 第二节诗是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
3. 第四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
4. 第六节中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的含义?
5. 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教师明确:
1. 第一节中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即用前一句的结尾部分(词语或句子)作后一句的开头部分,使语句递接连贯下去,紧凑生动而畅达。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这一节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此处可给学生讲解“顶针”如何运用,多举几个例子,并让学生也试着仿写)
2. 理想有时代性、层次性。这一节中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说的。
3. 诗意的重点在后两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引导方向”是说理想使人明确方向。第一节第四句说“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是必然到来的,这种理想是必然能实现的。第四节说了另一种情况,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越到后来越是认训其艰巨性、长期性。
4.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5. 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而不是个人荣誉。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怀有崇高理想的人被人误解,历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这在尚未觉悟的人看来是大逆不道,躲避、反对,奋斗者的处境就陷入寂寥。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六、阅读体验
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八、作业布置
作业本1,2,3,4,5,6,7 语文冲浪课外阅读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理想(人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短文两篇(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