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1359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荆轲刺秦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在尖锐的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言、行、表情、神态表现人物性格。
2.掌握文中文言实词:略、微、遇:
自主预习
1.文体知识
《战 国 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至秦汉间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后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而成一部国别体史书,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
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战国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但是,《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在语言运用上也相当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2.了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国已于公元前230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
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⑴期年( ) 忤视( ) 拊心( ) 苑囿( )
⑵戮没( ) 瞋视( ) 目眩( ) 惊愕 ( )
⑶箕踞( ) 八创( ) 创造( ) 遗留( ) 厚遗( ) 陛下( )
⑷
3.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字:
(1) 机而动 毁家 难 任重 远 慨悲歌
(2) 柱而笑 起不意 图穷匕 怒发冲
重点掌握知识点:
1、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秦王还柱而走
2、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3)樊将军以贫困来归丹
(4)诸郎中执兵
(5)乃引起匕首提秦王
(6)断其左股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3、文言实词
略: ⑴进兵北略地 《荆轲刺秦王》
⑵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⑶太尉以才略冠天下《上枢密韩太尉书》
遇: (1)秦王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荆轲刺秦王》
(2)或遇其叱咄 《送东阳马生序》
(3)盖追先帝之殊遇 《出师表》
微: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荆轲刺秦王》
(2)鬓微霜,又何妨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讨论探究
1、试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
2、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课文中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展开全文阅读
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
自主学习
1、文言实词:
亲: (1)则秦王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
(2)其将归见其亲也 《送东阳马生序》
(3)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引: ①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荆轲刺秦王》
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荆轲刺秦王》
③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
2、文言虚词
乃: 乃今得闻教
乃遂私见樊於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以: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丹不忍以己之私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使工以药淬之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此进
3、词类活用
皆白衣冠以送之
又前而为哥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
发尽上指冠
群臣怪之
使使以闻大王
4、文言句式
使毕使于前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群臣侍殿上者
见燕使者咸阳宫
夫晋,何厌之有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讨论探究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3.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关于荆轲
一、反对者(一)
荆轲历来被人称赞为勇士。有一个很直接的表现就在于:秦殿上荆轲不为大势所迫,而12岁就杀人不眨眼的秦武阳却吓得直发抖。本人对此没有异议。相反的勇士这顶帽子还是给他戴,但只能算是勇士而称不上英雄,大概有这几方面原因:
1、他“没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观念,妄想靠他的能力能胁迫秦王立合约,换取燕国弹丸之地的生息繁衍。然而,他错了,他只能成为历史车轮的润滑剂,使历史更快发展。他的一小义却不敌天下苍生的大仁,试想他如果刺杀成功,群龙无首,祸起萧墙,生灵涂炭在所难免,实乃有勇无谋之辈。
2、他太冲动了。太子丹的只言片语,就让他匆匆上路,虽然有了名扬千古的易水诀别,可自己喋血秦王宫殿不提,樊於期的人头就一文不值了。唉,我真担心荆轲到了黄泉之下如何见樊於期……
3、没有自知之明。刺秦者,不是真刺,而是想要秦王立合约,换取一方安宁。然而,在他的左腿已断的情况下,他掷出的匕首肯定要刺死秦王的,可是,其“飞刀神功”未到火候,没掷到秦王。这其实是他应该考虑到的,但是他没有自知之明,一切都成了空谈。如果我是荆轲,一定会在最后几天苦练命中率,就不相信不成功。或许他练了,但没练好,这也只能说明他的技术实在是太差了,差还去刺秦,还是不自知。又或许是临场发挥不好,那也还是属于没有自知之明的范畴。唉!非战之过矣,乃荆轲不智哉!(彩虹)
(二)“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夏桀无道,商汤取之;商纣无道,周王取之。这是历史发展之根本,社会发展之必然。荆轲刺秦王看似英勇,实则只是匹夫之勇,称不上英雄。论古今历史,凡称得上英雄者,必有超人的卓识,唐李靖如此,明刘伯温亦是如此。他们有一双慧眼,识得英雄。而荆轲不行,秦王嬴政是当时叱咤风云的英雄,他识不得,只为燕国的一国之私而弃天下于不顾。经历春秋战国,百姓困乏,需要明君或者说是有能力统一天下的人。燕太子丹不是这号人物,荆轲也不是,只有秦王才是。我想,倘若荆轲那把匕首刺中秦王,他留下的不是英勇,而是一个匹夫所留下的悲哀。(梦笔情缘)
(三)荆轲者,莽夫也。为己之私而刺杀秦王,终无命回天。试想,当初他如果刺杀成功,平定六国,天下归一的雏形不就被就此打破,到时候天下准又是生灵涂炭,战马驰骋,群雄复起。他戴着虚伪的勇士面具,披着假仁义的道袍,欺骗了所有人的眼睛。揭开面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荆轲为了保障自己在燕国的地位,带着政治目的行刺秦王。杀手,赤裸裸的杀手,世上多了一个他,就少了一份安宁。他称不上是勇士,他只是生活在光环下的一只黑手。让我们为世界的和平伸出你我的双手,斩断黑手,消灭杀手!
(四)
荆轲的行为太过鲁莽,他只图太子丹一句催促而愤然上路,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行刺秦王。这样的行刺,其结果必是以悲剧收场。而就算荆轲等到了他中意的助手,他们的行刺成功,秦王遇刺身亡,最终受苦受难的仍是黎民百姓。群雄割据、战火纷争的年代不知还要持续多少年。
当时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增强,积累了雄厚的经济与军事基础。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荆轲刺杀秦王,虽表现了他的重情重义,有勇有谋,但他没有更深入地为天下着想,是不负责任的。
(五)
易水诀别,他意志坚定;刺秦之时,他临危不乱;将死之时,他大义凛然, 我认为荆轲的精神虽然是崇高的,但他的行为是鲁莽的,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在强秦的宫殿内刺秦王,无论成功与否终究是难逃一死。荆轲死后,燕国绝非安然无恙,这反而使所向披靡的秦军更加
利不可摧,士气更加高涨,最后加速了燕国的灭亡。荆轲的手段是逞一时之快,即使他消了太子丹的耻辱,报了樊将军之仇,换来的却是
国家更快地走向灭亡。
而且在当时,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成了最强大的国家,荆轲是以卵击石,而且还阻挡了天下的统一,还好他没有成功,因此他的行为实乃不理智的选择。
(六)
关于荆轲刺秦王一事,本人持否定态度。七国争霸,长年不断的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无数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人们渴望和平,渴望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秦王使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是荆轲却想把这希望的曙光扼杀掉,这是不可原谅的。易水诀别的悲壮,毅然赴死的坚定,那又如何,不过是装腔作势。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还妄想逞匹夫之勇。荆轲真该哪凉快哪呆着去。而且为了他那愚蠢的想法,还搭上两条人命。地狱中的亡灵,我估计在那狂饮孟婆汤,只希望
展开余文
能够忘掉自己傻乎乎的愚昧行为,只叹世间没有后悔药,双双和唱“给我一杯忘情水,换我一生不后悔”。哎!荆轲还真是天杀的害人害己啊!还好,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完全没有悬念的。要不愤怒的人们一人吐他一口痰,估计就能把他给淹死了。
二、支持者
(一)
公元288年,秦将王翦破赵,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此诚燕国危急存亡之秋,燕国百姓生灵涂炭之时。
然则此时樊於期献其首级,田光自刎献其醒目,荆轲刺秦王的背上已背负了两条人命。易水之滨,荆轲和歌诀别,喋血秦宫,演绎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历史悲剧。这是一首英雄的史诗,是一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秦的英雄所谱成的史诗,英雄荆轲以他的平凡生命为他的人生渲染神奇的色彩。
有人说: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但是若荆轲真的投靠秦王,那就是对樊於期的不仁,对田光的不义,对太子丹的不信,对燕国的不忠,那他的余生将如何度过?
也有人说:荆轲即使刺秦成功,也阻止不了燕国的颠覆,他的刺杀行为是豪无意义的,他这又是何苦呢?但现代人都会说:爱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那英雄做他该做的事又需要什么理由呢?他的壮举是值得称颂的,他是在为所有为燕国而牺牲的人而负责,他虽败犹荣,走得无愧于心,至少,他已尽力了!
荆轲,不愧是名:英雄刺客!
(二)
“受任于败兵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荆轲在国家危难之际自愿担任了刺秦的重任。刺秦是当时刺杀界中的一筹任务——不成功便成仁。荆轲的舍生忘死令当时乃至今日千万人的敬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燕国的存亡,子民的生死,荆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种扶弱济困的行为唯荆轲所有。尽管人人说这是垂死挣扎,因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秦国统一天下是必然趋势,但若是如此,太子丹为何不直接归顺秦?因为他想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因为荆轲想保住自己的国家,因为子民想安定地生活,所以荆轲才行刺秦王。
所以荆轲是英勇的,他以为国为己任;荆轲是感人的,他用血液带动历史的进程。
(三)
我觉得荆轲的在国难当前时表现出的那种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林则徐说过: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而荆轲正是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才会铤而走险刺杀秦王。虽然行动是失败了,但他却给后人树立了榜样: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纵观历史,更有许许多多的人将国家的存亡与个人的生死联系在一起,才有了一个个撑起国家重担的人:林则徐、董存瑞、毛泽东……一个个巨大的身影,都在向世人阐释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觉得荆轲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四)
本人赞同荆轲刺秦。“秦将王翦破赵,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秦王狼子野心,攻破赵国,又将魔爪伸向燕国,次情此景,令人胆战心惊。众所周知,燕国乃一小国,秦兵早晚会度过易水。假如秦攻进燕国,死伤的何止是将王兵吏,还有众多无辜百姓。假如燕国投降秦,秦王又怎肯善罢甘休,他那一统天下的野心,谁人能挡?谁人不惧?投降者还不都是同樊将军那样“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与其投降,不如背水一战。此时,荆轲若不除掉秦王,更待何时?倘使成功,救的不仅是燕国,还有其他国以及芸芸众生;纵然失败,那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天下又有几人能有?“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所以,荆轲刺秦,本人当然是百倍赞同!(起跑线)
(五)
秦国势如破竹,燕国岌岌可危。太子丹于荆轲有知遇之恩,所以荆轲答应去刺秦。最后他失败了,在别人看来他是技不如人而导致了失败的结局。然而,让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形:“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怎么会刺不到呢?因为,荆轲本不想刺秦。他知道,各国纷争,受苦的是百姓。这时刚好出现了一个秦王,眼看即将统一六国平息战乱,如果刺死了秦王,天下就又将陷入大乱的境地。但他又不想落个不忠的罪名,所以他假装尽力刺秦王,最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结果,在让人觉得是忠义两全,也让人觉得他是一个侠肝义胆的勇士,虽然代价有点大。在我看来,荆轲是一个将爱国之小义升华到了爱天下之大义的英雄。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荆轲刺秦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讲话引言第一讲(高一)
下一篇: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